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卷(二)
地 理
得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瑞典某企业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1998年进驻中国后,市场定位做了一定的调整,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大城市中相对富裕的中产阶层,至2016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商场达到19家。该企业采用全球化的采购模式,产品通过贸易区域采购后运抵全球26个分销中心再送至全球的卖场。据此完成1~3题。
1.该企业采用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其直接目的是
A.降低成本 B.占领市场 C.方便配送 D.加强管理
2.该企业进驻中国后,将产品的市场定位调整为中产阶层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中产阶层人群比例最高 B.中国高档家居市场已经饱和
C.契合该企业制定的销售理念 D.中国低价家居品牌竞争激烈
3.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发展对我国相关跨国企业“走出去”的借鉴意义有
①加强设计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②建立独立的品牌文化与经营模式
③全球招聘员工,大量布局线下实体专卖店 ④了解当地消费习惯,适应市场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自2018年开始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城市中,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关系相对稳定的是
A.北京 B.大同 C.包头 D.鄂尔多斯
5.鄂尔多斯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燥多风 B.劳动人口外迁 C.生态环境恶化 D.经济转型缓慢
CO2通量是一定时间通过一定面积的二氧化碳的量。城市CO2排放是全球大气CO2的重要来源。气象条件、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类型以及能源消耗方式对城市CO2排放有着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北京城市地区不同季节CO2通量平均值日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表示北京城市地区冬季CO2通量平均值日变化的曲线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北京城市地区CO2通量平均值日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植被类型 C.地面状况 D.交通流量
8.与工作日相比,节假日的CO2日均值及早晚峰值出现的时间变化分别为
A.较大,推迟 B.较小,推迟 C.较大,提前 D.较小,提前
干燥度是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为某地一定时段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多年平均干燥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干燥度的空间分布,正确的是
①成都干燥度可能是0.4 ②干燥度的变幅小于2.0
③自郑州到广州逐渐减小 ④大体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造成K地干燥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更高 B.降水较少 C.光照充足 D.蒸发较强
武夷山位于江西省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武夷山隆起对江西省红层(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地貌分布和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下图示意江西省红层面积在武夷山主脉西侧缓冲区内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距武夷山主脉距离(km)
11.图示不同时期江西省红层面积的分布状况是
A.均大致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B.上白垩统大致呈东多西少趋势
C.古近纪大致自东向西递减 D.下白垩统大致呈东少西多趋势
12.构成江西省红层地貌的主要岩石
A.可能含有化石 B.多片理构造 C.多冷凝成层状 D.多气孔结构
13.江西省的红层地貌区
A.冰川堆积作用显著 B.以物理风化为主 C.流水下蚀作用强烈 D.以风力侵蚀为主
三峡水利枢纽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发电。其运行后,水坝下游因水沙输移导致的河床粗化现象(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的过程)和水位调整等现象得到了持续关注。下图左为“长江局部水系示意图”,下图右示意“枝城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况下河床水位的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14.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可推断枝城附近河段
A.洪水期,河床以侵蚀为主 B.枯水期,河床以沉积为主
C.枯水期,河床以侵蚀为主 D.洪水期和枯水期均以侵蚀为主
15.枝城站附近河床出现粗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洪水期,上游来沙粒径增大 B.洪水期,该河段搬运能力减弱
C.枯水期,上游来沙粒径增大 D.枯水期,该河段搬运能力增强
16.下列关于河床粗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化现象完成后,利于洪水期行洪,降低同流量—洪水期水位
B.粗化现象完成后,会抑制枯水期河道冲刷,抬升同流量—枯水期水位
C.粗化现象过程中,将导致图示时段长江干流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时间提前
D.河床粗化现象将会持续进行下去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部同安湾(海湾)附近形成了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冷舌(槽状低温区),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8.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 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
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9~21题。
19.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 B.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
C.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 D.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
20.甲区域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登录台风数量多,影响大 B.森林破坏,气候失调
C.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 D.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
21.旱涝急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对其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①威胁区域粮食安全 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③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④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正在太原(37°27'N,111°30'E)附近某地研学的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研学过程中拍摄了瀑布的照片,并发现附近的山上有正在打造的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1为该地等高线图,图2为此时在瀑布附近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2~24题。
图1 图2
22.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指向
A. B. C. D.
23.此时
A.地球逐渐靠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美国纽约地物日影朝向东北方向
C.全球与太原处于同一日期范围小于1/2 D.赤道上昼半球范围是25°W向东至155°E
24.该地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中却出现部分水电站弃水现象。弃水是指在水电站发电能力下可用来发电而实际未用于发电的水量。光唇裂腹鱼是澜沧江上游的主要经济鱼种,自然条件下光唇裂腹鱼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段,3~7月光唇裂腹鱼在河滩的沙砾掘成浅坑产卵于其中。下图为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地质结构变化示意图。
(1)据图描述澜沧江在图示河段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6分)
(2)针对弃水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6分)
(3)古水水电站建成后,下泄水流温度较建站前降低。分析大坝建成后,下游水文特征变化对光唇裂腹鱼的不利影响。(4分)
(4)据图所知与阶段II相比,阶段III中冰水堆积物之上的河流相砂卵石层位于澜沧江水面之上,试分析其原因。(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在距离台风中心420km以外的螺旋云带上有一对流云团新生并强烈发展,导致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541.4mm。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如下图)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加剧了暴雨的发生强度。此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的降温。
(1)判断丰林镇出现暴雨时台风中心的方位,并说明理由。(4分)
(2)分析“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6分)
(3)说明弱冷空气入侵对本次暴雨形成的影响。(4分)
(4)简述本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降温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为碳排放增长到一定高位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
碳中和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
世界碳排放累计贡献率变化
(1)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和供给服务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2)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列举两例)(4分)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两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B C D A D B B A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D B D B C C A C D A
1.A【解析】为了进一步降低价格。该企业采用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其生产布局——该企业在全球拥有近2000家供货商(其中包括该企业自有工厂),供应商将各种产品由世界各地运抵该企业在全球的各中央仓库,然后从中央仓库运往各个商场进行销售;由于各地不同产品的价格不断变化,该企业也就不断调整其生产订单在全球的分布,降低成本,A正确。
2.D【解析】中国属发展中国家,中产阶层人群比例不是最高,A错;中国市场虽然广泛,但普遍消费水平低,原有的低价家具生产厂家竞争激烈接近饱和,B错误,D正确;该企业制定的销售理念是产品质优价廉,能满足所有消费人群,所以在中国市场定位还没有完全契合其消费理念,C错误。故选D。
3.B【解析】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改变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式,以人为本,注重顾客的体验感,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与销售模式;尽可能了解当地消费习惯,适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有针对性地选择市场;①②④正确;大量布局线下实体店会增加运营成本,③错。
4.C【解析】根据材料“‘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可知,住房供需匹配度接近1,住房供需关系相对稳定;住房供需匹配度大于1,供小于需;住房供需匹配度小于1,供大于需,后两种情况供需关系不协调,供需关系紧张。读图可知,包头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为0.8~1.0,供需关系相对稳定,C正确。
5.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鄂尔多斯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中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比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小得多,可知,根本原因在于鄂尔多斯的经济转型缓慢,居民收入不高,购买能力不足,可能引起部分劳动人口外迁,市场需求变少.D正确。
6.A【解析】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居民取暖燃煤量大,排放CO2较多,同时植被落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较少,故一年中北京地区冬季CO2通量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D【解析】据图,北京城市地区CO2通量平均值整体在上午7~9时,下午18时前后较大,此段时间正处于上下班高峰期,路上车辆较多,交通拥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大,因此可推断CO2通量受交通流量因素影响明显,D正确;气温变化、植被类型和地面状况均与CO2通量平均值日变化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8.B【解析】与工作日相比,节假日出行人口少,无明显上下班高峰现象,故原本的上下班时段路上车辆整体较少,人们出门时间较晚,因此CO2日均值整体较小,早晚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对推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B【解析】读图可知,成都位于闭合等值线(干燥度0.5)之内,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其外大于0.5,其内小于0.5,成都干燥度可能为0.4;图中干燥度整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①④正确。根据等值线可计算,图中干燥度变幅为:大于2小于3(最大值2.5~3.0,最小值0~0.5),②错误。自郑州向南先减小后增加又减小,③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A【解析】图中K地干燥度等值线向北凸出,即向高值方向凸出,说明其干燥度小于同纬度地区,降水较多、蒸发较少,B、D错误。光照充足会导致蒸发较强,使其干燥度大于同纬度地区,C错误。由于K为太行山,海拔较高,夏季风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较多;海拔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少,故干燥度值小于同纬度地区,A正确。故选A。
11.B【解析】据图可知,江西省红层面积总体上呈自东向西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故A错误;上白垩统和下白垩统红层面积主要分布在距武夷山主脉西侧0~150km,其大致呈东多西少趋势,故B正确,D错误;古近纪红层面积在距武夷山主脉西侧150~250km内较大,其大致呈自东向西增加的趋势,故C错误。故选B。
12.A【解析】分析可知,构成江西省红层地貌的主要岩石为沉积岩,其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故A正确,B错误;多冷凝成层状为岩浆岩,故C错误;玄武岩多气孔结构,故D错误。故选A。
13.C【解析】据材料“武夷山隆起对江西省红层地貌分布和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可知,随着武夷山的隆起,江西省地壳相对下陷,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红层,后经流水下蚀作用形成红层地貌。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故A错误;物理风化普遍存在于温差较大的干旱和高寒地区,故B错误;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故D错误。故选C。
14.C【解析】由图可知,2004—2015年同流量的枯水期水位波动下降,说明枯水期以侵蚀为主,河床泥沙减少,水位下降;2004—2015年,同流量的汛期水位波动上升,说明汛期以泥沙堆积为主,河床被泥沙抬升,水位上升。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D【解析】枝城站附近河床出现粗化现象说明原来的小颗粒沉积物被搬运至下游地区,说明搬运能力增强,即侵蚀能力增强,由上题可知,枯水期以侵蚀为主,故说明枯水期,该河段的搬运能力增强,故D正确;搬运能力减弱,则沉积物颗粒减小,故B错误;建水库后,清水下泄,水库下游河道产生冲刷,水流将河床上较细泥沙冲走,留下粒径较大泥沙,所以说河床粗化与上游来沙无关,故A、C错误。故选D。
16.B【解析】建水库后,清水下泄,水库下游河道产生冲刷,水流将河床上较细泥沙冲走,留下粒径较大泥沙,河流粗化现象对河床表面具有保护作用,以限制径流的冲刷发展,随着粒径的增大,对河床的保护作用将增强,所以说粗化现象不会持续下去,故B正确,A、D错误;结合前面分析,粗化现象是在枯水期进行的,枯水期洞庭湖水位本身高于长江水位,故C错误。故答案选B。
17.D【解析】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同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冷舌,即该冷舌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地区,17:00冷舌达到最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湾,海面为冷高压中心,机场最可能盛行东北风,D正确。故选D。
18.B【解析】分析可知,冷舌在机场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冷空气源,海风将此处的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形成逆温层和冷平流,有利于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不利于大气垂直运动。A错误,B正确;机场大气较稳定,水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冷舌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无法保温,D错误。故选B.
19.C【解析】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旱转涝集中发生在春夏季节,A错误;涝转旱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B错误;旱转涝和涝转旱的频次不相同,D错误;冬季重度急转的频次比其他季节高,C正确。故选C。
20.C【解析】读图分析,甲区域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易发生涝灾,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易发生旱灾。C正确;森林破坏对局部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导致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B错误;该区域基本不受台风和寒潮的影响,A、D错误。故选C。
21.A【解析】旱涝急转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一般更易引发山洪暴发、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①②正确;不会改变区域的气候类型,③错误;对植被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会导致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④错误。故选A。
22.C【解析】根据材料“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拍摄了瀑布的照片”可知,此时太阳应为南偏西,照片面向瀑布拍摄,则瀑布朝向北偏东。读图1,根据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可判断瀑布朝向,结合前边分析,可知图1中方位是上北下南,排除A、B、D,C正确。故选C。
23.D【解析】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间大约是7月初。根据材料“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正在太原(37°27'N,111°30'E)附近某地研学……”可知,此时地球逐渐远离公转轨道的远日点,A错误。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当北京时间15:40.美国纽约(40°43'0"N,74°0'0"W)地方时约为2:44,尚在夜晚,B错误。此时,0:00所在经度为115°W。与太原处于同一日期范围由115°W向东到180°,大于1/2,C错误。赤道上始终6:00日出,18:00日落,昼半球范围是25°W向东至155°E,D正确。故选D。
24.A【解析】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要求地形坡度较小,可铺设面积大,同时要保证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分布,综合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甲地位于山地的南坡,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面积广,适宜大面积集中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A正确。乙地位于山脊,坡度大,且两侧紧邻山谷,可铺设面积小,B错误。丙地位于山地的阴坡,太阳辐射不足,C错误。丁地位于河谷,空气较为湿润,太阳辐射不足,且受河流影响,无法大面积集中铺设,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水位先升高后下降;(2分)阶段I到阶段II澜沧江地壳抬升,河床抬高,水位上升;(2分)阶段II到阶段III澜沧江在河流下切作用下,水位快速下降。(2分)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耗能产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强储能工程建设。(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3)水温降低不利于光唇裂腹鱼的繁殖;下游含沙量降低,河滩规模减小,栖息地减少;蓄水期流速降低,不利于光唇裂腹鱼的生存。(任答2点得4分)
(4)晚更新世中期冰水堆积体形成,从阶段II到阶段III,水位上升,流速减慢,冰水堆积体上有大量泥沙淤积,形成河流相砂卵石层;后来河流下切侵蚀,水位降低,砂卵石层露出水面。(4分)
26.(1)东南部。理由:台风为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势,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其西北侧的风向为东北风。(4分)
(2)“瓶口”敞开,且开口方向与螺旋云带气流方向一致,利于汇集水汽;“瓶颈”狭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强螺旋云带天气系统的势力;“瓶身”宽阔,近圆形,利于气流形成涡旋,辐合上升;“瓶底”尖锐,在丰林镇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汽聚集顺地形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6分,一点2分,任答3点)
(3)弱冷空气与台风螺旋云带外围的东北风交汇,触发对流云团的发展;弱冷空气为该区域形成降温效应,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干扰台风外围的大气流场,导致降水范围复杂多变。(任答2点得4分)
(4)水汽凝结释放出大量热量;冷空气强度弱小。(4分)
27.(1)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加重,影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全球变暖导致气温、降水分布发生变化,使得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影响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4分)
(2)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等。(4分)
(3)角度一:温室效应增强。①过程:冰川面积减少,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强,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②过程: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6分)
角度二:温室效应减弱。过程: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