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课时
24 司马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讲述的故事的主要内容。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故事,去感受一下主人公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吧。
课前导入
品读鉴赏
你能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起因:
写出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写出了小孩儿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情景。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经过:
水迸,儿得活。
结果:
众人离开与司马光救人形成对比。
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
当“一儿”“足跌没水中” 。这个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
小孩子一掉进瓮中就会被湮没,甚至会被淹死。情况危急,需要立刻解救这个落水的孩子。
有的孩子可能想到了跑回去找大人来解救这个落水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会大声地呼救,期待着有成年人听到了帮忙。有的孩子甚至被吓得跑掉了。
文中的孩子可能会想到了怎么样的办法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瓮口小肚大,而司马光人小个子低,无法把小孩儿拉出来。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砸瓮能让水快速流出,达到救人的目的。
为什么说司马光砸瓮救出小孩儿的办法最好?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
这个瓮比司马光还要高。
我看到了一个沉着、机智、聪明、勇敢的司马光。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教材习题第2题)
可以借助注释来说说故事,还可以关注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的更精彩。
示例: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爬上了装满水的瓮,结果他的脚没站稳,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眼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很镇定,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水瓮砸去。终于,水瓮被他砸破了,只听“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涌了出来,小伙伴终于得救了。
文言文字数少,语言更精炼。
对比阅读,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现代文的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容易读懂。
完成填空,尝试背诵。
背诵课文。
司马光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
群儿
一儿
众
光
儿
司马光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戏于庭
登瓮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得活
学习文言文的小妙招
①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
②把不理解的字组词来理解。
③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其他课文多是现代文。不同如下:
教材习题答案
①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句子短。如“众皆弃去”,在现代文中的表达是“大家都丢下这个小孩儿跑了”。
②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是单字,如“群” “戏” “没” “众”“石”等,它们和“一群”“游戏”“淹没”“众人”“石头”等词语的意思一样。
③这篇课文里用“光”来称呼“司马光”,这在其他课文里比较少见。
④这篇课文中一些语句的顺序和现代文不同,如“戏于庭”,在现代文中的表达是“于庭戏”,就是“在庭院里玩耍”。
板书设计
经过
司马光
沉着冷静
众弃去
光击瓮
结果→翁破,儿得活
起因→群儿戏,一儿跌入瓮中
机智勇敢
主旨提炼
这篇文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沉着的优秀品质。
描写儿童生活诗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唐·吕岩
课外拓展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强心口吹。
——唐·雷震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曹之幼子名冲,告曹曰:“置象于船上,刻其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司( )
同( )
跃( )
跌( )
特( )
持( )
司机
同事
跌倒
飞跃
支持
特殊
1.辨析字形并组词。
课堂练习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大家都丢下这个小孩跑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瓮砸破。
文中的司马光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
3.选择。
①勤劳、勇敢
②沉着、冷静
③机智、勇敢
②
③
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
2.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谢 谢 大 家(共41张PPT)
语文要素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单元主题
美好品质。
习作要求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习 作
环环相扣
关系紧密
学习方法
习作实践
迁移运用方法
◎语文园地
归纳方法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第1课时
24 司马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珍宝,是古人优秀智慧的结晶。它的语言凝练,意义深刻;篇幅简短,但又不失生动。下面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来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课前导入
如果你恰巧碰见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
助学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复姓),名光,字君实,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 跌倒 皆大欢喜
放弃 支持
diē
sī
qì
chí
字词乐园
司马光 跌倒 皆大欢喜
放弃 支持
我会读
jiē
①“加一加”法识字
识字方法
跌
失
皆
比
白
持
扌
寺
②“减一减”法识字
识字方法
同
-
丨
=
司
③字源识字:
→
弃
送小鸟回家
司
跌
皆
弃
持
司
庭
登
跌
持
众
弃
(司机)
(登山)
(跌倒)
(群中)
(抛弃)
(支持)
(家庭)
我会写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司机 司令
造句:违章车辆被交警拦住,司 机受到了处罚。
sī
部首:乛
书写指导:先写外后写内。横折钩中折偏长,内部偏左,上横短一些,“口”要扁一些。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前庭 家庭
造句:我们班是一个温暖的
大家庭。
tíng
部首:广
书写指导:“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且平,从“壬”下边伸出。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登门 登山
造句:登山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意志。
dēng
部首:癶
书写指导:上宽下窄。上部左低右高,右上先写短撇再写捺,短撇短而平行,捺从竖中线起笔。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下跌 跌落
造句:妹妹不小心跌倒了,哭着躺在地上喊妈妈。
diē
部首: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足”的最后一笔为提;“失”的撇捺要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众多 观众
造句:这款汽车物美价优,
很受大众欢迎。
zhòng
部首:人
书写指导:在竖中线起笔写“人”,下部左边“人”小些捺变点,右部“人”大些撇从点下伸出,捺写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弃权 放弃
造句:为了环境更优美,我
们不能随意丢弃垃圾。
qì
部首:廾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的点不要忘记哦!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持续 持久
造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chí
部首:扌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寺”的第一横最短,第二横长,第三横略短,横画之间距离均等。
点击播放
庭
众
弃
司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上部是日,下部是三个弯腰站立的人,合在一起指太阳出来后许多人都要劳动。
趣识字——众
金文
楷书
上部只写作目。本义为多人站立的样子。
规范化
简化
甲骨文
篆书
上面是两只脚,中间是一种用来装食物的器皿,下面是双手,合在一起表示两手捧着盛放食物的义种高脚盘向神供奉的意思。本义为进献新谷。
趣识字——登
金文
楷书
规范化
简化
甲骨文
篆书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初读感知
准
通
有什么不一样
字数少;文章简短;有些词语难理解。
这样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文言是指古人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人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些人物分别指谁?
一群小孩
一个小孩
除司马光和落水的孩子之外的小孩。
司马光
落水的小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教材习题第1题)
朗读停顿的规律:在人物后面稍停顿。
一般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会标一个数字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课文下面找到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借助课文注释,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品读鉴赏
群儿戏于庭。
这群小孩在干什么?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庭院
戏可以组词为游戏,游戏就是在玩耍。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瓮,一不小心跌倒,掉进了水里。
他们玩得正开心时,发生了什么?
跌倒
淹没
爬
瓮是收口的。
缸是敞口的。
面对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了什么?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下这个孩子跑了。
全,都
放弃,舍弃
光持石击瓮破之。
这时候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司马光举起石头狠狠地砸向水瓮。
司马光
拿
打,击打
水迸,儿得活。
故事的最后怎么样了?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涌出
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认识了“司、跌”等生字,会写“司、庭”等字。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sī diē jiē qì chí
持 司 跌 皆 弃
1.连一连。
课堂练习
sī mǎ guāng
tíng yuàn
zhī chí
dēng shān
( )
( )
( )
( )
diē dǎo
qún zhòng
( )
司 马 光
庭 院
登 山
跌 倒
群 众
翅 膀
2.看拼音,写词语。
( )
3.解释下面词语。
庭院。
庭:___________
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
迸:___________________
口小肚大的陶器。
指司马光。
涌出。
1.试着背诵课文。
2.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课后作业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