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煤炭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对外运输通道不畅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人地关系紧张
2.山西的煤炭外运也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下列属于缓解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以公路运输为主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伊犁河是一条跨国界河流,其科学开发利用对中哈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国间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伊犁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用途是( )
A.航运 B.农业灌溉 C.发电 D.工业用水
4.中哈两国在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适宜举措是( )
A.我国将工厂布局在边境附近 B.上、中、下游依次满足引水需要
C.加强合作,共研共享环保节水等技术 D.各自形成独立自主的河流管理机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分别是( )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6.丁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海拔高,光照强④水热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1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2示意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8.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 )
A.高盐水生的环境 B.四季分明的环境 C.土壤贫瘠的环境 D.风浪侵袭的环境
9.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②净化空气,吸烟滞尘③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④为海洋生物提供生活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石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单位:km2)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贵州石漠化面积最大,主要是由于( )
A.人口密度大 B.农业水平高 C.年降水量大 D.喀斯特地貌广
11.下列治理石漠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石漠化地区农作物的熟制 B.控制石漠化地区大城市的规模
C.改进石漠化地区农业生产方式 D.石漠化地区变农业为工业生产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鬼城指数前50名的新城、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地理学上鬼城的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13.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镇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
15.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夷山,以茶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武夷山附近的崇安一带一直是著名的茶区,由于过去地形崎岖,气候多雨,交通不便,各种物品只能人挑,各种挑夫也被称为“崇安担”。(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近些年来,武夷山地区的茶叶远销海内外,网红直播带货更是让销量成倍增长,大家也真正认识了该地区,武夷山也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1)推测促使“崇安担”在很长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
(2)简析武夷山可以发展的产业。
(3)简析武夷山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一些原则,例如选择坐北朝南方向、房址选于河流凸岸等。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农业生产、居住安全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河流凸岸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大都坐北朝南修建的地理原因。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材料一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甲坡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乙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材料二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771.2m,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将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材料三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1)说明夏季的气温变化率甲坡小于乙坡的原因。
(2)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赛里木湖水草丰美,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称。湖面平静,湖水迅速结冰将湖底上升气泡锁定在冰中形成冰泡。下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2021年1月某游客拍摄的雪后赛里木湖冰泡景观。
(1)赛里木湖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区,其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
(2)简析赛里木湖成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原因。
(3)说明赛里木湖冰泡的形成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产上的国家,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阻。目前中澳两国进行创新战略对接,为当地铁矿石矿山提供出口服务,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在北部地区租赁或收购大片农田、牧场,用以种植甘蔗和养牛,产品销往中国,以满足中国对高品质农牧产品的需求。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矿产及工业分布。
(1)说出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投资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阻,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阻力来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煤炭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对外运输通道不畅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人地关系紧张
2.山西的煤炭外运也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下列属于缓解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以公路运输为主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C 2.A
【分析】1.煤炭开采、发电等耗水量大,而晋中、晋北缺水严重,水资源紧张,故C项正确。对外运输通道不畅不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其可以通过改输出煤为输出电的方式进行改善,A项错误。环境污染严重及人地关系紧张是山西在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不是能源基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B、D项错误。故选C。
2.煤炭输出以铁路为主,为缓解交通压力,应该加强铁路运输建设,辅以公路建设;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可以缓解铁路等交通运输压力;大力发展炼焦业,焦炭等产品仍然需要输出,对缓解交通压力影响不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水资源短缺。
伊犁河是一条跨国界河流,其科学开发利用对中哈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国间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伊犁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用途是( )
A.航运 B.农业灌溉 C.发电 D.工业用水
4.中哈两国在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适宜举措是( )
A.我国将工厂布局在边境附近 B.上、中、下游依次满足引水需要
C.加强合作,共研共享环保节水等技术 D.各自形成独立自主的河流管理机构
【答案】3.B 4.C
【分析】3.伊犁河水量较小,不适合发展航运,A错误;伊犁河流域深居内陆,气候比较干旱,沿岸农业发展需要引水灌溉,所以伊犁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B正确;伊犁河水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适合发电,C错误;伊犁河沿岸工业不发达,D错误。故选B。
4.边境附近距离城市较远,不适合布局工厂,A错误;伊犁河水量较小,无法上、中、下游依次满足引水需要,B错误;应该加强合作,共研共享环保节水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C正确;应该相互合作,不能各自形成独立自主的河流管理机构,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确定伊犁河所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分别是( )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6.丁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海拔高,光照强④水热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5.B 6.A
【分析】5.甲地区表示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草原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乙地区表示小兴安岭地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丙地区表示松嫩平原,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B项正确。故选B。
6.丁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适合的农业类型,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适合发展小麦、玉米、大豆等耐寒作物。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1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2示意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8.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 )
A.高盐水生的环境 B.四季分明的环境 C.土壤贫瘠的环境 D.风浪侵袭的环境
9.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②净化空气,吸烟滞尘③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④为海洋生物提供生活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7.B 8.D 9.C
【分析】7.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属常绿阔叶林,B项正确,C项错误;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A项错误;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D项错误。故选B。
8.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风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D项正确;红树植物的细胞,可以把高盐度的海水过滤成淡水,然后通过新陈代谢,把盐分从体内排出去,从而适应高盐水生环境,与发达的根系关系不大,A项错误;与四季分明和土壤贫瘠的环境关系不大,BC项错误。故选D。
9.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红树林区内发达的潮沟也会吸引动物来此觅食栖息繁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③④正确;红树林生长地为浅海滩涂地带,虽然可以减小风速,但水域浅难以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①错误,红树林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热带海岸工业并不发达,红树林地区城市分布也较少,所以红树林对吸烟滞尘的作用不大,②错误,C项正确。故选C。
【点睛】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
石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单位:km2)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贵州石漠化面积最大,主要是由于( )
A.人口密度大 B.农业水平高 C.年降水量大 D.喀斯特地貌广
11.下列治理石漠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石漠化地区农作物的熟制 B.控制石漠化地区大城市的规模
C.改进石漠化地区农业生产方式 D.石漠化地区变农业为工业生产
【答案】10.D 11.C
【解析】10.图中省(区、市)石漠化地区中,贵州人口密度并不算大,A错误;贵州农业发展水平不如广东、湖南、湖北,B错误;年降水量不是最大,C错误;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地势起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石漠化面积最广,D正确。故选D。
11.石漠化主要是人类过度农垦、樵采等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导致的,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石漠化问题,C正确;农作物熟制由热量等气候条件决定,人类难以大规模改变,A错误;石漠化主要是由农业活动导致的,与大城市发展关系小,B错误;将石漠化地区农业生产转变为工业生产不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D错误。故选C。
【点睛】石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岩石性质、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鬼城指数前50名的新城、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地理学上鬼城的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13.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镇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答案】12.C 13.C
【分析】12.材料中提到“鬼城的概念是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说明鬼城主要的主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旦资源开发完,城市经济萎缩,ABD是鬼城的形成原因。城市萎缩,城市环境污染也就减少;综上述,选择不是鬼城的形成原因,故选C。
13.鬼城指数为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因此指数变低,可能是城区人口变少,也可能是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建成区在扩大,说明城市化进程快,不能代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虚假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化水平超出同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主要标志),B错误。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成区面积扩大,C正确。城市人口规模应减小,D错误。故选C。
【点睛】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因为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形成。
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
15.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答案】14.A 15.C
【解析】14.从材料看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原玉门地址也靠近铁路干线,故铁路干线不是其迁址的主要原因;位于绿洲边缘是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但根据材料,玉门老城最初选址时是靠近资源丰富区,而绿洲不是其选址的主要因素,故其迁址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是绿洲。故选A。
15.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用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中国风力发电的技术水平较高,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B、D错。故选C。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夷山,以茶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武夷山附近的崇安一带一直是著名的茶区,由于过去地形崎岖,气候多雨,交通不便,各种物品只能人挑,各种挑夫也被称为“崇安担”。(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近些年来,武夷山地区的茶叶远销海内外,网红直播带货更是让销量成倍增长,大家也真正认识了该地区,武夷山也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1)推测促使“崇安担”在很长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
(2)简析武夷山可以发展的产业。
(3)简析武夷山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1)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多雨,人力挑担保障茶叶品质;劳动力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低。
(2)茶叶产业如茶饮料、茶点;建设茶叶园发展旅游业和采摘业;发展造纸业,矿泉水、啤酒产业;建设茶文化体验基地,发展研学产业。
(3)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过度发展,人口增多,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农业发展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分析】本大题以崇安担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节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1)依据材料可知,武夷山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多雨,交通不便,各种物品只能人挑”,其它运输方式不适宜当地运输;多雨天气,人力挑担利于保证茶叶的品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运输成本低。使“崇安担”在很长时间起到重要作用。
(2)由材料可知,武夷山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茶质优良而闻名遐迩”,作为我国茶叶盛产区域深受关注,因此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围绕茶叶完善产业链,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保障茶产品品质,多方面进行产业发展,例如茶叶深化加工,制成茶饮料和茶点等;建设茶叶园发展旅游业和采摘业,吸引游客;依据当地水质优良的条件发展造纸业,啤酒、矿泉水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动文旅产业,建设茶文化体验基地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发展研学产业等。
(3)旅游业,造纸业等产业的过度发展会破坏植被,污染环境;茶叶种植等农业的发展,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一些原则,例如选择坐北朝南方向、房址选于河流凸岸等。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农业生产、居住安全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河流凸岸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大都坐北朝南修建的地理原因。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答案】(1)农业生产: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形成土壤。居住安全:凸岸流水以堆积为主,减少流水的侵蚀。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光照条件好,利于采光;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聚落的区位选址为材料,涉及聚落区位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河流凸岸流速较慢,取水方便,利于泥沙沉积,形成土壤,利于农业生产;凸岸天然水面环绕,水患少,利于军事防御,居住安全;凸岸流水侵蚀作用弱,不易发生塌陷等灾害,居住安全。
(2)从气候角度应从采光、取暖、避寒等方面分析;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坐北朝南建筑便于采光;冬季盛行偏北风,坐北朝南修建利于避风,减少冬季风的影响,利于避寒。
(3)凹岸流水速度快,侵蚀作用强,建设房屋容易出现塌陷;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域较深,利于港口的建设,所以一些港口城市在凹岸布局。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材料一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甲坡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5℃、乙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材料二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771.2m,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将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材料三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1)说明夏季的气温变化率甲坡小于乙坡的原因。
(2)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
【答案】(1)①夏季,甲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②甲坡是阳坡,光热资源充足,植被茂密,覆盖度高,气温变化率小。
(2)①防寒:准备足够的保暖衣服,应对高山上的低温;②防滑:备好防滑鞋,应对低温结冰时路滑难行;③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沿线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天气、地质地貌信息等;④规划:提前规划好考察内容、路线、考察点、宿营地点、交通方式等;⑤准备好考察必需的工具,有照相、定位导航、识别植物等APP的智能手机,防止迷路、方便联系,保证人身安全;⑥准备好记录用的笔、记录本等文具,以便随时记录,为返回后整理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坡面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天然湿地等。
【解析】气温变化率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率成负相关。所以应该从太阳辐射、降水、植被覆盖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坡气温变化的差异。为保障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应结合秦岭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修复。
【详解】(1)甲坡为南坡,乙坡是北坡,根据材料“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率成负相关。”即太阳辐射越强,气温变化率越小;降水越多,气温变化率越小;植被覆盖率越高,气温变化率越小,夏季,甲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气温的变化率小;甲坡为阳坡,光热资源充足,热量条件好,并且植被茂密,覆盖度高,气温变化率小。
(2)旅游活动的设计,可从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和资料,设计旅游线路(用时、花费、宿营地点、交通方式、获取旅游信息量、满意程度)、出发前相关物品的准备(必要的衣物、鞋子、药品、相机)等方面作答。设计旅游线路: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旅游线路的规划;提前了解目的地以及沿线的天气状况,做好相关准备;提前了解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地质地貌信息等等。相关物品准备:①衣物,提前准备好御寒的衣物;②药品,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疾病的药品;③应急通信设备,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通讯设备;④考查必备工具,笔记本,相机,GPS终端等,以便于顺利的考察记录。
(3)秦岭的生态环境修复包括植被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水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秦岭绿道规划及建设、其他生态修复工作等八项主要任务。可从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方面来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坡面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污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污水净化以后再排放,提高水质;采用各种措施保护天然湿地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赛里木湖水草丰美,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称。湖面平静,湖水迅速结冰将湖底上升气泡锁定在冰中形成冰泡。下左图为某区域略图,右图为2021年1月某游客拍摄的雪后赛里木湖冰泡景观。
(1)赛里木湖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区,其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
(2)简析赛里木湖成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原因。
(3)说明赛里木湖冰泡的形成原因。
【答案】(1)西北干早半干早、大气降水、冰川融水
(2)西风将大西洋水汽带至賽里木湖,因距大西洋远,且途中受地形阻挡,大西洋水汽难以再往东。
(3)地势高,气温低;地形阻挡,风速小,湖水流动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区域内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侧重考察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我国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赛里木湖位于我国新疆,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其水源主要来自春夏季天山冰雪融水和微弱的西风气流带来的大气降水。
(2)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北部,从纬度位置看,地处西风带,盛行西风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带至赛里木湖,由于赛里木湖深居内陆,距大西洋较远,且亚洲中部地势高,高原山地广布,受地形阻挡,大西洋水汽难以再往东。
(3)据题意,赛里木湖冰泡是由于湖底上升气泡迅速被锁定在冰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低及变化迅速,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受冬季风影响,气温骤变;湖底生物资源丰富,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沼气上升;风速小,水体流动慢,气泡消散慢。
【点睛】分析冰泡成因主要从气泡来源及气温等角度分析。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产上的国家,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阻。目前中澳两国进行创新战略对接,为当地铁矿石矿山提供出口服务,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在北部地区租赁或收购大片农田、牧场,用以种植甘蔗和养牛,产品销往中国,以满足中国对高品质农牧产品的需求。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矿产及工业分布。
(1)说出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投资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阻,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阻力来源。
【答案】(1)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有众多优良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工农业生产发达。
(2)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甘蔗种植;草场资源丰富,利于牧业发展;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农牧业规模经营;国家政策支持。
(3)产业结构单一,部分矿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才缺乏,创新不足,产业转型困难等。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区域人口城市、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经济发展的限制条件,根据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结合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条件即可解答。
(1)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的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自然条件来看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较好,且为沿海平原地形;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较早,海陆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2)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租赁或收购大片农田、牧场,用以种植甘蔗和养牛,说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自然和人文条件优越,适合大规模种植甘蔗和养牛。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喜温、喜光、喜水的甘蔗种植;草原广阔,牧草丰富,利于牧业发展;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该地区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土地租金较低,有利于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发展,并且中澳两国进行创新战略对接,得到两国政府的政策大力扶持。
(3)结合材料可知澳大利亚今年经济发展受阻,主要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的。所以可以得出澳大利亚经济受阻主要来自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过去长期依赖农矿产出口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的。受长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澳大利亚创新不足,经济活力不够,人才缺乏,产业转型困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