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KAl(SO4)2=K++Al3++2SO B.Na2SO4=2Na++SO C.H2SO4=2H++SO D.KClO3=K++Cl-+3O2-
3.下列与物质俗名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小苏打——NaHCO3 B. 胆矾——CuSO4·5H2O
C. 熟石灰——CaO D. 纯碱——Na2CO3
4.钠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 NaHCO3可用于中和胃酸
C. Na2O2可用于食物漂白 D. NaCl可用作调味剂 5.2016年末,京津冀地区遭遇雾霾袭击。雾霾天气其实就是气溶胶细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现象。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气溶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B. 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分散系分为9种C. 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D.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6.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一项是 ( )
分类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H2SO4 Na2SO3 MgO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2 NO
C NaOH CH3COOH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A. A B. B C. C D. D
7.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①KOH;②AgNO3;③NaHCO3;④FeCl2;⑤Na2CO3,
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A.全部 B.②④⑤ C.②⑤ D.④
8.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焰色试验时可用铜丝蘸取待测物在火焰上灼烧
B.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D.焰色试验后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焰色相同
9.向CuSO4溶液中分别加入下表中的X粉末,使其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装置 X粉末 现象
Ⅰ BaCl2 溶液蓝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导电能力无明显变化
Ⅱ NaOH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导电能力无明显变化
Ⅲ Ba(OH)2 溶液蓝色褪去,有两种沉淀生成,溶液导电能力减弱
A.实验Ⅰ中现象说明发生了反应:Ba2++SO===BaSO4↓
B.由实验Ⅱ的现象推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
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发生了反应:SO+2OH-+Ba2++Cu2+=== Cu(OH)2↓+BaSO4↓
D.若将烧杯中的CuSO4溶液换成稀硫酸,再进行实验Ⅲ,则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且溶液导电能力无明显变化
10.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
A CaO粉末(CaCO3) 加入过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B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C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Fe( 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酸性溶液中:Mg2+、K+、SO、Cl- B.碱性无色溶液中:Na+、K+、MnO、NO
C.在酸性溶液中:Ca2+、Fe2+、Na+、ClO- D.在强碱性溶液中:Ca2+、K+、Fe3+、Cl-
12.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表,则M离子可能为( )
所含离子 NO SO H+ M
个数 2a a 2a a
A.Cl- B.Ba2+ C.Na+ D.Mg2+、
13.已知下列反应:,,,则下列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FeCl3> I2>FeCl3> Co2O3 B.
C. D. Co2O3> Cl2>FeCl3> I2
14.某溶液中含有HCO3-、Na+、Ba2+、NO3- 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
A. B.Na+ C.Ba2+ D.
15.下列变化不能直接一步实现的是 ( )
A(HCl)→B(Cl2) →C[Ca(ClO)2] →D(HClO) →E(NaOH)
A. A→B B. B→C C. C→D D. D→E
16.做实验时手上不小心沾了一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可以马上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 (未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2C2O4 B. 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生成1个CO2分子,转移1个电子 D. 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8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7.(7分)按要求填空。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 ②CO2 ③ 液态HCl ④铜 ⑤BaSO4固体 ⑥ 蔗糖 ⑦Na2O ⑧NaOH固体 ⑨盐酸 ⑩NH3
其中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_________ ,(NH4)2CO3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___(填字母)。
A.Cl- B.NO C.CO D.OH-
19.(7分)有下列反应:①2H2O+Cl2+SO2 = H2SO4+2HCl ② 4HCl(浓)+MnO2 MnCl2 + Cl2↑+ 2H2O
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氧化性最强的物质为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3)反应②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4)用双线桥标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实验室装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标签。现对两种固体进行鉴别。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蒸馏水,振荡,发现B固体完全溶解,而A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Ⅰ”或“Ⅱ”,下同)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装置 的气球体积较大。
(4)将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溶液,向两溶液中分别滴加CaCl2溶液,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1.(12分)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A、B、C、D、E、F、G、H、M九种物质,其中A为淡黄色粉末,B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E为无色气体单质。F的水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可得D的溶液,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H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M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化合物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物质H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D→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5)“84”消毒液久置于空气而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84”消毒液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
(6)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填字母)。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22. (10分)某实验小组欲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取氯气(反应原理: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从装置A、B、C、D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的装置(A处):________(填序号)。
(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式: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溶液中,出现有黄色浑浊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强弱:盐酸>碳酸>次氯酸。(强酸可以制弱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填“盐酸”或“次氯酸”)。
(5)实验装置中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能否换为氢氧化钙溶液?以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