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理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第5章 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 暂停
幸运之星
刘俊良
返回
ljl
刘俊良
学无止境 勤则可达
志存高远 恒亦能成
探索活动
早晨
上午
中午
仔细观察藏族同胞在一天的三个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
说说藏族同胞在一天中穿藏袍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并试着分析原因。
人类一直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行
住
食
衣
还记得吗?
自然环境要素
地形
气候
河流
土壤
植被
……
气温
风
降水
光照
回顾旧知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民居既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建筑。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防寒
保暖
避雨
遮光
安全
挡风
探究活动
民居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民居
屋顶
窗户
墙壁
地基
大门
遮光挡雨
通风透光
御寒隔热
(坡度)
(大小、朝向)
(厚度、用材、颜色)
通风
(朝向)
构造、规模
(地形)
说说民居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以及要求
探究活动
不同气候条件下,民居侧重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探究活动
比较五地民居的不同,尝试为它们找到对应的气候区
A
B
C
D
E
内
蒙
古
民
降水少,适合牧草生长,蒙古包便于拆卸,适合游牧生活。
居
海
南
民
居
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底部架空防潮。
南
方
民
居
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西
北
民
居
降水少,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
南方的窗户小
北方的窗户大
窗户和门的朝向呢?
减少阳光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比较两地民居窗户大小
南方民居
北方民居
朝南,利于采光和避风
增加阳光进入室内,提升室内温度
南方农村盖房一般承重墙的厚度24cm
东北辽宁的,农村房子外墙正常40cm
冷
墙壁厚,有利避寒保暖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从采光、御寒、避风等角度分析四合院的特点。
坐北朝南
南窗较大
颜色较深
墙体较厚
挡风
采光
吸热
御寒
四合院
读P31图D和图E,思考
为什么贵州和湘西的房屋建成吊脚楼,而华北地区多建成四合院?吊脚楼最好建在山的南面还是北面?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A、B两处建房子有何不同?
A
B
吊脚楼
四合院
民居
影响因素
地形类型
民居特点
分布 地区
吊脚楼
四合院
地形
山区
平原
顺山坡地势盖南坡
规则,且多院落
华北地区
贵州、湘西
活动:阅读教材p31-32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我国民居?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就地取材,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好,结构均匀等特点,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挖掘而成的。具有省工、省力、省地、冬暖夏凉等优点。
窑洞
对环境的适应:
朝向?
干冷
竹楼:由竹子制成,一楼用来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二楼用来住人。
就地取材;
通风散热,防潮、防虫防兽。
对环境的适应:
湿热
骑楼: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
对环境适应:
遮阳挡雨。
湿热
原因:
抵御敌人、强盗。
土楼:客家人所建,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
窑洞
四合院
傣族竹楼
蒙古包
吊脚楼
骑楼
民居
主要分布地区
内蒙古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
湖南、贵州山区
云南
两广、福建、海南
记忆大比拼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连线活动
气候
地形
排水
节省
防寒隔热
采光通风
结构规模
善总结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课堂小结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探究活动
民居特点
气 候
对环境的适应
南方
民居
北方
民居
降水多、气温较高
降水少,冬季气温较低
屋顶坡度大、窗户小
屋顶坡度小甚至平顶、窗户较大,墙体较厚
利于排水、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晒粮食、利于冬季获取更多阳光,增加室内温度,抗寒
知识小结
服饰
衣、裤、裙、鞋、袜以及头、颈、胸、手等部位佩戴的饰物
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美化自身等
功能
适应不同自然环境
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要素
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藏族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早晚温度低,中午由于空气稀薄,光照强,升温快。衣服宽大方便穿、脱。
原因
高原地区藏族服饰
海拔高,温差大
东北的冬天
海南的冬天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
冬季高温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是长袍、坎肩、皮帽、皮靴
原因
便于骑射,并且具有较强的防寒作用。
蒙古族服饰
傣族服饰
妇女多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穿对襟或大襟小袖,下穿肥大的长裤。
原因
上身短衣便于散热,而长裤或长裙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南方降水较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食品多为大米做成的,如米粉、年糕和汤圆等。
北方主要是旱地,盛产小麦,食品多用面粉做成,如饺子、馒头、烙饼和拉面等。
南方
北方
三、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山区特色菜多以山珍野味为主
海边特色菜多以海鲜为主
由于冬季寒冷漫长,居民有挖窖储藏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俗,并且东北人爱吃炖菜。
东北:
山西:
当地的水呈碱性,加之杂粮难消化
靠醋来中和、促消化。
西藏:
青稞酒、酥油茶等→多种植青稞和饲养牦牛。
牦牛奶→酥油+砖茶
新疆:
烤馕含水分少,在干燥的新疆能存放较久,便于携带,还有特色食品烤羊肉串。
内蒙古:
喜爱烤全羊、酸奶等。
你知道我国有哪几大菜系吗?
川菜
湘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徽菜
湘菜:辣、味道重
驱寒祛湿
善总结
三、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1.自然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南方:以米为原料(米粉、汤圆等)
北方:以面粉为原料(馒头、饺子等)
山区:山珍野味
沿海:海鲜
2.自然环境影响饮食习惯
东北:窖藏冬菜和腌制酸菜(冬季寒冷)
湖南:喜食辣椒(潮湿)
山西:喜食醋(水质碱性)
新疆:馕(干燥)
畅所欲言
说说自己身边的特色文化
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
爆炒山坑螺
始兴客家围屋
遮阳避雨
东堤北路骑楼
必背瑶寨
吊脚楼
b
瑶族是韶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乡。
1.南方旧式房屋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泄
2.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的民居是( )
A.四合院 B.吊脚楼
C.平顶瓦房 D.蒙古包
小试身手
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
B.四合院坐南朝北,大门开在东北角
C.北窗较大,利于冬季采纳阳光
D.这种设计是为了适合在多山丘陵地区
小试身手
4.川菜以辛辣为特点,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
A.当地气候炎热,吃辣可以出汗降温
B.当地天气潮湿,吃辣可御寒去风湿
C.当地全年低温,吃辣可以保持体温
D.饮食习惯是传统习惯,与气候无关
小试身手
5.傣族男子一般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长裤,这主要是为了适应( )
A.炎热气候 B.干旱环境
C.地表崎岖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
小试身手
自然环境
地方文化
民居
服饰
饮食
(气候、地形等)
(气候)
(气候)
小结
典例分析
[考点]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B
1.(2019?内蒙古?期中)张先生为了寻找商机,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了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张先生发现了一些特色建筑,下面是他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新疆东部三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与拍摄地搭配正确的是( )
A.山东西部—① B.山西南部—② C.新疆东部—③ D.山东西部—②
2.(2019?天津?中考)下列图片中,能反映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湿热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
典例分析
[考点]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D
本节知识结构
自然环境
适应
影响
民居的造型、结构、材料、功能
气候
地形
土壤
南北民居建筑造型差异
平原与山区民居差异
服饰的材质、样式与色彩
傣族、藏族、蒙古族服饰
水源
农作物生长
人们饮食的食材、口味与习惯
中国八大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