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14: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图】
【基础巩固】
1.(史料实证)黑龙江阿城的金上京遗址,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可用来研究 (  )
A.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B.辽宋时女真族的崛起
C.蒙古与南宋的结盟 
D.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2.“金全力追击辽天祚帝,在应州(今山西应县)将其俘获……辽亡。”这段史实发生在 (  )
A.960年 B.1115年 C.1125年 D.1127年
3.(跨语文)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词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抒发了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其中“靖康耻”指的是 (  )
A.元灭南宋  B.金灭北宋  
C.金灭南宋   D.辽灭北宋
4.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朮率1.5万多骑兵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  )
A.宋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秦桧坚决抗金 D.宋军战斗力弱
5.(时空观念)宋金和议后形成的政权对峙示意图是 (  )
A     B     C     D
6.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和议、1141年宋金和议,两宋王朝每年都要给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钱物,称为“岁币”。两宋不惜“三送”,因而有人戏称宋朝为“送朝”。宋朝不惜“三送”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赋税负担
D.推动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灭北宋】
材料一 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北宋君臣想乘机恢复被辽所夺的燕云诸州,遂遣使赴金与之结盟,相约夹攻辽国……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灭辽后,金兵挥师南下,掳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北宋灭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
【岳飞抗金】
材料二 
(2)“还我河山”是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抗金军民的心声。在收复“河山”的战争中,岳飞曾在何地大败金军主力 后来岳飞的命运如何 其原因是什么
【偏安江南】
材料三 (教材P40“课后活动2”改编题)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3)材料三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分别指什么地方 此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思维进阶】
1.根据下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叙述,指出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
是 (  ) 
  (女真人)击败了①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②宋王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导致了(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的进攻。宋朝防御土崩瓦解,③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A.金 北宋 南宋 B.金 南宋 北宋
C.辽 北宋 南宋 D.辽 南宋 北宋
2.(跨语文)下面两位诗人的诗句都和同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是 (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南宋]陆游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南宋]杨万里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宋和辽订立澶渊之盟
C.宋和西夏订立和约
D.宋和金达成和议
3.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答案
【导图】
(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出示)黑龙江 游牧渔猎 辽 阿骨打 阿骨打 中原王朝 女真文字 1125 1127 开封 宋高宗 临安 岳飞 郾城 莫须有 称臣 岁币 淮水 大散关 对峙
【基础巩固】
1.B 2.C
3.B 
4.A 5.C 6.B
7.(1)金实力强大,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无能、决策上的失误等。
(2)郾城。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
(3)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南宋统治者昏庸腐败,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思维进阶】
C 
2.D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