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能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且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我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太阳能的特点和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及方法,然后认识核能的特点与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途径及方法,最后认识水能、海洋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利用。
教材分析
《开发新能源》出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其主要内容有:太阳能的特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方法,核能的特点,核裂变和核聚变、核电站等内容。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近年来人类热切关注的问题。应对能源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开发可再生的、清洁的、潜力巨大的太阳能,大规模地和平利用核能。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大量的与学生相关的资源,精心设置了科学合理的问题做导向,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学习风气浓,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而且学生已养成了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之间善于合作交流。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特别是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雾霾严重的现象,使学生能够明白现在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所面临的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学生能够了解现在新能源的发展动向,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能巨大、清洁、使用方便的优点,了解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核能的优点,知道核能释放的两种方式。
(3)知道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
(4)知道水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小组交流讨论,体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太阳能的价值。
(2)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新能源开发的科技前沿状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
教学重点
(1)太阳能、核能的特点和开发与利用。
(2)认识太阳能的价值、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和利用太阳能的途径。
(3)认识开发核能的两种途径。
教学难点
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的认识。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启发、阅读、讨论交流等多种教法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由上节所学,我们已经知道,能源危机日趋严重,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
【设问】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我们既要树立节能观,还要努力开发新能源。哪些新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重视,诱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之中)
(二)进行新课
1.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
【活动1】播放太阳能方面的视频,学生观看,思考。
(设计意图:播放有关太阳能方面的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又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出铺垫)
【活动2】请学生结合课件中展示的如下问题,阅读本部分课文,并展开交流讨论。
为什么说太阳能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能源?
太阳能到达地面后,是通过哪些途径被吸收和利用?
目前,人类通过哪三种途径直接利用太阳能?
④太阳能的优、缺点有哪些?
【活动3】请学生试着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利用班班通播放相关视频并及时拓展问题,利用手机同屏软件做辅助,结合班班通展示学生答案,教师针对学生作答的情况做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寻找证据,体验自己获取成功的喜悦,突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全面发展)
2.核能—造福人类的“神火”
【活动1】请学生根据课件中展示的问题展开阅读,然后交流讨论。
什么叫核能?
释放核能有哪两种方式?
什么叫核裂变?链式反应?
④核裂变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⑤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活动2】请学生试着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利用班班通展示相关答案,播放相关视频,及时拓展相关问题,并针对学生作答的情况做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并培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相互协作的能力,自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体现)
【活动3】请学生结合班班通展示的以下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展开交流讨论。
1.什么叫核聚变?热核反应?
2.核聚变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3.目前人类能否控制核裂变和核聚变?
【活动4】请学生试着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利用班班通播放相关视频,及时拓展相关问题,并针对学生作答的情况做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欲望)
3.其他形式的新能源
【活动】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及相关应用。
(设计意图:感知新能源的多样性,新能源就在学生身边,开阔学生视野)
4.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带着问题交流,作答,教师借助多媒体作概括性小结。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5.课堂练习
借助多媒体展示习题,师生互动完成。
(设计意图:现学现用,既巩固新知,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自我评价与作业
设计并自制一个简易太阳能集热器,并写出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
20.2 开发新能源
1.太阳能
2.核能
3.其他形式的新能源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利用班班通设备播放视频、展示问题、归纳知识,小结概括,练习反馈等,促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讨论,自己获取知识,取得收获。通过这样的设计,我把本无新意的一节课真正“新”了起来,师生、生生之间融洽地互动交流,丰富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高效课堂。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足,授课时我因考虑时间因素没对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多做拓展。对此,我提前做了弥补工作,那就是我做的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借助微课对本节所学做相应了解、巩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