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中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A B B D C C D D C A A D
二、非选择题
16、(共 13 分)
【答案】(1)软流层(1 分) 地幔(1 分) 大气圈(1 分)
(2) ①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②大气稳定,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
象,能见度好,利于航空飞行。(4 分)
(3)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
温降低。(6 分)
17、(共 12 分)
(1)来源地:北冰洋。(1 分)洋流性质:寒流。(1 分)
(2)渔场名称:纽芬兰渔场。(2分)
形成条件: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大的渔场。(4 分)
(3)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分)
18、(共 18 分)
(1)喀斯特(或答石林)(2 分) 流水侵蚀(溶蚀)(2 分) 云贵(2 分)
(2)判断方法:根据沙丘两侧的坡度来判断,坡度较缓即为迎风坡,坡度较陡即为背风坡。
(2 分)
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大,大风日数多。(4 分)
(4)海浪侵蚀(或答海水侵蚀)(2 分)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等(考
生若列举多个,则只根据前两个给分,全答对可得 4 分)
19、(共 12 分)
(1)作图题:①箭头向下(1分)②箭头向右(1 分)③箭头向上(1分)
(2)风暴潮;洪涝;暴雨和大风等。(3分)
(3)①及时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实时动态;②减少外出;③加固门窗等。
(6分,言之有理即可)1 2
宿松县中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
地理试卷
满分: 100 分 时长: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 年 6 月 5 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陈冬天、蔡旭哲、刘洋 3 名航天员送入
太空。2022 年 12 月 4 日 20 时 09 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 1~3 题。
1.神舟十四号与空间站对接时所处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神舟十四号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3.神舟十四号穿过的对流层大气具备的特征是(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适合航空飞行
C.含有臭氧层 D.含有电离层
图为 2022 年 10 月 8 日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 hPa),据此完成 4~5 题。
4. 14 时,乙地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5. 与 14 时相比,20 时丙地风力大小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 )
A.变大 丙地地面摩擦力减小 B.变大 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变小 丙地地面摩擦力增大 D.变小 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2021 年 7 月 17 日—22 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 日 2 时—21 日 2 时,郑州
市 日累计降雨量达 622.7mm, 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下左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下
右图为郑州市内涝图,据此完成 6~7 题。
6. 推测与此次郑州内涝有关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有
A .②④⑧ B .④⑤⑥ C .④⑤⑨ D .②⑤⑥
7. 下列有关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 .疏通河道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围湖造陆
2016 年 7 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贵
州黔南州平塘县群山深处的大窝凼 (25.6°N ,106.8°E) 建成。大窝凼底部有裂隙,与地下
河相连。下图是大窝凼工程建成前后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 8~9 题。
8. 大窝凼属于 ( )
A. 喀斯特残丘 B. 河流冲积平原 C. 喀斯特洼地 D. 河口三角洲
3 4
9. 在大窝凼建设该工程的优势是 ( )
①群山环抱有利于设备隐蔽 ②坑穴地貌有利于减少工程量
③裂隙和地下河有利于排水 ④交通便捷有利于物资运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白刺是多年生灌木,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植被和沙源
共同影响灌丛沙堆的发育。下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流沙区白刺灌丛沙堆景
观。据此完成 10~ 11 题。
10.推测白刺的特点有 ( )
①根系发达 ②叶片肥大 ③耐贫瘠 ④植株高大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11.研究发现灌丛沙堆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增加,成因最可能是 ( )
A .风力减小,泥沙堆积减弱 B .沙源增多, 白刺被埋退化
C .动物增多, 白刺遭到破坏 D .水分亏缺, 白刺生长受限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
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 (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 (绿
肥)。”据此完成 12~13 题。
12.“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北土”相比,“南土” (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13.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地貌 C.岩石 D.水文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 成 14~15 题。
14.我国四川等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华中和华南 (湖北、河南、湖南、广西、 广东、香港、澳门、海南) 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③降水强度更小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正确的是 ( )
①发现迹象收拾好随身物品后转移疏散
②灾害发生后,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
③野外扎营时,选谷底平坦的河漫滩
④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上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2022 年 1 月 14 日、15 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 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下图) ,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 30 多千米。
(1) 汤 加 火 山喷 发 的 火 山 灰物 质 来源 于____________ , 其所 在 的地 球 内 部 圈层 是 ____________。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____________。(3 分)
(2) 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 30 多千米,其顶端已到达平流层,简述该层大气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4 分)
(3) 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运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分析“阳伞效应”的形成过程。(6 分)
5 6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一百多年前,英国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图中实线代表泰坦尼克
号的航线,虚线代表洋流)。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附近曾有一座世界级渔场,有“踩着鳕鱼群
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1992 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渔场禁渔令。
(1) 推测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冰山最可能的来源地及使其移动的洋流性质。(2 分)
(2) 说明沉没地点附近渔场的名称,分析其形成条件。(6 分)
(3) 简析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禁渔令的主要原因。(4 分)
18.读某中学学生收集到的地貌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1) 甲图所示景观属于___________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我国此
类地貌景观主要位于___________高原。(6 分)
(2) 乙图中所示主要为新月形沙丘地貌,如何判断该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并从降水和 风两方面说明该地区形成沙丘的气候条件。(6 分)
(3) 丙图是海南省三亚市的“南天一柱”景观,形成该景观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试列 举此地因相同原因而形成的其他地貌类型。(6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2021 年第 6 号台风“烟花”于 7 月 18 日 2 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气压 995 百
帕,25 日下午至 26 日凌晨在浙江舟山到玉环一带登陆。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烟花”移 动路径图。
⑴在台风剖面图中画出①②③处的气流运动方向。(3分)
(2) 受此次台风“烟花”影响,指出浙江沿海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3 分)
(3) 从个人角度,列举防御台风灾害的措施。(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