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藏戏 同步练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jùn qiào wǔ zī
yā yì kǒng bù pí juàn yǎn yì
二、填空题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性格 ( )的笑 ( )的激流
( )的形式 ( )的歌声 ( )的江水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吞噬( ) 压抑( ) 朴实( )
反义词:压抑( ) 敦厚( ) 柔顺( )
4.补全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 )( )大笑 能( )善( ) 行( )积( )
别无( )( ) 两( )三( ) 随( )所( )
(1)台上的滑稽表演引得整个礼堂的人______________。
(2)藏戏艺人表演时______________,只要有观众就行。
5.《藏戏》一文开头简述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总结了藏戏的传承方式,这两部分均为_______(详 略)写,而中间部分则介绍了藏戏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
三、选择题
6.下面关于藏戏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
A.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B.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C.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7.《藏戏》一文是以( )的结构来组织全文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8.“髻”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A.古代男子的胡子的别称 B.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C.马脖子上的鬃毛 D.胡子
9.对《藏戏》中语句“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藏戏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往往就地演出,贴近群众,易于被人们接受。
B.藏戏表演时间太长,观众因此随意来去。
C.藏戏因为演出随心所欲,所以需要边演出边创作。
D.藏戏从西藏传播到各地。
10.不属于藏戏的特色的有( )
A.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艺人们席地而唱。
B.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C.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固定,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预先排练好不可以随意发挥。
11.藏戏表演的程序是( )
A.开场+正戏 B.开场+正戏+结尾 C.正戏
12.藏戏靠( )形式推动剧情发展
A.说唱形式 B.唱的形式 C.解说和说唱的形式
13.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藏戏》一文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藏戏浓郁突出的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B.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戴着面具演出,二是演出时没有舞台,三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C.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D.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带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才结束。
四、连线题
14.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请你将面具和相应身份的人连一连。
妖魔 善者 巫女 王妃 国王
五、语言表达
1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藏戏是一种_______的大众艺术。运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7.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身无分文:____
开山鼻祖:____
18.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是由___组成的,他们用____的形式,表演___,目的是: ___。
19.如何理解“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
A.藏戏开始在西藏各地传播开来。
B.唐东杰布带着他的藏戏班子走遍了雪域高原。
课内阅读。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藏戏》节选
20.根据选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身份 颜色 意义
国王 _____ _____
_____ 绿色 _____
_____ _____ 两面三刀
_____ 青面獠牙 _____
村民 _____ _____
21.选段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通过选段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藏戏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__________,象征着不同的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抱怨 吞噬 脱缰 婀娜 鼻祖 惩罚 俊俏 舞姿 压抑 恐怖 疲倦 演绎
2. 鲜明 神秘 野马脱缰般 歌舞说唱 雄浑 咆哮
3.吞没 抑制 朴素 放纵 刁滑 暴躁
4.哄 堂 歌 舞 善 德 所 求 面 刀 心 欲 哄堂大笑 别无所求
5.略 来源 特点 戴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6.ABCD
7.C
8.B
9.A
10.D
11.B
12.A
13.D
14.
15. 排比 简朴 示例:青藏高原的红柳,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杯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16. 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示例: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它们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抔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17. 身上一点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 最初的创始人。 18. 唐东杰布和能歌善舞的七兄妹 歌舞说唱 历史故事和传说 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19.A
20. 红色 威严 王妃 柔顺 巫女 半黑半白 妖魔 压抑和恐怖 白色或黄色 朴实敦厚 21. 总分 人物角色 特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