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听听,秋的声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田字格、音频、图片等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4.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5.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秋天的声音,边读边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诵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绵绵几场雨下过,我们已经走进了秋天。有人说,秋天是个值得全身心去感受的季节,那么你会用什么方式去感受秋天呢?(指名回答) (二)赏景听音 师: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感受一下秋天的美景。(出示:秋天的图片) 师:看了秋天的美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秋天不仅有非常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不同的声音)(猜声音游戏) 设计意图:用秋天的美景与音乐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到秋声之中、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之中。 (三)揭示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1.板书课题,生跟老师书空。 2.指导读好课题: (1)读好叠词——听听(第二个念成轻声,读出亲切感)。 (2)读出题目中的停顿(注意题目中的逗号)。 (3)引导学生读好重音(谁的声音)。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1. 自己读一读,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做到正确、流利。 2. 检测朗读 (1)词语认读检测。 (2)分组分节朗读。 (二)带着要求读课文 1.复习略读课文学习要求:借助“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2.学习“阅读提示”,明确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三)交流汇报 师: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绘制五线谱,相机版贴“大树 唰唰”“蟋蟀 ”“大雁 叮咛”“秋风 歌吟”……)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知秋声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两节放在一起吗?(出示第1、2节) (引导学生发现诗节语句结构的相似性,第一节写秋风吹树叶,第二节写蟋蟀鸣叫。) 师:当你找到了规律,就可以把它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来读第一小节,同学们认真听。仿照老师的读法,接着读第二小节。 师:如此动情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预设:大树抖动手臂,黄叶飘落下来,蟋蟀振动翅膀。 师:同学们,我们读的是文字,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词语和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师:大树抖抖手臂,“唰唰”。“唰唰”的声音就是黄叶和大树妈妈(生接:道别的话音) 师:黄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时候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 生1: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和营养! 生2我好舍不得你,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你要保重啊,再见了! 师:谁能把这种不舍读出来呢?( 请生读 ) (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抖抖手臂”;模拟读黄叶发出的“唰唰”声,读出轻柔可爱的感觉;“道别的话音”读得慢一些,表现不忍告别之情。) 师:谁还想再来读一读? ( 请生读 )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飘飘悠悠的黄叶和大树道别吧!(生齐读 ) (二)学习第二小节 师:此时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声音。你还听见了秋天的什么声音? 生:蟋蟀振动翅膀,“ ” 师:秋风习习,爱唱歌的蟋蟀再次来到阳台上,他曾在这里歌唱了整整一个夏天,而现在他要和阳台告别了,你们猜他在唱什么呢? 预设: 生1:谢谢你阳台,让我曾经在这里生活。 生2:“ ”“ ”,我要去另一个地方生活了。 师:如果你们也能用歌的形式唱出来就更好了。(生尝试) 师: 让我们像蟋蟀一样一起唱唱这首告别的歌韵吧!(生齐读 ) 师:秋天多么美好,黄叶、蟋蟀都不舍得离去。通过第一、二小节诗,我们一起体会了这分别的依恋之情。那还有谁发出了声音呢? (三)学习第三小节 师:大雁发出了什么声音? 生: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师:大雁会叮咛谁呢?会说些什么?(生试说) (如果学生回答“跑题”,可能是对“叮咛”一词理解有误,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叮咛”,如上学前妈妈叮咛我们要好好听课,生病时妈妈叮咛我们要多喝水,从而理解“叮咛”就是反复地嘱咐。然后让学生再重新说一说。) 师:那秋风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生: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教师点拨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歌吟”的意思,即歌唱。) (指导朗读:“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处理成重音,读出叮咛的温暖之感和丰收的喜悦之感。) 师:“大树抖抖手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你们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生生交流)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相机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吧!(出示第1~3节诗) (四)学习第4~6小节 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无处不在。不信你们看——(出示第五小节,全班齐读)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 师:应该怎样读呢?(男女生对比读) (朗读指导:读的声音稍轻,语势要层层加强。) 师:你还知道秋天的哪些声音呢? 预设: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声,瓜果成熟的声音,小动物们储藏粮食的嘿呦嘿呦的加油声,青蛙告别池塘的声音等。 师:还有一节,谁能来试着读读?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他是怎么读的。(出示最后一节诗) (指导读好“远方”“匆匆”。) 师:自由读第五、六小节,想一想和前面的几节诗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教师点拨:学习前边的内容时,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而多彩,非常动听,而学习这两个小节时又觉得秋天是静谧的,让人感到温馨的。这里的声音只能神会而不能真正听到。 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我们心中是多么高兴呀!让我们再次拿起书,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指名读分别第4、5、6节)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师: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一起读出来,重温课文!(全班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份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呢?老师这里有几种方式给大家参考,大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送给秋天,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送给秋天、赞美秋天。 出示: 1、爱诵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学生时间)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没完成的同学课后继续完成。虽然老师没欣赏完所有人的作品,但是,从你们的礼物中,老师感受到咱们班的孩子真是毫不逊色于作者!你们和作者一样,用心感受着美丽的大自然。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要牢牢抓住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感悟这美好的秋天!
板书设计
课后总结与评议记录
自我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然后借助多媒体,从视觉渲染入手,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再让学生猜秋天的的声音。由此,视觉与听觉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一堂轻松愉快的课就这样展开。在朗读方面,我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情感,旨在让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境,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而朗读指导不用花什么力气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