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酶的研究与应用盛夏时节,酷暑难当,这时可以利用各种水果压榨果汁,不但解渴消暑,还可以点缀生活,放飞心情。可是我们也发现,家庭榨制的果汁和从超级市场购买的果汁相比,在口感和澄清度上有不小的差别。其中的奥秘是市售果汁在生产时使用了果胶酶。在本课题中,我们将探究利用果胶酶制作果汁的适宜条件,自己动手做果汁。知识清单果胶酶的作用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__________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________,还会使果汁________。
2.果胶酶的作用是分解________变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______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1.半乳糖醛酸 不溶 出汁率 浑浊
2.果胶 半乳糖醛酸
3.一类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 果胶酯酶尝试应用1.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
解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
答案:D2.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 B.稀盐酸
C.脂肪酶 D.果胶酶
解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和纤维素,用果胶酶能除去细胞壁但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用盐酸也能破坏果胶质,但同时杀死了细胞,破坏了细胞内部结构。
答案:D知识清单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的活性是指酶______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高低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来表示。
2.酶的反应速度是指________内,________中反应物的________或产物的________。
3.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1.催化 反应速度
2.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 减少量 增加量
3.温度 pH 酶的抑制剂尝试应用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果胶酶活性的条件 ( )
A.温度 B.pH
C.酶的抑制剂 D.底物浓度过高D 解析:温度和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酶的催化存在最适温度,而高于这个温度或低于这个温度,酶的活性都会下降,所以答案选择C。
?2.下图能正确反映温度(用横坐标表示)和酶催化效率(用纵坐标表示)之间的关系的是( )C知识清单果胶酶的用量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________,用量多少常要通过______手段探究。酶的用量 实验 尝试应用由下列何种生物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 )
A.植物 B.霉菌
C.酵母菌 D.细菌B 知识清单实验设计1.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流程包括________、设置一系列________和________、加入果胶酶反应一段时间、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或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检测因变量是通过测定果汁的______或______来实现的。1.(1)制备果泥 温度梯度 pH梯度 过滤果汁
(2)温度 pH 果胶酶的活性 多少 澄清度2.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还有______、pH、______________、苹果泥的用量等无关变量。
(2)判断的思路是:如果随着酶的用量增加,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__________;如果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2.(1)果胶酶的用量 温度 酶催化反应的时间
(2)酶的用量不足 酶的用量已足,该值为酶的最适用量尝试应用1.在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制备pH梯度的溶液。用来调节pH的溶液一般是( )
A.0.1 mol/L冰乙酸 B.0.1% NaOH或HCl
C.10% NaCl D.95%的乙醇
解析:果胶酶的最适pH为3.5,0.1 mol/L冰乙酸是用来调节果胶汁的pH至3.5,使果胶酶活性最强。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制备pH梯度溶液则需用0.1% NaOH或HCl。10% NaCl是用于抽提果胶酶溶液。果胶不溶于95%的乙醇,可使之沉淀。
答案:B2.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解析:搅拌可使反应充分迅速。
答案:D一、果胶酶的组成及特性
果胶酶不是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其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掉。果胶酶亦具有酶的通性,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其活性受pH、温度等影响。
二、探究酶的实验设计
1.思路:在保证无关变量相同的前提下,在一恒定温度下设置pH梯度,可确定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在一恒定pH条件下,通过设置温度梯度,可确定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设置酶的用量梯度可以确定酶的最适用量。2.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其中的变量就是所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实验问题时,要紧紧抓住研究变量,把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变为常量,才能保证对照实验结果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果胶和果胶酶 下列关于果胶及果胶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B.果胶不溶于水
C.加热使果胶变性失活
D.加热使果胶酶活性增强解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果胶不溶于水。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加,但高温使酶变性失活,而果胶不存在变性失活的问题。
答案:B
名师点睛:果胶酶亦是酶,具有酶的共性,只是它是一类酶的总称,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酶。变式训练1.下列对果胶酶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以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解析:果胶酶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故D项错误。
答案:D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下列曲线图示错误的是( )解析:反应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D
名师点睛: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条件均影响酶的活性,而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变式训练2.下列与酶活性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活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B.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C.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D.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解析: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高低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酶的催化作用受外界条件影响,温度、pH等对酶的催化作用都有较大影响,反应物浓度与酶活性高低无关。
答案:A果胶酶相关探究实验分析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解析: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实验一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温度为实验变量,同理,实验二和三的实验变量为pH和果胶酶用量。
答案:D
名师点睛:实验设计题最核心的是抓住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依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进行设计。变式训练3.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不同的pH梯度
B.控制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C.可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体积判断果胶酶最适pH
D.pH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不失活
解析:强酸、强碱、高温都会导致酶变性失活,只有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使其变性失活。
答案:D水平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胶酶只存在于植物果实中?
B.果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果胶酶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
D.果胶酶能分解果胶和纤维素
解析:果胶酶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故A错;果胶不溶于水,故B错;果胶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分解果胶,不能分解纤维素,故D错。?
答案:C素能提高
7.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该结果不能说明( )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B.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等
C.4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解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 ℃之间,题表不能说明40 ℃就是最适温度。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是钟罩形的,故40 ℃与60 ℃时酶的催化效率相同。
答案:C祝您学业有成课件29张PPT。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酶的研究与应用当你自己动手洗衣服的时候,会发现有油渍、汗渍或血渍的衣服很难彻底洗干净,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否尝试过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顽渍。在本课题中,我们将了解加酶洗衣粉的作用,探讨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条件。知识清单加酶洗衣粉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或________。同样的道理,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将大分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水解为小分子物质而易洗去。1.酶制剂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碱性脂肪酶
2.氨基酸 小分子的肽 脂肪 淀粉 纤维素尝试应用1.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化纤类衣物 B.棉麻类衣物
C.尼龙类衣物 D.毛类衣物
解析:加酶洗衣粉因加入的酶种类不同,所以洗涤的对象也有所不同,通常加酶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它能有效地除去汗、血、奶等蛋白质类污垢,而毛类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答案:D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
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更利于环保A知识清单实验设计1.遵循原则: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
2.探究问题
(1)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洗涤效果的区别
要控制洗衣粉的种类为变量,其他条件一致,使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______实验。1.对照 单一变量
2.(1)对比(2)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
______是自变量,不同的实验组之间形成______对照。
(3)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______;污渍的种类、程度等应是完全相同的。(2)温度 相互 (3)种类尝试应用1.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
B.可选择洗涤不同污渍的白布作对照
C.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
D.选择水温应考虑洗涤成本
解析: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应选用同种且大小相同的污渍。
答案:B2.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温应保持不变
B.除冬季外,通常采用当地的常温
C.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D.只能针对一种污渍进行实验
解析: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可研究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
答案:D一、使用加酶洗衣粉须注意的事项
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
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50 ℃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 ℃以上就会失效。
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
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6.加酶洗衣粉的种类较多,要注意实验用的加酶洗衣粉的说明书,是单一加酶洗衣粉还是复合酶洗衣粉,要用能有效分解污染物的加酶洗衣粉。二、设计实验的两大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设计实验的两大基本原则。
设计实验就是为了说明问题,故不能存在有疑问的地方。例如想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是否一致,若只使用酶洗衣粉去洗一块污物,就不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效果好;若向两块一样的污物加入等量的两种洗衣粉,但所处的温度不同,最后加酶洗衣粉洗得干净,我们也无法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因为洗得干净也可能是温度适宜造成的。所以设计实验一定要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加酶洗衣粉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②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③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开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④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⑤加酶洗衣粉的酶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遇水后溶解 ⑥实际生活中,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在25~35 ℃之间较适宜 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宜用加酶洗衣粉 ⑧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⑧解析:加酶洗衣粉所含的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肽,所含有的碱性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污迹容易脱落。普通洗衣粉含磷,含磷污水的排放可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护酶的活性,加酶洗衣粉的酶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遇水后才溶解,这样酶就不与洗涤剂直接接触,能在洗衣粉中保持稳定。考虑洗涤成本,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应在25~35 ℃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会降低,温度过高时甚至失活。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如毛料和丝织品不宜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因为毛料和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损坏衣服。
答案:B名师点睛: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这些隔离层遇到水后,就会很快溶解,包裹在其中的酶就能迅速发挥其催化作用。变式训练1.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加酶洗衣粉可洗涤毛料衣服
B.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水温太低会使洗衣粉的酶丧失活性
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应立即冲洗双手
解析:温度过高、pH过高、pH过低,都会使酶失活,而温度过低,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毛料衣服中有蛋白质成分,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会损伤衣物;热水会使酶失活;低温不会使酶失活;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所以应立即洗手。
答案: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设计分析 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完成问题:该实验证明: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________。
(2)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
解析:(1)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说明活性高低,所以需有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之间的对照,同时褪色时间不能有其他变量干扰,这样的组合只能为1与2或3与4,结合题干是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所以只能为1与2的组合。(2)由题意知变量是温度不同对酶的影响,所以应为1与3的组合。
答案:(1)1与2 (2)1与3
名师点睛:实验设计题的分析及设计一定要紧扣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变式训练2.在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 ℃水中发现不如加到45 ℃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 ℃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 ℃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解析: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酶的催化作用有一最适温度,但最适温度需经过精确的实验才能确定,如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 ℃水中的洗涤效果不如45 ℃水中的好,只能说明45 ℃时酶的活性比30 ℃时高,但不能肯定45 ℃就是最适温度,如35 ℃、42 ℃等温度条件下洗涤效果如何没有验证。
答案:A 水平测试
1.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易洗去汗渍,这体现了酶的(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条件 D.多样性
解析: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将蛋白质水解而不能将汗渍中的脂质物质水解,这体现出酶的专一性。酶的高效性是指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答案:B素能提高
7.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 ℃、20 ℃、30 ℃、40 ℃、50 ℃、60 ℃和70 ℃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 ℃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
A.40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40 ℃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 ℃酶活性最高
D.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解析:该同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条件下做实验,符合实验设计原则。对于最适温度要明确,同一种加酶洗衣粉,也因洗涤时间(即酶反应时间)长短有关。另外一点就是温度梯度差过大,因而只能说在该条件下40 ℃时的洗涤效果。至于最适温度,应围绕40 ℃再设置较小梯度差进一步测定。
答案:D祝您学业有成课件29张PPT。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固定化
细胞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与一
定的载体结合,使细胞仍保持原有的
生物活性,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固定化
。固定化细胞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
繁殖和代谢,可以像游离的细胞一样
用于发酵生产。1976年,法国科学家
首次用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生产啤酒和
酒精。固定化细胞技术免去了破碎细
胞提取酶等步骤,能充分利用细胞内的酶,因而,固定化细胞内酶的活性基本没有损失。由于保留了细胞内原有的多酶系统,这样对于多步催化的连续反应优势就更加明显。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知识清单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1.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的酶是____________。
2.固定化酶技术使用的反应柱上的孔应满足酶颗粒______通过,反应溶液______通过,若反应物颗粒过大则不能用此法。1.葡萄糖异构酶 2.无法 自由尝试应用1.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
B.反应物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
C.反应物能通过,酶不能通过
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 解析:反应柱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答案:C2.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B.可以被反复利用
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化酶的定义和固定化酶作用的特点。固定化酶由于酶被固定在不溶性的载体上,很容易与产品分离,同时酶也能反复使用,这是固定化酶的主要优点。通常固定化酶的种类单一,所以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需要一系列的酶)。
答案:C知识清单固定化细胞技术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______或______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细胞多采用________固定化。
2.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是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1.物理 化学 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2.明胶 琼脂糖 海藻酸钠尝试应用1.在包埋固定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载体?( )
A.明胶 B.琼脂糖
C.海藻酸钠 D.纤维素D2.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
A.包埋法固定化操作最简便
B.包埋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小
C.包埋法固定化具有普遍性
D.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解析: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答案:D知识清单实验操作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活化:向干酵母中加入________,搅拌混匀。
(2)配制CaCl2溶液:向无水________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酒精灯加热时要用______或________,且边加热边______,直至完全溶化,最后用蒸馏水定容。1.(1)蒸馏水 (2)CaCl2 (3)小火 间断加热 搅拌(4)海藻酸钠溶液与________混合。
(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____________中,形成凝胶珠,并在CaCl2溶液中浸泡。
2.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加入用于发酵的______________溶液后,发现有______产生,同时有______味散发。(4)酵母细胞 (5)CaCl2溶液 2.葡萄糖 气泡 酒尝试应用1.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
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
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加倍
D.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D 2.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其溶解,采用的最好的加热方法是( )
A.快速加热 B.持续高温加热
C.小火间断加热 D.灼烧加热C 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
1.包埋法(A、B图):是指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醋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
2.化学结合法(C图):将酶分子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纤维素、琼脂糖、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
3.物理吸附法(D图):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炭、多孔玻璃等。二、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成功的关键
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实验的成败,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同时对海藻酸钠溶化时也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法,避免海藻酸钠发生焦糊。三、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比较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 )解析:A、B选项适合于酶的固定化,C选项既用于酶固定,也可用于细胞固定。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用的是包埋法,即将酵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珠中,所以与D选项相似。
答案:D
名师点睛: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通常采用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是固定化酵母细胞。变式训练1.相对固定化酶而言,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根本原因是( )
A.避免了细胞破碎、酶的提取纯化过程
B.固定化细胞在多种酶促反应中连续发挥作用
C.催化反应结束后,能被吸收和重复利用
D.细胞结构保证了各种酶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解析:固定化细胞维持了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为酶充分地发挥作用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
答案:D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操作分析 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
①配制CaCl2溶液 ②海藻酸钠溶化 ③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 ④酵母细胞活化 ⑤固定化酵母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②③⑤
解析: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答案:D
名师点睛: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中最关键的是海藻酸钠的溶化,因其很容易焦糊。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不恰当的是( )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解析: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方可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答案:C水平测试
1.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使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解析: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优点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装置内,可重复利用;不足是无法同时解决一系列酶促反应。
答案:D 素能提高
7.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90℃高温会使TaqDNA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
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交联法和吸附法等
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解析:Taq DNA聚合酶是一种用于PCR技术的耐高温的酶,90 ℃的高温不会让该酶失活。
? 答案:A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