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导图】
【基础巩固】
1.(教材P87“课后活动1”改编题)《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 )
A.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教材P86“材料研读”改编题)“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与“闯王来时不纳粮”相符的史实是 ( )
A.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B.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C.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
3.客观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明朝灭亡史实的是 ( )
A.明朝最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B.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C.女真族在发展过程中,与明朝不断斗争,消耗了明朝国力
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
4.右图是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该建筑群 ( )
A.见证党项族兴起 B.是元朝政治中心
C.由努尔哈赤建成 D.在皇太极时建成
5.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这两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满洲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6.右图所示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阿骨打 D.李自成
7.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了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四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均田免赋”的含义。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不同史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材料四中“自杀的皇帝”是谁,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谁,他是哪一民族的首领
【思维进阶】
1.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2.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社会功能。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能给统治者的借鉴有 ( )
A.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B.需严厉控制,坚决镇压
C.应以君为本,加强专制 D.当吸取教训,强化军队
3.(时空观念)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地图有助于哪一具体内容的学
习( )
A.元末社会动荡的表现 B.清兵入关的路线
C.满洲的兴起 D.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教师详解详析
【导图】
政治 松弛 兼并土地 财政危机 阶级矛盾 均田免赋 西安 大顺 1644 李自成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大清 吴三桂
【基础巩固】
1.A
2.C
3.B 4.D 5.B 6.B
7.(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情况,二者是因果关系。
(3)“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从关外杀进来的皇帝”是指清朝顺治皇帝,他是满洲的首领。
【思维进阶】
1.C 2.A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