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3-11 20:49:27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开学啦!
回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在上册中我们学过了三个单元的知识:
第一单元学习了生物与生物圈主要介绍了认识生物与了解生物圈的知识。
第二单元学习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介绍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怎样构成生命体。
第三单元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介绍了四种类型的绿色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水循环、碳-氧平衡,说明了爱护植被的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将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书从人的由来开始逐步介绍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对生物圈的影响,分成七章二十节。人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和资源;人类的活动也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我们既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也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第四单元 生物圈的人
第一章 人类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启迪我们对人和地球关系的思考
《女神》
——郭沫若
我从哪里来?
人类从哪里来?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神创论
1.在我国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说法。
2.希腊神话认为一切皆从混沌开始,然后混沌生了地神盖亚。盖亚被称为大地之母,他生了众神,是世界的开始。
3.在《圣经》中则记载了上帝创世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但这个世界刚开始时,野地里没有草木,陆地上没有生物。于是,上帝就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生气的人,名字叫亚当。亚当没有配偶,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于是,上帝让亚当沉睡,取下他的一条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名字叫夏娃。从此,地球上有了人类。
进化论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P3观察与思考
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3.随着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髋骨较窄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的发育
程度
人与类人猿的根本区别:
臂行
直立行走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人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生存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现代类人猿的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p4第一自然段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 1千万至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想一想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 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答: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化石是最好的证据。
想一想
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Lucy)的骨骼化石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她的上肢骨比较细短,下肢骨比较粗长。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直立行走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森林
森林古猿
草原
攀援
直立行走
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1、石块用来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
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适应自立行走的过程 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
遗物——石器
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阅读p5第二自然段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下地面生活
现代 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
现代 类人猿
森林古猿是如何发展成为现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
人类的由来
人类是在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步进
化来的。即劳动创造了人。
森林消失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灵巧
使用工具,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能够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人类的发展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事实
事实
事实
观点
观点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 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人类的发展: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使用工具)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使用创造工具)
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工具复杂
现代人类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
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
森林古猿
3、原因_______________
环境变化
4、证据_______
化石
1、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____ ___.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 、
等地区,它的生活环境是 ,而现在类人猿仍过着 的生活。
3、人类的进化:由于 的大量消失,一部分 不得不下地生活,由于 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 肢解放出来,臂和 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简单的 。
4、人类的发展:经过苦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__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 。使 的发育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
5、人类起源的标志:a、 ;b、使用 、制造 ;c、能够产生 ;d、 的产生;e、 的发达
达尔文

现代类人猿
现代类人猿
森林古猿
非洲
亚洲
欧洲
热带或亚热带丛林
树栖
森林
森林古猿
环境
形态结构
直立行走


工具
工具

大脑
语言
直立行走
工具
工具

语言
大脑
1、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
2、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
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3、关于人类的始祖,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A、起源于亚洲
B、起源于欧洲
C、起源于非洲
D、起源于美洲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
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A、生活环境的变化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
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森林古猿 ,{N倐 篘{|剉w崘n孴裇U\
N?(u.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