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08: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
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她是谁?
目标一
记住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目标二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治国的基本史实
目标三
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目录
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
3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自主学习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开元盛世”的在位皇帝是谁?
“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时间:618年
国号:唐
都城:长安(今西安)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即位(唐太宗,年号贞观)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玄武门用计射杀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材料: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涨价),突厥侵扰,州县骚然。……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三)唐太宗的治国成效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史料研读
史料一:炀帝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逐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
——《贞观政要·政体》
史料二: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贞观政要·论择官》
史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谋杜断)
③重视人民,以民为本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谋杜断)
③重视人民,以民为本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增加科考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一、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三)唐太宗的治国成效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二、女皇帝武则天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女皇帝武则天
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政治
经济
文化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三、“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的在位皇帝是谁?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712 年~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三、“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一)“开元盛世”的原因(唐玄宗的措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补充:发展科举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内容。
三、“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二) “开元盛世”的表现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总结:
618年建立
907年灭亡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农民起义
巩固练习:
1.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A
2.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巩固练习:
3.某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补充:
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名号,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
“开皇”、“贞观”、“开元”、“康熙”、“乾隆”等都是年号。
明清时期,皇帝多只用一个年号,因此往往以年号来代指皇帝。
如:贞观五年,开元十一年。
三省六部制:
皇 帝
门下省
尚书省
内史省
中书省
吏部
民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礼部
户部
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起草)
(审核)
(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