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2.3城镇化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情况数据图(图中城镇人口指城镇常住人口),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1953至2020年间( )
A.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变慢
C.乡村人口比重先增后降 D.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2.2010-202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反超乡村的主要原因是( )
A.乡村大量生态移民 B.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C.二孩政策生育率高 D.城市经济飞速发展
3.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城镇实际人口比重,其影响可能有( )
A.城市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 B.乡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城市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 D.乡村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
【答案】1.A 2.D 3.B
【分析】1.从数据信息可推知,我国1953至202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A正确;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加快,B错;1953至202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则乡村人口比重下降,C错;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变慢,D错。故本题选A。
2.2010~202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反超乡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吸引较多乡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务工,D正确;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乡村大量生态移民与实际不符,只有少数地区进行了生态移民;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乡村发展,不会促进人口向城镇迁移;二孩政策生育率高低对城镇化的推进作用不大,故排除ABC三项。本题选D。
3.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城镇实际人口比重,是因为迁往城镇务工的乡村青壮年多,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可能导致城市的环境问题严重,但也可以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AC错;乡村青壮年人口迁往城镇,导致乡村出现劳动力不足,留守老年人比例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正确,D错。故本题选B。
【点睛】城镇化建设积极影响:
(1)城镇化促进了工业化,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了工业化程度。工业化的发展和机械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脱离了农村,为农民安心在城市、城镇工作提供了保障,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
(2)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奠定了基础。城镇化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使剩余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大幅提高,为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3)城镇化为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城镇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城镇人口后,转化人口的就业能够为轻重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4)城镇化提高了农村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城市化、城镇化为农民与时俱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农民在进入城市、城镇后,日益脱离农业生产,大部分进入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荷兰人在围海造陆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的地面会因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不断沉降。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在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有名的荷兰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荷兰人在围海造陆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生活用水过量引起地面下沉 B.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
C.蒸发加剧引起地表流沙移动 D.建筑物超重引起地下岩层沉降
5.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地表水下渗 B.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C.增加绿地面积 D.防止地面光滑
【答案】4.B 5.A
【分析】4.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荷兰地面沉降是因为排开海水后地面长期接触不到水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而不是生产生活用水过量引起地面下沉,A项错误,B项正确;荷兰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不会因为蒸发加剧引起地表流沙移动,进而导致地面沉降,C项错误;建筑物超重可能引起地下岩层沉降,但该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故选B。
5.由上题可知,荷兰围海造陆后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因此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主要目的促使地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并不是为了减少地面水分蒸发,A项正确,B项错误;缝隙中可生长草类,能增加绿地面积,也可防止地面光滑,但这些都不是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的主要目的,CD两项错误。故选A。
【点睛】地面沉降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地应力变化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7.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 B.M、N、P C.P、M、N D.N、M、P
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答案】6.C 7.A 8.D
【分析】6.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速度都一直处于正值状态,势必使城市化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所以图示的时间范围内,在N时段时该地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状态;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水平最低;在P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在提高;在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有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加拉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城市化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处于M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处于城市化迅速提高阶段,处于P阶段;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但现在发展速度慢,处于N阶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都是处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地区差异(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2)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化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出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福州市不同时期(a)、不同类型(b)的水体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1989 2014年,福州市( )
A.水体面积先缩减,后增加 B.水体面积持续缩减
C.湖泊面积减少最多 D.坑塘面积不断增加
10.推测形成2006 2014年水体面积年均缩减率特点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水体泥沙淤积增多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工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答案】9.B 10.C
【分析】9.由图表a可知,1989-2014年水体缩减面积一直处于300hm 以上,年均缩减率一直大于0,说明水体面积一直在减小,B正确;A错;图表b可知,河流面积减少最多,湖泊面积先减小后增加,C错;坑塘面积先增加后减小,D错。故本题选B。
10.由图表a可知,2006-2014年水体面积年均缩减率大幅提升,说明水体面积大幅减小。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和水体泥沙淤积增多等自然原因导致水体面积减小的速度较慢,据此可排除AB两项;城市工业生产用水增加对水体面积减小的直接影响较小,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直接占用湖泊河流等水体,导致水体面积大幅减小,年均缩减率大幅提升,D错,C正确。所以本题选C。
【点睛】城市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调节城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缓解热岛效应,促进地下水补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蓄城市径流,减少城市内涝等。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四川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建设主要沿金沙江两侧布局。下图为攀枝花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展强度与GDP、工业增加值的关系示意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用于比较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的快慢,数值越大,表示扩展越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信息显示( )
A.1986~1994年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多样 B.1994~2000年工业用地面积逐渐减小
C.2000~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D.2006~2010年工业用地增大幅度最大
12.攀枝花市兴起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河谷地势低平
13.2010~2016年,攀枝花市( )
A.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 B.第三产业成为主导
C.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中 D.工业用地快速扩张
【答案】11.C 12.B 13.A
【分析】11.结合材料可知:1986~1994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下降,说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缓慢,城市用地结构变化无法判断,A错; 1994~2000年工业用地扩展强度指数虽下降但值大于零,说明工业用地面积缓慢增加,B错;相比2000年之前,2000~2006年GDP的增长幅度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低,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C对;2006~2010年工业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增长幅度较1986~1994年小,说明1986~1994年工业用地增大幅度最大,D错。故选C。
12.四川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钢铁工业城市,其兴起最有利的条件是自身有丰富的铁矿资源,B对,ACD错。故选B。
13.结合材料可知,2010~2016年,工业用地扩展强度指数明显下降,说明工业用地增幅减慢,D错;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大,说明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B错;GDP大幅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降低,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展强度指数下降,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A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随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趋向分散,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更加合理,C错。故选A。
【点睛】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长沙市位于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近年来由于城市建城区扩张迅速等原因,热岛效应严重。图示为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说明( )
A.2000~2009年,长沙东北部高速开发 B.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显著升高
C.2009~2016年,长沙经开区发展迅速 D.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
15.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长沙市热岛预警能力,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RS)②地理信息系统(GIS)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4.C 15.A
【分析】14.2000~2009年热岛质心向西南转移,可推测西南方向高速开发,A错误;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提高会减轻热岛效应,而长沙热岛效应严重,B错误;2009~2016年热岛质心先向西南移动,再向东北移动,2016年逐渐移动到经开区、开福区边界,经开区发展变化明显,说明经开区发展迅速,C正确,质心位置在变化,不能表明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D错误。故选C。
15.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影像信息,①正确:GIS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城市规划等,同时具有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②正确;GNSS主要用于提供空间定位信息;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主要用于大范围场景,因此③④不适用。故选A。
【点睛】城市的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活动的强弱。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欧洲的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三: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答案】(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城市地域(或城市面积)
(2)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工业化
(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提高;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
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
(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分析】本题以城市化的发展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以是城市地域的扩展。
(2)城市化过程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数目增多,甚至出现城市群的现象。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村产生剩余劳动力,城市工业化及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促使了城市化。
(3)从图中可看出,英国及美国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使得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增加,造成公共卫生设施缺乏;人口的增加,工业产业活动的集聚,使得排放的废弃物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使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提高,人口增多且大量集中,会导致一些疾病蔓延;人口增多,使得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多,容易资源短缺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以及控制规模,会产生城市问题,所以我国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使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4)
从材料三中的图可看出,1980年以来,于英国及美国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根据材料信息,“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说明存在城市发展不合理的问题。我国自1980年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但因为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会出现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使绿地面积缩小,用地紧张,耕地减少;人口的增加,工业产业活动的集聚,使得排放的废弃物增多,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不安定等问题。
【点睛】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般用____。
(2)从图上可看出,该城市早期形成于____处,后期的发展得益于____。
(3)左图与右图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并且建立了____。
(4)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化问题有____、____等。
(5)目前,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城市出现了____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____,____。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交汇(汇合) 沿海地区(河流入海口或下游)
(3) 扩大(增大) 卫星城
(4) 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言之有理即可)
(5) 逆城市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的概念及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1)由所学知识可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
(2)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中心城区位于两河交汇处,因此形成于两河交汇处,后期城市新区向海洋范围扩张,因此后期的发展得益于沿海地区的发展。
(3)
左图与右图相比,右图中城市中心区面积扩大,而且在城市东侧又新建了城市新区,周边还出现了多个卫星城,表明城市用地规模明显扩大,并且建立了卫星城。
(4)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增加,产业的集聚,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用地紧张,可能影响城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还可能出现城市就业困难,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等城市问题。
(5)目前,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城市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用地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之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而出现了人口由城区移向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即逆城市化现象。
【点睛】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北京市的空间结构朝着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方向发展。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18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1)结合资料及生活经验,列举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商业区____,说出影响其布局的原因是____。
(2)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影响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
(3)西北部建设生态涵养区____。
A.优势是地形以山区为主,属于宜林地区B.保护北京水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C.减轻冬季风给北京城区带来的风沙危害D.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2006年开始,北京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的“五+三”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一设计、建设配套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以村庄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户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基本解决了北京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4)简述北京市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的意义。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的家中睡觉,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燕郊因此成为北京的“卧城”。
(5)试分析燕郊成为北京“卧城”的原因。
【答案】(1) 王府井(西单)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社会因素(宗教、文化)
(3)ABC
(4)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空间更加宜居);改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环保
(5)从地理位置上,紧邻北京,距离较近;与北京通达度高、交通便利;三河房价较低、生活成本低;政策上京津冀一体化给予很多优惠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分布与特点、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列举即可,如北京中心城区的王府井为典型的商业区,该地形成商业区的条件是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市场广阔。
(2)注意该地是因回族聚居而闻名,因此影响该地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或宗教文化因素)。
(3)北京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该区域地形以山区为主,属于宜林地区,也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其生态涵养区起到了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该区域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北方向,能够有效减轻冬季西北风对北京城区所带来的风沙危害,ABC正确。该区域对解决全球问变暖问题影响微乎其微,D错。故选ABC。
(4)“五+三”主要是解决北京郊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其意义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此项工程完善了北京郊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使该区域的宜居性增强。同时,路面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绿色环保健康发展,生态意义显著。
(5)“卧城”即是在北京市区通勤上班的人员在该地区居住,其形成与地理位置、地租、政策等关系较大。在地理位置上,燕郊地区距离北京较近,且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该地区与北京市区的通勤更为便利。相对于北京市区而言,燕郊地区地租低,房价较低,生活成本更低。同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政策上的优惠也促使了燕郊的发展,使得燕郊成为北京的“卧城”成为可能。
【点睛】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
(1)阅读材料,从1985年到2008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2)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____,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____。
(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等。
【答案】(1)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等。
(2)河湖众多,水源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度;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建设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错时上下班等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区分布及原因、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1)1985至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等。
(2)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水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长三角地区是平原地区,地形低平、气候暖湿、河流水源充足及交通便利,利于生产、人口密度大,所以聚落增大成为众多的城市。
(3)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快,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率,减少拥堵现象;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减少路上车辆数量,有利于减少拥堵;错峰上下班,错开出行时间,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下表为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级行政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
人均GDP(美元) 7330 6410 5340 3630 2830 2100 2020 3710 1890 2590
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多分布在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 加速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 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3)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率由1997年的30.5%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44.9%,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等)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的基础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对外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
(3)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排名却在第9位。原因是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业为主,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水平较落后,近年来资源开发,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人均GDP居全国第14位。但由于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山地高大崎岖,盆地内部又沙漠广布,自然条件差,人口和城市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相对较优越的绿洲地区和资源开发地区形成矿业城市,因此人口分布更趋于集中在城市,所以城市化率较高。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2.3城镇化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情况数据图(图中城镇人口指城镇常住人口),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1953至2020年间( )
A.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变慢
C.乡村人口比重先增后降 D.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2.2010-202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反超乡村的主要原因是( )
A.乡村大量生态移民 B.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C.二孩政策生育率高 D.城市经济飞速发展
3.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城镇实际人口比重,其影响可能有( )
A.城市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 B.乡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城市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 D.乡村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荷兰人在围海造陆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的地面会因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不断沉降。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在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有名的荷兰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荷兰人在围海造陆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生活用水过量引起地面下沉 B.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
C.蒸发加剧引起地表流沙移动 D.建筑物超重引起地下岩层沉降
5.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地表水下渗 B.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C.增加绿地面积 D.防止地面光滑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7.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 B.M、N、P C.P、M、N D.N、M、P
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福州市不同时期(a)、不同类型(b)的水体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1989 2014年,福州市( )
A.水体面积先缩减,后增加 B.水体面积持续缩减
C.湖泊面积减少最多 D.坑塘面积不断增加
10.推测形成2006 2014年水体面积年均缩减率特点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水体泥沙淤积增多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工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四川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建设主要沿金沙江两侧布局。下图为攀枝花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展强度与GDP、工业增加值的关系示意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用于比较不同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的快慢,数值越大,表示扩展越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信息显示( )
A.1986~1994年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多样 B.1994~2000年工业用地面积逐渐减小
C.2000~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D.2006~2010年工业用地增大幅度最大
12.攀枝花市兴起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河谷地势低平
13.2010~2016年,攀枝花市( )
A.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 B.第三产业成为主导
C.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中 D.工业用地快速扩张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长沙市位于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近年来由于城市建城区扩张迅速等原因,热岛效应严重。图示为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说明( )
A.2000~2009年,长沙东北部高速开发 B.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显著升高
C.2009~2016年,长沙经开区发展迅速 D.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
15.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长沙市热岛预警能力,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RS)②地理信息系统(GIS)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三: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般用____。
(2)从图上可看出,该城市早期形成于____处,后期的发展得益于____。
(3)左图与右图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并且建立了____。
(4)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化问题有____、____等。
(5)目前,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城市出现了____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____,____。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北京市的空间结构朝着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方向发展。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18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1)结合资料及生活经验,列举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商业区____,说出影响其布局的原因是____。
(2)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影响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
(3)西北部建设生态涵养区____。
A.优势是地形以山区为主,属于宜林地区B.保护北京水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C.减轻冬季风给北京城区带来的风沙危害D.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2006年开始,北京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的“五+三”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一设计、建设配套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以村庄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户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基本解决了北京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4)简述北京市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的意义。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的家中睡觉,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燕郊因此成为北京的“卧城”。
(5)试分析燕郊成为北京“卧城”的原因。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
(1)阅读材料,从1985年到2008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哪些?
(2)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____,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____。
(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等。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下表为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级行政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
人均GDP(美元) 7330 6410 5340 3630 2830 2100 2020 3710 1890 2590
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多分布在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