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己保管好,答题卡交回。
3.本次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第I卷 选择题(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1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2013年1月,瑞典进化遗传学家Erik Axelsson和同事将狗的DNA与狼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淀粉的基因比狼体内的相同基因活跃28倍。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与人类以及人类的饮食协同进化
B.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消化淀粉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C.在狗的驯化过程中,消化淀粉的基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该现象说明了狗与狼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2.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毛细淋巴管阻塞
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C.从裸岩到森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在不断发生改变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b = bc),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偏转,A2偏两次
D.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5.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
6.如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燕麦幼苗体内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燕麦幼苗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可能有不一样的反应
D.在图示的芽鞘和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第II卷(非选择题 54分)
7.(10分)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A表示______________,它所固定的_____________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写出图中含有3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 )
(3)碳元素在大气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____形式传递的。
(4)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效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_______kg。
8.(11分)下图是动物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
(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若刺激某人下丘脑中的某区域,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则该区域是________中枢;出汗后会导致此人血浆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释放。
(2)为了解下丘脑和其他激素的关系,某科研小组切断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测定并记录实验前、后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二者的含量分别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内存在着中间神经元。若使用某种药物使分解某种神经递质的酶失活,则会使突触后膜________。若另一药物能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的传递,已知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 上 ________的结合。
(4)寒冷时激素B的分泌会______,产生冷觉的部位在_______,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
9.(8分)在调查某林场麋鹿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麋鹿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型;第_________年麋鹿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麋鹿种群数量将呈“_____”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展开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
(4)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_____。
10.(12分)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感,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可卡因是一种微细、白色结晶粉状生物碱,具有麻醉感觉神经末梢和阻断神经传导的作用。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瘾君子”食毒品可卡因后,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冲动、体温升高、产生幻觉等现象,这是因为此时吸食者体内___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增多。
(3)结构②能与多巴胺特异性结合,使其所在细胞膜产生兴奋,则细胞膜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电位,结构②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在细胞A与细胞B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3分)某兴趣小组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4-D溶液浓度(mg/L) 0 a b c d e
根的平均长度(cm) 3.5 3.9 4.7 4.5 3.9 3.2
(1)用不同浓度2,4-D溶液处理月季枝条时可采用浸泡法,该方法要求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地方进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2,4-D溶液对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依据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兴趣小组配制了a~e浓度的备用液,准备再次使用a浓度和d浓度的2,4-D溶液时,发现其标签已污损,无法辨认。请你结合表中实验结果,设计实验确定这两组备用液的浓度: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B
7. (1)生产者 太阳能 (2) A D E (3)气体(CO2) (4)能量传递 10%—20% 200
(1)体温调节 升高 抗利尿激素 (2)减少、减少 (3)持续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 受体
(4)增多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几乎)全身的细胞
9. (1)基本不变 衰退 10 (2) J 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没有竞争者等 (3)信息传递 定向
(4) 次生演替
10. (1) 突触小泡 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2)增多 甲状腺激素 (3)负 糖蛋白
(4)由A传递到B
11. (1)较高 防止溶液中的水分挥发,溶液浓度改变 (2)能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3)用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两种溶液,加入等量的清水进行稀释,再用等量的稀释好的溶液配合浸泡法处理月季枝条。若根的平均长度小于3.9cm,则为a浓度;若根的平均长度大于3.9cm,则为d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