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下期高一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
1B 2D 3B 4C 5 A 6 C 7 B 8 B 9 AD 10 AC 11 BC 12 AD
13 【答案】 ①. A ②. F
14【答案】 ①. A ②. AD ③. 远小于 ④. 0.50 ⑤. 0.26 ⑥. 平衡
摩擦力不足(未平衡摩擦力)
15【答案】(1)3s;(2)30m/s;(3)15m
【详解】(1)设小球经时间t落地,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1
h = gt2
2
解得
t=3s
(2)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v=gt=30m/s
(3)小球在第1s内和前2s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1
h = gt 2
1
1 1 = 5m ,h2 = gt
2
2 = 20m
2 2
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h3 = h2 h1 =15m
16【答案】(1)520N;(2)760N;(3)0.684
【解析】
【详解】(1)将F2正交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水平方向平衡可知
f = F1 + F2 cos37 = 520N
(2)木箱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N = mg F2 sin 37 = 760N
(3)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f
= = 0.684
N
第1页/共3页
17【答案】(1)8.0m/s;(2)4.2s
【分析】
【详解】(1)物体受拉力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 F 、斜面支持力FN 、重力mg 和摩擦力
Ff ,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g sin Ff = ma1
又
F1 = FN
FN = mg cos
解得
a 21 = 2.0m/s
t = 4.0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v1 = a1t = 8.0m/s
(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为
1
x 21 = a1t =16m
2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对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有
mg sin + Ff = ma2
解得
a2 = 8.0m/s
2
物体匀减速运动 时间
v
t2 =
1 =1.0s
a2
减速运动的位移为的 1x2 = v1t2 = 4.0m 2
此后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sin Ff = ma3
得
a = 4.0m/s23
第2页/共3页
设物体由最高点下滑的时间为 t3,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1
x 21 + x2 = a3t3
2
t3 = 10s = 3.2s
所以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时间为3.2s
第3页/共3页2022-2023 学年度下期高一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共 8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计 32 分)
1. 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
①长度 ②温度 ③力 ④加速度
A. 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④
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 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少了
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 不论超重或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都不变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大
小也保持不变
4.小华将网球从1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网球从地面上反弹竖直上升到1.5m高处被接住,从
抛出到接住共历时0.5s,下列有关网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题中提到的0.5s是时刻
B. 网球运动的位移为2.5m
C. 网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m/s
D. 研究网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可以把网球看成质点
5. 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实验中,得出F合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则两个分力大小分
别为
A. 8N、10N B. 8N、6N
C. 7N、9N D. 5N、9N
第 1 页 共 6 页
6.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
沿水平面一起做匀速运动,则A和B物体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 2个和3个 B. 3个和4个
C. 2个和5个 D. 3个和5个
7. 汽车的“扭矩”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汽车驱动力F与扭矩T以及车轮半径R
T
的关系为:F = k ,其中k是一个没有单位的常数,则扭矩T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
R
单位符号表示为( )
kg m2 kg m kg m2
A. N·m B. C. D.
s2 s s
8.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
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
A、B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g (m1 +m2 ) g
A. 都等于 B. 0和
2 2m2
(m1 +m2 ) g g
C. 和0 D. 0和
2m2 2
二、多选题(多项选择共四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注意:多项选择题作答时,答案
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选错不给分)
9.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随时间t或速度v变化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为一辆汽车在平直地面上做测试的v-t图像,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
该汽车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8s~10s内始终水平向右运动
B. 汽车在前8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发生了改变
C. 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D. 汽车在4s~8s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11.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三个力,即F1、F2 和摩擦力,木块
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 =10N,F2 = 2N ,若撤去F1,下列说法正确的( )
第 2 页 共 6 页
A. 木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C. 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D. 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12. 如图所示,水平横杆上套着两个质量不计的滑环,两个滑环上分别系着轻绳AO和BO,
重物悬挂在两条绳的结点O处。平衡时AO与水平横杆的夹角小于BO与水平横杆的夹角,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O绳子上的拉力小于BO绳子上的拉力
B. AO绳子上的拉力大于BO绳子上的拉力
C. 滑环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于滑环B受到的静摩擦力
D. 滑环A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滑环B受到的静摩擦
第II 卷(非选择题)
第 II 卷中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按要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作答,只写在试题卷上不给分;计算题
作答时要写清必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答案的不给分。
三、实验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4分.14 题 12 分,共计 16 分)
13.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实验时仅需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
(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
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第 3 页 共 6 页
14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若选用电火花计时器,其所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_;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直流8V D.交流8V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
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补偿小车的阻力时,将装有砝
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3)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
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___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
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4)已知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如图乙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
小vD =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丙所示为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像,
说明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6 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其中 15 题 9 分,16 题 9 分,17 题 10 分,总共 28 分)
15.(9分)高空抛物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极易引发重大事故或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从离地面45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阻力,取 g =10m/s2 ,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
(3)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2s内位移大小。
16.(9分) 如图所示,两个人移动重为1000N的木箱,一个人在后面施加水平向右推力
F1=200N,另一个人施加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2=400N使木箱匀速运动,
(sin37°=0.6,cos37°=0.8)求:
(1)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木箱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
(3)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第 5 页 共 6 页
17.(10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 = 37 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 =1.0kg
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 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
动.拉力F =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 t = 4.0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已知sin37 = 0.60,
cos37 = 0.80,g取10m/s2 )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