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流域治理,兴建了一批生态恢复工程。读北洛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北洛河流域普降暴雨,则产沙量最大的区域是( )
A.黄土丘陵沟壑区 B.林区 C.高塬沟壑区 D.阶地平原区
2.野外调查发现,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缓坡、阴坡植被生长较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坡度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3.受流域内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当地( )
A.空气湿度减小 B.大气温差减小 C.地表径流加快 D.地下水位下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5.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沟壑洼地 B.封坡育林育草
C.修建大型水库 D.修筑水平梯田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分布特点是( )
A.规模小、数量多 B.技术含量较低 C.规模大,污染重 D.就近集中布局
7.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是( )
A.地下水污染 B.光化学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粉煤灰污染
8.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运输过程中为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实行清洁生产 C.将货物遮挡运输 D.采用高铁运输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本土东北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19世纪中叶之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组合,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铁矿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10.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国家推进的大湾区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已经或将要落成启用,届时将形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大湾区城市群发展,预计使大湾区内各城市( )
A.核心城市一城独大 B.湾区同业竞争加强
C.湾区发展模式趋同 D.城际间分工协作加强
12.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 )
A.行政界线将消失 B.消费差异将加大 C.区域融合将加快 D.交通将更加拥堵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公里,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兴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科技因素
14.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台风的威胁 B.缩短通行距离 C.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 D.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15.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产生的影响有( )
A.珠海城区的重心向桥头方向偏移 B.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C.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 D.大桥建设对珠江航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治理我国东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所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苹+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下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坡地改梯田必然会影响局部地区水循环,造成部分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变化。在下图中绘出"坡改梯"后这部分水循环环节(用实线箭头表示水量增加,虚线箭头表示水量减少),并标注环节名称。
(2)分别说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的生态作用。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材料一: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材料二: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1)结合材料一,说出东北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简析产业结构调整后产生的效益。
19.(2018·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底特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是1900—2010年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试分析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底特律市出现工业衰退和城市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试分析底特律市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
20.(2018·广西钦州·高二课时练习)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③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了流域治理,兴建了一批生态恢复工程。读北洛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北洛河流域普降暴雨,则产沙量最大的区域是( )
A.黄土丘陵沟壑区 B.林区 C.高塬沟壑区 D.阶地平原区
2.野外调查发现,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缓坡、阴坡植被生长较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坡度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3.受流域内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当地( )
A.空气湿度减小 B.大气温差减小 C.地表径流加快 D.地下水位下降
【答案】1.A 2.D 3.B
【分析】1.与其他区域相比,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表土质地松软易崩塌;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因此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最严重,产沙量最大。A正确。林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产沙量不大,B错误。高塬沟壑区、阶地平原区地形较平坦,水土流失较轻,产沙量较小,CD错误。故选A。
2.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水分条件对植被的生长及分布影响很大;缓坡及阴坡地段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地表水分蒸发少,土壤中可用的水分较多,有利于植被的生长。D正确。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缓坡、阴坡植被生长较好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不是坡度;阴坡热量、光照条件都不如阳坡优越,ABC错误。故选D。
3.受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下渗增强,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径流趋于平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植被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植被的蒸腾作用会使水汽蒸发量增加,植被枝叶和凋落物会截留部分降水,减缓汇水过程,使地表径流总量减少,加大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5.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沟壑洼地 B.封坡育林育草
C.修建大型水库 D.修筑水平梯田
【答案】4.D 5.B
【分析】4.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植被破坏严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D正确;地势起伏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为自然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不适宜平整沟壑洼地,A错误;保护植被,需要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B正确;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多,该地不适宜修建水库,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坡度较大,不适宜修筑水平梯田,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分布特点是( )
A.规模小、数量多 B.技术含量较低 C.规模大,污染重 D.就近集中布局
7.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是( )
A.地下水污染 B.光化学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粉煤灰污染
8.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运输过程中为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实行清洁生产 C.将货物遮挡运输 D.采用高铁运输
【答案】6.A 7.D 8.C
【分析】6.材料中显示:“山西省逐步关停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说明当时的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A正确、C错误。技术含量低不是分布特点,B错误。图中显示焦化企业多就近靠近附近的煤炭产区,没有集中分布,D错误。故选A。
7.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有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D正确。运输过程不会污染水,A错误。煤炭运输过程不会产生光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C错误。故选D。
8.运输过程的污染主要从交通工具的角度进行改进,为避免散乱煤炭、粉尘污染,可将货物进行相应遮挡,C正确。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生产是生产过程中的措施,A、B错误。高铁不适合运输煤炭,D错误。故选C。
【点睛】焦化厂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整体落后,排放污染重、化工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与集中加工不足,精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种少,质量水平低,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本土东北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19世纪中叶之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组合,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铁矿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10.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9.B 10.B
【分析】9.由图可知,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据此推断19世纪中叶之前匹兹堡以发展煤炭工业为主。故答案选B。
10.匹兹堡衰落的原因可联系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匹兹堡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早,资源面临枯竭,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所以A、C、D错;但匹兹堡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B正确;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掌握鲁尔区发展的区位和治理措施,并运用其分析其他传统工业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国家推进的大湾区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已经或将要落成启用,届时将形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大湾区城市群发展,预计使大湾区内各城市( )
A.核心城市一城独大 B.湾区同业竞争加强
C.湾区发展模式趋同 D.城际间分工协作加强
12.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 )
A.行政界线将消失 B.消费差异将加大 C.区域融合将加快 D.交通将更加拥堵
【答案】11.D 12.C
【分析】11.国家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走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D项正确;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主要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核心城市一城独大、湾区同业竞争加强以及湾区发展模式趋同都不利于大湾区协同发展,ABC错误。故选D。
12.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的政治界限不会消失,A项错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经济贸易交流更为密切,消费差异会减小,B项错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区域融合会大大加快,C项正确;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大湾区内部交通更加便利快捷,D项错误。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区域内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之间的优势,实现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合理分配,使城际间分工协作加强,协同发展,城市群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公里,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兴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科技因素
14.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台风的威胁 B.缩短通行距离 C.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 D.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15.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产生的影响有( )
A.珠海城区的重心向桥头方向偏移 B.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C.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 D.大桥建设对珠江航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答案】13.C 14.D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交通线的建设及综合思维。
13.影响交通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对交通线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线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港珠澳大桥的兴建主要是用于加强两岸地区的经济联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14.港珠澳大桥经过的海域包括重要的水运航道和空运航线,其中伶仃洋航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只穿梭,毗邻周边机场,通航大桥的规模和施建受到很大限制,部分区域无法修建大桥,只能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方便大型轮船通行,D项正确;海底隧道可以减轻台风的影响,但修建相当长的海底隧道需要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并且大桥其他区域位于海上,显然足以适当减轻台风影响,所以减轻台风影响不是其主要原因,A项错误。通航大桥修在海底对通行距离没有太大影响,并且可能有所增加,B项错误。风景体验不是影响其修建的因素,并且并不需要修建很长的一段,C项错误。故选D。
15.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B项错误。港珠澳大桥连接的是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并没有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地区,C项错误。港珠澳大桥修建了大量海底隧道,就是为了减轻对海上航运的影响,D项错误。港珠澳大桥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可能会使珠海城区的重心向桥头方向偏移,A项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治理我国东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所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苹+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下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坡地改梯田必然会影响局部地区水循环,造成部分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变化。在下图中绘出"坡改梯"后这部分水循环环节(用实线箭头表示水量增加,虚线箭头表示水量减少),并标注环节名称。
(2)分别说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的生态作用。
【答案】(1)(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名称标注正确,实线(增加)箭头或虚线(减少)箭头方向正确。)
(2)前埂∶保(挡)水,保(挡)土、(保肥);后沟∶蓄水(水少时)、排水(水多时);梯壁植草∶加固梯壁,使梯田不易崩塌。
【分析】本题以东南丘陵梯田果园模式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坡改梯田后,地表坡度相对变小,地表径流速度减慢,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此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大,地下径流流量变大,土壤水分条件变好。(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名称标注正确,实线(增加)箭头或虚线(减少)箭头方向正确。)如图所示
(2)
由图可知,前埂相对较高,坡面向里侧倾斜坡,使坡面径流流向后沟,可以起到保(挡)水,保(挡)土、(保肥)的作用。在向内侧倾斜的梯面的后侧修了一个后沟,可以使坡面的水向内侧流到沟内,在降水少时,可以蓄水、在降水大的时候又能起到排水的作用;在梯壁上植草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加固梯壁,使梯田不易崩塌。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条件: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答2点即可)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分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是随海陆变迁,地壳运动造岩石风化等;干盐湖盐湖资源丰富,深居内陆,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详解】(1)金属矿产属于内生矿产,煤、石油等属于外生矿产,因此应分别从地壳运动——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盐类等角度去分析。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干盐湖盐湖资源丰富,植被稀少,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蒸发旺盛,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体从三个角度分析如下,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地表裸露,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等。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材料一: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材料二: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1)结合材料一,说出东北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简析产业结构调整后产生的效益。
【答案】(1)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二产业依然保持优势。
(2)(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因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表植被破坏,有利于植被保护,恢复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材料信息,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自1978-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从20%降低到12.8%,第二产业比重从64.3%下降到49.6%,第三产业比重从15.7%上升至37.6%,但到2005年,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占据49.6%,占主要优势。
(2)本题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该城市增加了非煤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煤产业中发展了机械、电力、化学工业等,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其次,通过发展煤产业和非煤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取得了很好地社会效益;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产业链的延长,减少了因煤炭开采过程中导致的地表植被破坏问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取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
【点睛】
19.(2018·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底特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是1900—2010年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试分析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底特律市出现工业衰退和城市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试分析底特律市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
【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运和广阔的市场条件使五大湖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业化的发展又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带动该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该地区工业化的发展。
(2)石油危机和日本、德国等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底特律市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从而导致工业迅速衰退;工业衰退后,房地产市场崩溃,部分产业和人口外迁,导致了城市的衰落。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吸引力。
【分析】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详解】(1)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主要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进行分析。
(2)工业衰退的原因主要从石油危机、国外汽车工业的冲击、产业结构单一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方面分析,城市衰落的原因主要从工业衰退导致的城市人口减少、产业转移以及房地产市场崩溃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底特律市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以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
【点睛】
20.(2018·广西钦州·高二课时练习)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③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大量耕地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的问题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资料①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说明其针对的是“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问题;资料②中的数据主要针对水污染治理,说明其针对的是“环境污染”这一问题;资料③中的交通线路建设规划,针对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
(2)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并且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