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训练 习题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训练 习题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7 10: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八单元
25 王羲(xī)之诈睡①
《世说新语》
“书圣”王羲之小时候有过一次惊心动魄(pò)的经历,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回”。他究竟遇到了什么事呢?在危急关头他又是怎样应对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王右军②年减③十岁时,大将军④甚爱之,恒⑤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⑥,钱凤⑦入,屏⑧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⑨之谋。右军觉⑩,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rù),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tuò)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译文】王羲之不满10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中睡觉。王敦曾经有一次先起床出来,王羲之还没起来。过了一会儿,参军钱凤进来了,两人屏退其他人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中,就说起了叛乱的谋划。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他们讨论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没有活命的可能了,于是就假装流口水弄脏了自己的头、脸和被褥,假装熟睡的样子。事情商量到一半,王敦才想到王羲之还没起床,两人都大惊失色,说道:“不得不杀掉他了。”等到他们掀开床帐,看见王羲之口水纵横的样子,就相信他的确还在熟睡,于是王羲之的性命得以保全。当时人们都称赞王羲之有智谋。
【注释】①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标题是编者所加。诈(zhà),假装。②王右军:王羲之。他曾任右将军,故称王右军。③减:不足,少。④大将军:王敦(dūn)。⑤恒:常常。⑥须臾(yú):一会儿。⑦钱凤:王敦的参军,帮助王敦谋反,失败后被杀。⑧屏:屏退。⑨逆节:叛逆造反。⑩觉:醒来。阳吐:假装流出口水。阳,通“佯”,假装。熟(shú)眠:熟睡。造半:到中途。从:通“纵”。实:的确。
1.王羲之用什么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篇小短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示例: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才能
成功自救。
26 海瑞的故事①
西门豹在邺县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并兴修
水利,造福当地百姓。而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
官海瑞,他又是怎样惩恶扬善,为民造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海瑞,是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他铁面无私、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被人们誉为“海青天”。
明朝隆庆三年(1569),海瑞升任南京、苏州一带的“应天巡抚”,他召集饥民,通过疏浚(jùn)②吴江及其支流来治理涝灾,并上书要求将本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部分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惩办了当地的恶霸,把他们强夺农民的土地归还给农民。即使是对自己有恩的徐阶,他也毫不留情,最后迫使徐阶退还了多占的田地,而且惩治了徐阶两个违法的儿子。此外,海瑞还组织人员简化赋税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但他也因
此受到了当地地主阶层的忌恨,他们联合起来诬告他支持倭寇(wō kòu)③,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一生爱民抚民,为民除害,但他的生活异常清苦。他从未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时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海瑞去世前几天,曾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银子,他的随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因海瑞的妻子、儿子早逝,其丧事还是由外人来代办的。在人们把海瑞的灵柩(jiù)运回故乡那一天,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为他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
如今,海瑞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正义与清廉的象征。
【注释】①选自《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华书局出版社,有删改。②疏浚:指清除淤塞或挖深河槽使水流通畅。③倭寇:日本侵略者。
1.海瑞去世后,为什么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的清官还有很多,写出两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海瑞任职期间爱民抚民、惩恶扬善、铁面无私、为民除害。
示例:狄仁杰、包拯等。
27 起死回生①
扁鹊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现在我们常用来形容医术高明,或者挽救了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的成语——起死回生,就是出自下面这个扁鹊行医的小故事。
扁鹊来到虢(ɡuó)国都城行医。街上,行人议论纷纷。原来,一向好好的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就死了。
扁鹊心中纳闷,忙赶到宫门口,问侍卫官:“太子得了什么病?”
“太子只说胸口闷,后来就死了。”
“死了多久?”
“早上鸡叫的时候。”
“入棺(ɡuān)了?”
“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哪就入棺了呢?”
侍卫官有点不耐烦。
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国王听说有人能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急忙请他入宫。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tà)前,按住他的手腕切脉②,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说:“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③’,还有救。”
说完,扁鹊取出针来,在太子的头上扎了几针。不一会儿,太子的鼻翼(yì)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扁鹊又从随身携(xié)带的药囊(nánɡ)里捡出几味草药来,叫人煎(jiān)成汁。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鹊谦虚地说。
【注释】①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三年级第二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有删改。②切脉:中医的一种诊病方式。③厥(jué)症: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过一段时间会苏醒的疾病。
1.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并试着再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鹊真的能让太子起死回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神。示例:专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不能。因为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是昏过去了,扁鹊只是治好了
他的病。
谢 谢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