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13: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图】
【基础巩固】
1.(时空观念)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C.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D.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2.(教材P2“相关史事”改编题)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反映了隋朝(  )
A.商业相当发达 B.社会环境安定
C.经济较为繁荣 D.皇帝奢侈腐化
3.(跨地理、时空观念)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如下图)。下面关于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运河中心——长安
B.②是运河南端——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是贯通南北交通的动脉
4.有人认为,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更重要,它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大运河的开凿 (  )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巩固了北部边防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统一
5.(跨数学)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与隋朝时期比例发生变化有关的是 (  )
A.隋朝完成国家统一 B.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C.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D.隋朝社会经济繁荣
6.(历史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说:“这一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隋文帝时正式创立 B.有利于巩固统治
C.消除了社会矛盾 D.推动私学的兴起
7.(教材P4“材料研读”改编题)《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以下关于隋炀帝的史实中与此无关的
是 (  )
A.营建东都洛阳  B.开凿大运河
C.巡游江南    D.开创科举制度
8.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是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的,贯通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有诗评论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宗绪《唐代的举和选》
材料三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1)写出材料一中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简述它的作用。
(2)材料二中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概述科举制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4)综上所述,概括隋朝的阶段特征。
【思维进阶】
1.秦朝、西晋、隋朝统一全国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北方政权攻灭南方政权    
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统一
C.都结束了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 
D.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
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表明该“制度” (  )
A.使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实现选拔公平
B.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C.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有利于巩固统治
D.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3.(跨地理、时空观念)如下图所示,影响隋朝粮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优越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水运交通发达  D.距粮食产地远近
4.(跨语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上述材料评论的是哪一事件
(2)两位诗人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对材料评论的事件,你又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
【导图】
杨坚 长安 589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央集权 南北交通 对全国的统治 炀 洛阳 涿郡 余杭 南北地区 隋文帝 考试 隋炀帝 进士科 皇帝 才学 教育 残暴统治 618
【基础巩固】
1.B 2.C 3.D 4.C 5.C 6.B
7.D 
8.(1)隋朝大运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由凭靠家世背景到按照才学标准选拔官员。特点: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按照才学标准选拔官员。
(3)徭役和兵役繁重,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4)繁荣而短暂。
【思维进阶】
1.C 2.C
3.C 
4.(1)隋朝开通大运河。
(2)不同:①胡曾:对开通大运河持否定态度,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巡游江都是导致隋亡的原因。②皮日休:既肯定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又指出隋炀帝巡游江都的奢侈;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看待: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但是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赋税和徭役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