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18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áo dùn jī fěng fàng sì háng xíng
2.查字典填空。(4分)
“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它的形近字有______,组词________。在字典中“誉”的意思有:①名誉;②称赞。“誉”在“信誉”一词中的解释是( ),在“誉之曰”一词中的解释是( )。
3.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6分)
胸有( )( ) 得意( )( ) ( )( )不得
( )惊( )战 目( )口( ) 转( )为( )
1.这次比赛,多亏他及时出现救场,我们才能 ,摘得桂冠。
2.王明那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 。
3.因为考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我 地走进了考场。
二、选择题(12分)
1.以下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陷入(xiàn rù) 锣鼓(luó gǔ) 放肆 (fàng sì)
B.桅杆(wěi gān) 吓唬(xià hu) 瞄准(máo zhún)
C.瞪眼(dèng yán) 吾身(wǔ shēn) 钩子(gōu zi)
D.船夫(chuán fū) 矛盾(maó dùn) 弗若(fó ruò)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次,他们都依次派出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
B.田总疑虑地看着孙脑:“ 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
C.它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D.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 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乖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3.以下加点字与“不可同世而立"的“立”含义相同的是( )
A.他从小就立志,长大以后要当一 名潜水员。
B.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天晚了还没回来,妈妈在家等得坐立不安。
C.正是因为它不畏酷暑,所以才能常立于沙漠之中。
D.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孩子 一失足, 直摔到甲板上没有命了。 他走 到横木那头
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如果给旬子添加恰当的关联词语,应该是( )
即使……就…… 只要……也……
只要……也…… 即使……就……
C.即使……也…… 只要……就……
D.只要……就…… 即使……也……
5.以下句子中,能够反映人物的思维过程的句子是( )
A.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 -次比赛。
B.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C.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 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D.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妈妈和她的闺蜜聊起豆蔻年华、青葱岁月时,笑得前俯后仰。
B.我的小舅舅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姥姥希望她能够成家立业。
C.爸爸正值不感之年,处事果断干练。
D.爷爷今年60岁,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仍然精神婴铄。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还不服气?(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改为转述句)
5.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四、按原文或要求填空。(12分)
1.《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________的门客__________帮助他赛马,胜________输________,赢了____________的故事。(2.5分)
3.《跳水》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船长急中生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孩子转危为安。充分表现了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5分)
4.王嫣今年十三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她的年龄。她的姐姐年满十五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形容她姐姐的年龄。(1分)
5.俗话说,三十____________,四十______________。(1分)
6.马克比赛失败后心情苦闷,无法排解。陈洁劝慰他,他猛然醒悟,对陈洁说:“谢谢你,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__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1分)
五、主题探究。(4分)
机智巧妙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六一”文艺会演中,当音乐缓缓响起时,你作为主持人走上了舞台,可是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当你站起来时,你会对观众说些什么以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六、阅读理解,回答问题。(14分)
(一)课内阅读(6分)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1分)
2.画“ ”的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3.“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这句话是对孩子的 描写,从中体会到了孩子的 。(2分)
4.判断船长逼迫孩子跳水的原因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2分)
(1)因为孩子处境太危险,只有跳到水里,水手把他搭救上来,才有可能脱险。 ( )
(2)船长知道孩子渴望跳水,但缺少勇气。 ( )
(二)课外阅读(8分)
檀道济唱筹量沙退敌
檀道济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名将。
公元430年,檀道济跟随宋文帝出师北伐,进攻北方的魏国,意图统一天下。不料
宋军战败,军中粮草吃紧,不得不撤退。偏偏这个时候有个士兵逃到魏军大营投降,把
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魏军主帅。魏军主帅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大军紧追不舍,企图将宋军一举歼(jiān qiān)灭。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敌军围上来,一时间人心惶惶,军心不振。
檀道济看到宋军身陷危境,并没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分析所处险境:外有追兵,内无粮草,士卒忧惧,军心惶恐。此时如突围,势必全军覆灭,如不突围,即使魏兵不进攻,也必定被困死寨内。那么,用何良策退兵
危急关头,檀道济命令将士们就地扎营休息,严加防守。到了晚上,夜色沉沉,寒风萧萧。宋军大营里忽然亮起灯笼火把,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士兵到各个营寨清点粮食。他让一些士兵用米斗量米,另一些士兵拿着竹筹高声报数:“一斗、二斗、三……整个宋营人影绰绰,嘈杂喧闹,彻(chè qiè)夜不绝,躲在宋军大营外的魏军探子听得清清楚楚。
翌(cuì yì)日 天亮,魏军探子眺望营内,只见堆囤的“粮食”竟如小丘,四周寂静,晨光熹微中有些鸟雀在粮堆上飞来飞去地啄食。探子赶紧将探到的消息报告主帅,说宋军粮草充足,现在显然还没到跟宋军决战的时候。魏军主帅大惊失色,他本来就慑(niè shè) 于檀道济的威名而心怯,如今得知宋军粮草丰足,以为前来投降的那个宋军士兵是来诈降的,目的是诱骗自己上当,不禁勃然大怒,把他杀了,然后速速撤兵而去,宋军得以安然撤退。
一夜之间,莫非这些“粮食”从天 而降吗 其实,檀道济在军营里量的并不是什么
白米。北魏探子看到的一袋袋白米,不过是一斗斗沙土,只是沙土表面上覆盖着少量
白米而已。原来,多智善谋的檀道济察看了营中地形,顿生一计:何不以沙充粮,称沙
唱筹,以示储粮充足来迷惑敌人呢 于是,茫茫夜幕下,他亲率一批士兵以斗量“米”,
高声唱筹计数,饰无为有,魏军果然中计。
檀道济真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家,从容应对,设下妙计,没死伤一兵一卒,就达到了
全身而退的目的。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 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名将的檀道济
的优秀品质。(1分)
3.从叙述顺序来看,第六自然段属于( ) ,补充说明了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具体做法。(1分)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4.后来,檀道济总结出了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三十六计”,他唱筹量沙退兵,其
实就是“三十六计”中的( ) 。(1分)
A.瞒天过海计 B.空城计 C.诈降计 D.无中生有计
5.檀道济为什么能够通过唱筹量沙成功退兵 (2分)
6.檀道济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分)
习作。(30 分)
《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帮田忌赢了齐威王,《童年趣事》中的作者也用巧妙的办法捉到了蝈蝈。请你回忆一下自己或他人在学习、比赛或日常生活中动脑筋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事,选一件写下来。
200
参考答案
一、1.矛盾 讥讽 放肆 航行 桅杆 吓唬 海鸥 船舱
2.Y yù 言 六 誊 誊写 ① ②
3.成竹 扬扬 哭笑 心 胆 瞪 呆 败 胜
1.转败为胜 2.哭笑不得 3.胸有成竹
二、1.A 2.A 3.C 4.D 5.C 6.D
三、1.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他的主意办,一定能让将军赢。
2.你应该服气了。
3.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破的盾和任何东西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4.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他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他出谋划策了。
5.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
四、1.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2.田忌 孙膑 两场 一场 齐威王
3.俄 列夫 托尔斯泰 事情发展 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沉着、机智、果断
4.豆蔻年华 及笄
5.而立 不惑
6.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读书须用意
五、略
六、(一)1.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2.B
3.心理、动作 恐惧心理和危险处境
4.(1)√ (2)
(二) 1.画去:qiān qiè cuì niè
2.心理 沉着冷静 3.D 4.B.
5.魏军主帅畏惧檀道济,不敢主动与檀道济交战;檀道济指挥士兵夜间唱筹量沙,白天故意让鸟雀吃粮食,成功地骗过了魏军探子。
6.示例: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积极想办法。
七、习作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