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守门员技术—侧倒地扑地滚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内容标准“水平四”提出的“基本掌握并运用球类运动的技术和简单战术”要求及球类教材“开放性”的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掌握技术,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做到既重视单个技术练习,又满足学生实践应用成功的心理需求,构建学生“开放性”球类技术学习的新认识。
2、教材学情简析
本课选自华中师大2011课标版九年级足球“认认真真学几招”单元。守门员的扑球技术是守门员在移动接球来不及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救球方式,既是守门员技术的难点,也是守门员技术中具有观赏性的动作。其特点是在守门员重心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倒地或腾空倒地,加速重心向球侧移动的一种动作方法。足球守门员扑球技术不仅对学生掌握正确技术的要求高(教学重点),也对学生准确判断意识及快速反应要求高(教学难点)。侧倒地扑地滚球技术是在学生学习接球技术后具备一定的守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学习腾空扑球技术的奠定基础。单从技术层面来讲,侧倒地扑地滚球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如何做到灵活运用该技术并能快速倒地封堵球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教学中,通过分步骤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技术动作,促进其动作定型,通过形式多样的循环练习,逐步克服技术难点。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技能,得到最适宜自己的发展。
三、教学特色
1、凸显球类“开放性”特征。在领会球类技术不确定性、反应时短、动作多样性等“开放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突出实践应用,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在热身环节中融入了先前学习的守门技术和传接球技术,承前启后,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在课的基本部分,创设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的练习,从坐姿侧扑球开始至蹲姿侧扑球,解决本课的重点;通过调节球门大小、定位垫距离,单方向侧倒地扑球、近距离的不定方向侧倒地扑球、远距离不定方向侧倒地扑球等多样性练习逐渐增加扑球难度,既突出了技术的实践应用,也突破了本课难点,同时不同能力的学生也选择了适宜练习。
2、有效处理“技能”和“体能”的关系。在实施教学中注重练习密度的高效和运动负荷的高能,本课保持了较高的练习密度,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技术;通过练习中不断的跑动、扑球,让学生在较高的练习强度中达到了良好的身体锻炼效果;在“课课练”环节把足球元素融入素质练习,使整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锻炼上肢,下肢和心肺功能。
3、器材的新颖性。教学中使用了多彩的泡沫棍及配套软塑料插件作为本课的球门。鲜艳的颜色增加视觉效果、软质的材质体现了安全性、可以随意变换的大小球门丰富了器材的多样性,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认认真真学几招:足球守门员技术—侧倒地扑地滚球
教学内容 足球守门员技术—侧倒地扑地滚球
学习目标 1、知道侧倒地扑地滚球的动作要领,建立侧倒地扑球身体各部位顺序缓冲着地的动作概念。2、通过不同运动条件下的练习,90%以上能做出腿、臀、肩、臂外侧依次倒地扑地滚球的动作,并且手型正确,50%左右能判断射门方向并灵活运用侧倒地扑球技术。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对时间、空间和定向的控制能力。3、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1、顺序缓冲着地2、扑球的手型 教学难点 快速倒地封堵球路
课的部分(时间)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练 习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准备部分(8’) 课堂常规热身运动:快快动起来球性练习性性性 1向学生问好 2引出话题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4安排见习生1 讲解并示范练习方法2 组织并指挥学生练习3参与学生练习1讲解并示范练习2指挥学生练习3语言提示练习要求:传球快、准接球稳、准 1 体委整队并汇报老师2师生问好2明确本课内容,积极参与讨论,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1学生听讲解并看示范2学生练习▲方法:在活动区域内随音乐自由热身慢跑,音乐停,听口令复习已学过守门技术3听哨声抢占垫子1听讲解、看示范2球性练习(1)脚内侧自由传接(2)脚内侧“穿拱门”直线传接地滚球:20次比快(3)脚内侧传地滚球—跪式接球:传守结合 ★组织形式:▲要求:快、静、齐★组织形式:▲要求:激活心肺和关节★组织形式:两人一组要求:精准传球 2’ 4’ 3-425-30 中低中
阶段目标:1 建立良好师生、生生关系,活动身体。2将已学的守门员接球技术和脚内侧踢球技术融入热身,承前启后,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部分(34’) 守地滚球体 验坐姿侧倒地扑地滚球跪姿侧倒地扑地滚球蹲姿侧扑地滚球①钻拱门②调整定位垫位置(增远度)侧扑地滚球完整技术综合运用:点球大战课课练 1讲解近球门、远球门守门场地布置2组织近球门、远球门守地滚球体验练习3总结学生练习并导入课题:侧倒地扑地滚球4讲解示范侧倒地扑地滚球1讲解示范坐姿接球的倒地顺序和扑球手型2 教师设置问题并提问(倒地时身体的着地顺序如何?手型如何?)3组织练习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2组织练习3设置问题(倒地顺序和手型控制)3巡回指导,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缓冲着地,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1在蹲姿练习巡回指导中,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分层提高练习难度2巡回指导中讲解示范分层练习内容3组织学生分层练习4巡回指导,组织组内展示,并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练习 1布置近球门、远球门球门(放置定位垫)2学生近球门、远球门地滚球守门体验并思考如何成功守门3学生小结体验4听讲解、看示范1听讲解、看示范2 听口令集体练习(单侧扑→两侧扑→连续扑)3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熟记要点1学生听讲解看示范2按要求布置球门在定位垫的侧后方,调整定位垫位置,练习左右扑球3学生练习并思考: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手抛地滚球一人跪姿单侧扑球1按要求布置场地器材2学生分组练习(1)钻竖拱门:近距离蹲姿钻拱门侧扑地滚球(降重心)(2)移动定位垫:增加扑球的距离,尝试蹲姿侧扑地滚球(异侧脚蹬地)3分组展示,调整练习 ★组织形式:▲要求:体验思考,初步建构知识★组织形式:▲要求:初步掌握臀、腿部过渡至臂外侧的着地顺序★组织形式:▲要求:基本掌握侧倒地扑球依次倒地技术并能根据来求位置调整手型★组织形式:▲要求:掌握依次倒地技术,并能尝试通过异侧脚蹬地、降重心寻找时机快速完成扑球★组织形式:▲要求:在掌握侧倒地扑地滚球技术的基础上,异侧脚蹬地有力,倒地,快封堵球路。★组织形式:▲要求: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在真实场景中综合运用守门技术。★组织形式: 1’1’ 2’ 3’ 4’ 4’ 2’ 8-108-1015-1815-20循环练习20-2521*3 中低中中高中高中高高
阶段目标:1从坐姿侧扑球开始过渡至蹲姿侧扑球,解决本课的重点:顺序缓冲倒地和扑球的手型。2调节球门大小、定位垫距离,逐渐增加扑球难度,并开始本课难点的突破。3区分不同能力的学生,为分层学习做铺垫
1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次2和学生一起设置球门位置,参与组内互练并强调要点3组织学生展示,引发互动,师生共议(如何快速封堵球路)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引导学生摆放球门、找到点球点3组织学生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4引发互动,传授提高成功率的技巧,鼓励学生 1根据要求设置练习场地器材2学生分层练习层次1:近距离固定方向的侧扑球层次2:近距离双向侧扑球层次3:远距离双向侧扑球3练习中学会自我评价4积极与教师互动讨论1学生听讲解2按要求摆放球门、将球放置于点球点3学生比赛:▲方法:综合运用守门技术,计时点球射门,比一比谁射中次数最多,谁守住次数最多。
阶段目标:1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分层次练习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做到熟练掌握本课重点,逐步突破本课难点。2真实的点球大战情境,反馈本课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反馈大部分学生能灵活运用多种守门技术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2组织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4提示鼓励学生 1学生听讲解看示范2学生练习▲方法:两人一组,配合完成3个动作(1)“人型拱门”连续自传自接(2)俯卧撑顶球配合左右跳(3)仰卧起坐传接球
结束部分(3’) 1放松练习2总结3师生再见4整理器材 1教师示范并语言指挥学生2引导学生总结3师生再见4组织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1放松练习2总结、反思3师生再见4帮助教师整理、归还器材 ★组织形式1:★组织形式2: 1’ 1 低
场地器材 足球 17只;定位垫:41个;简易球门41个;分队衫:若干;音响:一台 安全提示 课前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完好;准备活动充分;练习时保持安全距离 课的密度 50%—55%
平均心率 130-135次/分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