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5: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京市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影响甲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行政因素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 )
A.沿河流分布 B.沿公路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邻矿产资源分布
4.(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有关气候对城市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C.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城市多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6.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反映我国某平原城市某工作日10:00时和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可能为
A.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B.经济活动最繁忙
C.主要位于城市外缘 D.主要是隔离带
8.从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最可能属于
A.楔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扇形模式 D.条带式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行政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10.此类功能区
①分布呈点状或条状 ②靠近城市外围 ③多位于市中心 ④面积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 m而设计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12.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1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
D.城市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位置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15.近十年该城( )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图表示某城市部分功能区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宜建商业区的是________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图中a、b、c、d四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A.基础设施 B.地租支付能力 C.土地价格 D.土地利用效率
(4)现拟在图中b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A为_______区,图中B为_______区,图中C为_______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3)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的原因。
(2)若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合理,则A功能区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开发商拟在①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4)若在②处建设大型物流园,分析其突出优势。
19.(2018·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凸显,其中心城区已经不堪重负。2016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副中心,北京着力将通州副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下图为北京市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
(2)说明利于北京城市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
(3)说明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将要起到的作用。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地,其布局符合__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3)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1城乡空间结构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京市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影响甲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行政因素
【答案】1.D 2.B
【分析】以“南京市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的分布特点。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高级住宅区往往选择地势高、环境好、上风向、近文化区或风景区等区位,④附近植被茂密,环境优美,D项正确。②附近分布有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B项错误。①③临近铁路,存在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AC错误。所以选D。
2.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甲功能区面积小,位于市中心道路交叉口,为商业区,影响商业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项正确。
【点睛】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 )
A.沿河流分布 B.沿公路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邻矿产资源分布
【答案】B
【详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图中的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B正确。图上没有显示沿河流、等高线和矿产资源分布。ACD错误。故选B。
4.(2018·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有关气候对城市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C.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城市多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A、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不仅与气温有关,而且与降水有关。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又要求气温适中,A错误;B、就东西半球大城市的分布而言,东半球多于西半球。就南北半球城市的分布而言,北半球远多于南半球。就高、中、低纬度而言,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尤以中纬度最突出,B错误;C、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但并非完全没有城市分布。在-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气候高寒地区,也有大城市分布。如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乌鲁木齐、包头均位于半干旱地区;兰州位于干旱地区;高寒地区的拉萨市等。世界上也有少数干旱地区发育着大城市,如沙特首都利雅德、秘鲁首都利马等,C错误;D、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近海的边缘地带,D正确。故选D。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6.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答案】5.C 6.C
【解析】5.一般来说,由于受支付地租能力的影响,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地带,以获得更多的消费人群;其外侧为住宅区,便于上下班和购物,所占土地面积最大;再向外为工业区,地租低,多沿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方便的地方。据图分析,甲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应是商业区;乙在商业区外围,占地面积大,是住宅区;丙位于城市外缘,沿交通线分布,是工业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①处环境优美,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但地价较高,A错误;②处交通便利,但位于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上风向,不适宜规划建设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化工厂,B错误;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位于工业区和居民区、商业区之间,可以减少污染,C正确;④处位于河流下游,水质较差,不适宜规化建设食品加工厂,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反映我国某平原城市某工作日10:00时和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可能为
A.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B.经济活动最繁忙
C.主要位于城市外缘 D.主要是隔离带
8.从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最可能属于
A.楔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扇形模式 D.条带式
【答案】7.A 8.B
【解析】7.甲地带10:00人口稀疏,0:00人口密集,由此可知该地区为住宅区,为城市最广泛的一种用地模式,A项正确。商业区经济活动最为频繁,且白天人口密集,晚上人口稀疏,B项错误。由图可知甲区域靠近市中心,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边缘,C项错误。隔离带不会出现人口密度的变化,D错误。
8.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基本呈现环状分布,所以为同心圆模式,B项正确。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行政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10.此类功能区
①分布呈点状或条状 ②靠近城市外围 ③多位于市中心 ④面积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9.D 10.B
【解析】9.读图可知,该功能区人口数量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白天8:00—16:00人口数量较多;晚上19:00—23:00人口数量较多,可能是前半夜夜市所致, 其它时间段人口很少。该人口数量变化符合商业区特点,D正确。行政区夜晚人口少,而该功能区晚上19:00—23:00人口数量较多,A错误;工业区生产轮班换岗,人口数量一般变化不大,B错误;住宅区白天人口少,C错误。
10.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呈点状或条状,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 m而设计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12.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1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
D.城市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位置
【答案】11.C 12.A 13.B
【解析】11.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特点进行判断,功能区①位于城市中心,应该是商业区;功能区②分布于商业区外围,且面积大,应该是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城市边缘,应该是工业区。C正确。故选C。
12.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城市为欧洲西部沿海城市,西南部临海,位于上风向地带,有公园,因此最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A正确。故选A。
13.随着城市功能增多,规模扩大,各类功能用地日趋分化,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功能区,A错误。在各功能区中,住宅区的面积比例是最大的,C错误。城市中心区往往形成商业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区,D错误。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B正确。故选B。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15.近十年该城( )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4.A 15.D
【解析】14.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A、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
D、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图表示某城市部分功能区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宜建商业区的是________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图中a、b、c、d四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A.基础设施 B.地租支付能力 C.土地价格 D.土地利用效率
(4)现拟在图中b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该地位于市中心,消费者数量多;交通便利通达度高
(2)c 该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少;位于湖泊附近,环境优美;位于城市边缘,污枭较小;有公路通过,利于出行
(3)C
(4)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详解】(1)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a对应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符合商业区的条件。
(2)高级住宅区应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的高地。c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少;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湖泊,污染小,环境优美;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
(3)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租金及价格低,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影响该政策的是土地价格, C项正确。
(4)建立大型批发市场的原则是: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沿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城市的外围边缘,地价较低,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A为_______区,图中B为_______区,图中C为_______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3)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经济 租金的高低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1)A离市中心最近,租金最高,为商业区,最外围租金最低,成本低,适合布局工业区,中间为住宅区。(2)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聚集,而不同经济活动相分类的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3)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交通便捷和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消费人口多,租金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的原因。
(2)若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合理,则A功能区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开发商拟在①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4)若在②处建设大型物流园,分析其突出优势。
【答案】(1)市中心交通便利,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距市中心近,地租较高,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2)工业区 A功能区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3)合理。理由: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水污染小;位于城市的上风向,空气清新。
(4)位于远郊,地租较低;临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详解】(1)因为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距市中心近,地价较高,而商业支付地租能力最强。
(2)A功能区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也位于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因此A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
(3)①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水污染较小水质较好;且位于城市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清新;该地区距文化区不远,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
(4)②处距城较远,土地面积广阔,地价较低;且临近铁路和公路的交汇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较为适合建设大型物流园。
19.(2018·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凸显,其中心城区已经不堪重负。2016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副中心,北京着力将通州副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下图为北京市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
(2)说明利于北京城市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
(3)说明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将要起到的作用。
【答案】(1)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平原)北部;太行山与燕山交会处,西、北环山。
(2)位于山前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发源于西、北部山地的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功能;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耕;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阻挡冬季北方的干冷空气;来自于东南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抬升易形成降水。
(3)分散北京中心城区的居住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北京整体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详解】(1)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该图没有给出具体的经纬度,因此结合图示应主要描述北京的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据图可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平原)北部;太行山与燕山交会处,西、北环山。
(2)北京选址在此,主要从其所处位置的优越自然条件来分析。从地形、河流、气候、土壤等方面描述即可。位于山前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发源于西、北部山地的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功能;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耕;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阻挡冬季北方的干冷空气;来自于东南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抬升易形成降水。
(3)结合材料可知北京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把通州区建设为北京市副中心主要是为了分散北京大城市职能,减轻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北京整体空间优化,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等。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地,其布局符合__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3)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
【答案】 B B 交通最优交通便利 地租较低 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分析】本题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其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差异及布局的原因,如地租曲线的变化、高低级住宅区的背向发展,学生可结合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地租高低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B、D位于郊区,地租低,C位于城市,地租高,B对。
(2)本题考查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选择要符合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B地在城郊,地租较低,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3)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选址,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高级住宅区需要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河流上游的地方,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