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 4.小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喜欢总结归纳,如下图是他用来描述多种物理情景的图像,
其中横轴和纵轴的截距分别为 和 ,在如图所示的可能物理情景
物理测试卷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姓名: 班级: 分数: A. 若为 图像且物体初速度为零,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0 分)
B. 若为 图像,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在减小
1. 如图所示, 、 两球间用轻弹簧连接后再用细绳悬在顶板上; 、 两 C. 若为 图像,则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球间用细线连接后再用细绳悬在顶板上,四个小球质量相等且均处于静止
D. 若为 图像且物体初速度为零,则最大速度出现在 0.5n 时刻
状态。现分别将 球与 球上方的细绳剪断,剪断瞬间, 、 、 、 四个
5.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
球的加速度 、 、 和 大小分别是( )
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B. 、
A. 加速度的定义式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C. 、 D. 、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2. 如图所示,半径为 的半圆柱体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于 上的光滑小圆柱体 ,
质量为 ,半径为 ,此时竖直挡板 恰好与 、 相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 的瞬时速度,这
A. 受到 的弹力为 里采用了极限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
B. 受到挡板 的弹力为
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C. 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且 仍静止时, 受到地面摩 6.如图所示,水平台面上放置一个带有底座的倒三脚支架,每根支架与水平面均成 角
擦力不变
且任意两支架之间夹角相等。一个质量为 的均匀光滑球体放在三脚架
D. 若挡板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且 仍静止时, 受到 的弹力变小
里,重力加速度为 ,则每根支架受球体的压力大小是( )
3.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的小球用橡皮筋 橡皮筋的拉力与伸长量满足胡克定律 悬挂在
竖直墙的 点,小球最终静止在 点, 为 点正下方的一点, 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
A. B. C. D.
长,在 点固定一光滑圆环,橡皮筋穿过圆环。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外力 ,使小球沿以
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上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从 点向 点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0 分)
运动的过程中( )
7.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传送带输送机以 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
运行。有一物块以 的初速度从传送带输送机的右端沿传送带水平向左滑动。
A. 外力 逐渐减小 B. 外力 先变大再变小
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并取 ,有关物块的运动正确的是( )
C. 外力 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A. 物体由传送带的右侧离开传送带 B. 物体由传送带的
D. 外力 的方向始终与橡皮筋垂直
左侧离开传送带
C. 物体离开传送带经历的时间是 D. 物体离开传送带经历的时间是
1 2
8. 在水平桌面上,并排放置 个相同的木块,水平的推力 作用在第一个木块上使 个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5 分。)
物块一起向右加速,则木块之间弹力的比例从左向右依次为( ) 11.(7分)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完成相
A. 若水平面光滑,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关内容。
B. 若水平面光滑,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C. 若物块与水平面有摩擦,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D. 若物块与水平面有摩擦,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9. 引体向上是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的某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其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
如图 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 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 ,由图像可知( )
如图 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
置并记为 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和 及______。
A. 时,他正处于失重状态
如图 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点,记下此时弹簧
B. 时,他的加速度约为
测力计的示数 ______ 和细绳的方向。
C. 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
如图 所示,按同一标度作出了 、 和 的图示,用作图法作出 和 的合力 。实验
为
发现合力 与 偏差较大,如果此偏差仅由 引起,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双选,填选项 。
D. 时,他正处于超重状态
A.记录 的大小时,记录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10. 倾角为 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作用,力 随时间 变化的图 B.记录 的大小时,记录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象及物体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 取 ( ) C.记录 的方向时, 与 的夹角比实际值偏大
D.记录 的方向时, 与 的夹角比实际值偏小
如图 所示,该实验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 遵循胡克定律 来验
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三根橡皮筋在 点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的 、
、 三点。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 双选,填选项 。
A. 物体的质量 A.测量橡皮筋的原长和拉长后橡皮筋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B. 物体的质量
C.记录 、 和 的方向
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多次实验中 点必须位于同一位置
D.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4
12.(8分)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勇同学在家改进了“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 现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为横坐标,加速度 为纵坐标,画出 图像,求出其“斜
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一端系有砂桶的细绳通过动滑轮与 率”为 ,则小车的质量等于______ 用含字母 表示 。
固定的“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显示绳中拉力 的大小,改变桶中砂的质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
13.(15 分). 年 月 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设点,
进行了多次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首批 辆北汽极狐无人驾驶的“智能车“正式获准开展常态化付费出行服务。
智能车车身装有多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能随时“嗅”着周围 范围
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智能车在某路段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为不撞上
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智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若智能车以 的速度行驶,某时刻一汽车以 的恒定速度突然驶入智能车的
正后方 处,智能车立即加速,求其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若智能车正以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一汽车突然变道到同一车道的
正前方,速度大小为 。后方智能车立即以 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减
速 后,前方汽车司机发现了后车,立即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不计司机的
实验时,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______; 反应时间 。若两车最近时相距 ,求智能车刚开始减速时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A.调节定滑轮高度,确保连接“力传感器”的细绳与桌面平行
B.本实验不需要补偿阻力(即平衡摩擦力)。
C.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4.(14 分)如图所示,光滑圆柱 和半圆柱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二者半径均
D.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各计数点到 点的距离如图乙 为 的质量为 , 的质量为 ,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给 施加一拉力 ,使 缓
所示。电源的频率为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慢移动,运动过程中拉力 与圆心连线 的夹角始终为 保持不变,直至 恰好运动
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为横坐标,以加速度 为纵坐标,画出的 图像可能正确的 到 的最高点,整个过程中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是______; ,求:
、 间弹力的最大值
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min
5 6
15(16 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静止的木板,其质量 。某时刻,
一个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以 的初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与此同时对木板施加一
个 的水平向右的恒力。已知小物块的质量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 。求:
小物块刚滑上木板时的加速度;
小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72022-2023 学年开学考物理测试卷答案和解析
1.D 2.B 3.D 4.A 5;B 6;B7.AC8.BD9.BC10.AD
11. 【答案】两细绳的方向 12. 【答案】 ;
; ; 。
13. 【答案】解: 对智能车,由位移 速度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设两车经 时间后速度相等,则
汽车的位移为
智能车的位移为
若两车恰好相撞,则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即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设两车速度相等时,前方汽车加速时间为 ,则智能车减速时间为 ,智能车的初速度为
,汽车的初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 ,两车共速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智能车的位移
汽车的位移
智能车刚开始减速时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14. 以 为研究对象, 受到重力 、拉力 、 对 的弹力 ,由题意知,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
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在 转至竖直的过程中, 、 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拉力 逐渐减小
当夹角 水平向右 时, 、 间弹力最大,且最大值为 ;
对 受力分析可得,在竖直方向水平地面对 的的支持力 ,
第 1页,共 10页
在水平方向静摩擦力 ,
当 缓慢移动到 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地面对 的支持力 逐渐增大,静摩擦力 逐渐减小,
所以只要初状态不滑动,以后 就不会滑动,即 ,
初状态时 ,圆柱 对圆柱 的弹力 ,
代入数据解得:
15. 【答案】 解: 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
设物块向左加速的时间为 ,由速度 时间关系和位移 时间关系: , ,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 ;
对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
则由位移关系得长木板与物块的相对位移 ,
代入数据得小物块速度减为零时,长木板与木块相对位移 ,
当小物块速度反向与长木板速度相等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最大,设经 长木板与物块共速,
,
小物块速度反向与长木板速度相等过程中的相对位移 ,
代入数据解得 ,
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 。
1.【答案】
【解析】解:剪断 球上的细绳, 、 间绳子的拉力突然减为零, 球所受的合力为 ,则加速度为
, 球所受的合力为 ,则加速度为 .
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力 ,剪断细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 ,合力为零,则 .
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
剪断 球上的细绳,弹簧的弹力不变, 间绳子的拉力会发生突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 、 、
、 的瞬时加速度.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问题,知道剪断细绳后,弹簧的弹力不变,以及知道绳子和弹簧的区
第 2页,共 10页
别,绳子的拉力会发生突变.
2.【答案】
【解析】解: 、对圆柱体 受力分析,受到重力 、挡板 的支持
力 和 对 的支持力 ,如图
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有:
根据平衡条件得:
,故 A 错误、B 正确;
、对 、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 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
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 不断变小,故 变大, 变大,故 CD 错误;
故选: 。
对小圆柱体 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挡板 的支持力和 对 的支持力,共点力平衡条件求 和挡板分
别对 的弹力大小。
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 受力分析,再对 、 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
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
3.【答案】 【分析】
设小球与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拉力 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利用胡克定律求出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弹力随摆角的变化的关系,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且利用正交分解法和力的平衡
条件,列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方程,联立方程可以求出 和 的关系,以及 和 夹角的关系式,
从而可以判断 方向和大小变化关系。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等知识点。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物理问题,是这道
题的关键。
【解答】
第 3页,共 10页
设圆的半径为 ,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 ,当小球与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时,橡皮筋的
伸长量: ,
橡皮筋的弹力:
对小球,设拉力 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在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联立可得: ,
可知拉力 的方向绳子与橡皮筋的方向垂直,而且随 的增大, 逐渐增大。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
4.【答案】
【解析】解: 、若为 图像且物体初速度为零,根据速度 位移公式 得: ,则 图
像与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平方的一半, 时速度最大,且 ,所以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故 A 正确;
B、若为 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故 B 错误;
C、若为 图像,根据 , 图像的斜率,不变,可知 减小, 减小,物体做的是非匀
变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
D、若为 图像,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结合初速度为零,知 时,速度最
大,故 D 错误。
故选: 。
若为 图像,根据速度 位移公式计算物体的最大速度。若为 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若
为 图像,根据 ,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各个图像的物理意义,明确斜率、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结合运动学规律分析。
第 4页,共 10页
5.【答案】
【解析】A.加速度定义式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 A 正确;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法,故 B 错误;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 的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极限法,
故 C 正确;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
运动,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 D 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
6.【答案】
【解析】以球为研究对象,设每根支架对球体的支持力为 ,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每根支架受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故 B 正确、ACD 错误。
7.【答案】
【解析】解: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从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其加速度大小为
物体减速到零时发生的位移为
所以物体还未到达传送带的左端时其速度已减为零,
之后由于摩擦力作用物体反向向右加速,其加速度为
当其速度加速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为
之后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从而离开传送带,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时间为
故 AC 正确,BD 错误;
第 5页,共 10页
故选: 。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分析其速度变为零时发生的位移,将其
位移和物体向左减速为 的位移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物体离开传送带的位置;根据运动情况求解物体
的运动时间;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知
道当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不再受到摩擦力作用;
8.【答案】
【解析】解: 、若水平面光滑,先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求解 和 之间的弹力,
把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整体,设 受到 的弹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求解 和 之间
的弹力,把最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整体,设 受到 的弹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依
次类推,可以得到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故 A 错误,B 正确;
、若物块与水平面有摩擦,设每个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先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把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整体,设 受到 的弹力为 ,
解得
把最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整体,设 受到 的弹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弹力之比依次为 : : :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
先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整体加速度;求解 和 之间的弹力,把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求解 和 之间的弹力,把最右面的 个物块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求弹力,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弹力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属于学科重点知识方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9.【答案】
【解析】解: 、根据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 内, ,该同学
的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A 错误,B 正确;
C、 时,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零,即 ,因此单杠对他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他自身
第 6页,共 10页
的重力大小,即 ,故 C 正确;
D、 过程,根据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该同学的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故 D 错
误;
故选: 。
根据题意结合 图像,由于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再结合各选项即可分析。
该题考查 图像的物理意义,同时需要熟记超重与失重的特点,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 、设斜面的倾角为 ,物体在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图象的斜率得出加速度
,
由 图象在 内读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由牛顿第二定律 ,
由 解得 ,故 A 正确,B 错误;
、由 得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 ,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
11.【答案】两细绳的方向
【解析】解: 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
置并记为 点,记下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和 、及两细绳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与 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 引起,由图可知, 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或 与 的夹
角比真实值偏大;故 AC 正确,BD 错误;
故选: 。
、根据胡克定律,橡皮条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三根橡皮条的劲度系数相同,因而橡皮条伸
长的长度代表了弹力的大小,故需要记录橡皮条的原长与长度,故 A 正确、B 错误;
C、需要记录三个力的方向,故 C 正确;
第 7页,共 10页
D、不同的 点依然满足任意两个橡皮筋弹力的合力与第三个橡皮筋弹力等大反向的特点,所以即使
点不在同一位置,也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 D 错误。
故选: 。
故答案为: 两细绳的方向; ; ; 。
根据实验操作规范分析解答;
根据弹簧测力计读数方法读得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原理可以得出实验采用的方法,则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对于实验问题一定要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通过原理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在
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
12.【答案】 ;
;
;
。
【解析】 实验中应该调节定滑轮高度,确保连接“力传感器”的细绳与桌面平行,故 A 正确;
B.本实验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 B 错误;
C.本实验中传感器可直接测出绳子上的拉力,所以不需要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来代替绳子拉力,故不
需要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 C 错误;
D.电磁打点计时器由于纸带与限位孔、振针之间存在摩擦,所以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选用电火花打
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大,故 D 错误。
故选: 。
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
因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未平衡摩擦力,设小车阻力为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整理得: ,故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纵截距为负,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
由 知 ,所以 图像的斜率为 ,故小车质量为: 。
13.【答案】解: 对智能车,由位移 速度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设两车经 时间后速度相等,则
第 8页,共 10页
汽车的位移为
智能车的位移为
若两车恰好相撞,则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即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设两车速度相等时,前方汽车加速时间为 ,则智能车减速时间为 ,智能车的初速度为
,汽车的初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 ,两车共速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智能车的位移
汽车的位移
智能车刚开始减速时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答: 智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 ;
智能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智能车刚开始减速时与汽车之间的距离为 。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时间公式求解初速度;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恰好到达同一位置,两车恰好不相撞,通过位移关系进行求解;
先求解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
本题考查追及相遇问题,解题关键是分析好两车的运动情况,抓住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
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14.【答案】解: 第一次飞行中,飞行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则有: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
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 ,上升的高度为 ,则有:
,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大小为 ,上升的高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第 9页,共 10页
代入数据解得 。
答: 飞行器所受阻力 的大小为 ;
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为 。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飞行器的阻力大小;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飞行器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失去升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匀减速运
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飞行器达到的最大高度。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15.【答案】 解: 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
设物块向左加速的时间为 ,由速度 时间关系和位移 时间关系: , ,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 ;
对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
则由位移关系得长木板与物块的相对位移 ,
代入数据得小物块速度减为零时,长木板与木块相对位移 ,
当小物块速度反向与长木板速度相等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最大,设经 长木板与物块共速,
,
小物块速度反向与长木板速度相等过程中的相对位移 ,
代入数据解得 ,
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 。
答: 小物块刚滑上木板时的加速度为 ;
小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
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 。
【解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加速度,
结合运动学公式计算出最大距离;
速度相等时,木板和物块的相对位移最大,先计算出时间,再计算出各自的位移即可解得木板长
度。
第 10页,共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