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Mg B.Al C.Cu D.Zn
2.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3、5.6 g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 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杂质是( )
A.铝和铅 B.镁和锌 C.锌和铜 D.镁和铝
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5、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6.将铁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
A.盐酸溶液 B.硫酸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D.硫酸铜溶液
7、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仅有① B. 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
11、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A.X>Z>Y B.Z>Y>X C.X>Y>Z D.Z>X>Y
12、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13、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无 无 有
Mn 无 有 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4、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15、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 )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 >X D.Z>X>y,
17、如图所示是X 、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 、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18、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
A.X>Y>(H)>Z B.Y>X>(H)>Z C.X>Z>(H)>Y D.Y>(H)>X> Z
19、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 甲>乙>丙 D . 丙>甲>乙
2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X Y Z W
盐酸 √ — — √
Z的硝酸盐 √
W的硝酸盐 √ —
21、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2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二、探究题
23、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24、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式) ;并写出在Z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
26、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