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黑龙江省
海南省
乌苏里江
帕米尔高原
观赏下面景观图,当东北的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省却是春耕大忙;当东部的乌苏里江迎来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下面让我们来探讨各个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地理差异。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并能举例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3.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和大致范围,分析划分四大地理区域考虑的主要因素
新知讲解
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如海南岛长夏无冬,北部黑龙江长冬无夏
自然环境差异: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第三阶梯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东密西疏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地理差异显著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
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
山东、河北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
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
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上有“南甜北咸”之说
阅读材料
地理差异显著
农田:
旱地
农作物:
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民居房屋: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交通运输:
陆路运输,
汽车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
水田
农作物:
水稻、油菜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
或三熟
民居房屋: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交通运输:
水运,
船
秦 岭
淮 河
1、1月0℃等温线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
4、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
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
季风气候分界
6、南方和北方分界
7、水田和旱地分界
8、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
9、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
10、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农田类型
农作物
耕作制度
传统民居
交通运输
旱地
水田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陆路运输;汽车
水路运输;船
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有无结冰
农田类型
粮食作物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汛期
干湿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低于0℃
400—800毫米
多于800毫米
高于0℃
平原、高原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有
无
旱地
水田
小麦,玉米
水稻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流量小,汛期短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流量大、汛期长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四大地理区域
不同类型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划分: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位置范围
北方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南方地区位置范围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青藏地区位置范围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为界线,其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
400毫米降水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为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C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其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
秦岭-淮河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与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
北方地区省区
东北三省---黑、吉、辽
黄河中下游各省市---晋、冀、鲁、豫、京、津
甘肃东南和江苏、安徽北部、陕西南部
南方地区省区
长江中下游---鄂、湘、皖、赣、苏、浙、沪
南部沿海---桂、粤、澳、港、闽、台、琼
西南各省---云、贵、川、渝
西北地区省区
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陕西北部
青藏地区省区
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四大地理区域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
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课堂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
秦岭—淮河
南北生活景观差异
南北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分布
分界线
区域范围
课堂练习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______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______越少。
自西向东:______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自然环境差异:
人类活动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___东____、南___北___分布特点;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东___西____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西部______。
气温
降水
地势
牧
耕
稻
麦
密
疏
高
低
课堂练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北方农田多为 _ 地,以种植 _ 、 为主,一年一熟或 _____ ;南方农田多为 田,以植 _ 、
__为主,一年两熟或 ____ .
(2)北方居民屋顶坡度 ,墙体 ___ ;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 ,墙体 .
(3)北方交通运输以 __ 运输为主, _ 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南方交通运输以 ___ 为主,_ 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旱
小麦
大豆
两年三熟
水
水稻
油菜
三熟
较小
较厚
大
高
陆路
汽车
水运
船
课堂练习
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将我国划分为A_____地区、B____地区、C____地区、D____地区。
A地区和B地区分界线③________,大致与1月____等温线和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D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与②第______阶梯界线基本吻合,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因素。
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A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
①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主导因素是_______;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400
降水
秦岭-淮河
0℃
800
气温和降水
一、二
地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