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大西洋海底电缆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半球海底电缆密度较小的原因有( )
①地震频繁②经济技术水平低③陆地面积小,人口的数量少④山脉阻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图中甲、乙两地区分别对应( )
A.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B.北美洲西部、亚洲
C.非洲、印度 D.东亚、印度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至2019年2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4.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6.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m)、深层(约1000m)海水温度差(约20℃)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水导热率③海洋生物量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②排水口冲击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大吨位海洋运输船要进入我国辽宁省锦州港卸货。下图为锦州港该日的潮汐时刻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潮汐,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晨海水上涨为潮,晚上海水回落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潮汐对河流和海上航运都有重要影响
11.该日,这艘船舶最适合进港的时间是( )
A.6:00 B.11:00 C.17:00 D.21:00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13.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15.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
(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季风、海陆风以及热带气旋等组成的海洋风系,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了丰富的风能资源。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风能区划。
(1)与江苏省相比,说明福建省风能资源空间差异大的原因。
(2)与西北内陆风电相比,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cm。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簇-4℃日数的分布,在气温簇-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cm厚。
(1)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o,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分析渤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
(2)试说出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指出受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
(4)简述渤海海冰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大西洋海底电缆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半球海底电缆密度较小的原因有( )
①地震频繁②经济技术水平低③陆地面积小,人口的数量少④山脉阻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图中甲、乙两地区分别对应( )
A.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B.北美洲西部、亚洲
C.非洲、印度 D.东亚、印度
【答案】1.B 2.A
【解析】1.海底电缆的密度与世界人口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南半球人口相对较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海底电缆的需求量较小,②③正确。地震频繁和山脉阻挡不是南半球海底电缆密度较小的原因,①④错误。所以选B。
2.该图为大西洋海底电缆分布状况图,对照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甲地区约位于40°N、10°W,乙地区约位于30°N、70°W,大致对应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及河流水下,用于电信传输。现代的海底电缆都是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至2019年2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4.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B 4.C
【解析】3.与跨海大桥相比,海底隧道全部位于水下,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小,B正确;海底隧道对海洋航道的影响较小,A错误;海底隧道受海冰灾害的影响较小,C错误;海底隧道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D错误。所以选B。
4.海底隧道连接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对于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和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意义重大,①④正确;不能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运量,②错误;海底隧道不能改善渤海海峡的航运条件,③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在海峡、海湾和河口等处的海底之下建造沟通陆地间交通运输的交通管道技术工程。海底隧道一般分海底表面和海底地层之下两种类型,建筑方法也不相同。海底隧道不妨碍水上船舶航行、不受大风大雾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6.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5.B 6.C 7.B
【分析】5.海上人工岛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种,有时是独立填海而成的小岛,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B正确;没有利用动力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ACD错误。所以选B。
6.由材料分析可知,棕榈岛跨度达15千米,增加海岸线720千米,建有65个港口泊位,由此判断棕榈树型的人工岛设计,扩大了陆地面积,延长了海岸线,增加了港口数量,提高了港口的吞吐量,①③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棕榈树的造型可以降低港口内风浪的速度,减小风浪,④正确;不会增强船员的注意力,可能会分散其注意力,③错误。所以选C。
7.随着人工港的建设,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天然沙滩面积缩小,人工沙滩面积扩大,自然海流运动会被改变,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人工岛的建设给各沿海国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土地空间,可缓解陆上人地矛盾,但也给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海洋污染、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各种不利影响,因此海上空间资源的开发需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之后再进行。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m)、深层(约1000m)海水温度差(约20℃)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水导热率③海洋生物量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②排水口冲击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8.A 9.D
【分析】8.太阳辐射和海水导热率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其原因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响小,主要是表层热量处下传导所致,因此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①②正确;海洋生物量与海水密度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根据材料“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可知,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吸水口卷载,排水口冲击,噪声干扰生物通信,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1)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2)纬度相当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2、垂直分布:(1)总趋势: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 m以下水温差别不大;(2)特殊地区: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象),影响因素是地热作用。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大吨位海洋运输船要进入我国辽宁省锦州港卸货。下图为锦州港该日的潮汐时刻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潮汐,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晨海水上涨为潮,晚上海水回落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潮汐对河流和海上航运都有重要影响
11.该日,这艘船舶最适合进港的时间是( )
A.6:00 B.11:00 C.17:00 D.21:00
【答案】10.D 11.C
【分析】10.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涨和落的称潮,夜间涨和落的称汐,总称“潮汐”,A错误;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无关,B错误;发生在海水的表层,C错误;潮汐引起的海水的涨落,对河口处的水流有很大影响,它与河流水之间产生相互顶托作用;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D正确。故选D。
11.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上表判断,17: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17后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13.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答案】12.C 13.B
【分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涨和落为潮,即白天的高潮时段称为潮,乙为潮;夜晚的涨和落为汐,即夜晚的高潮时段称为汐,丁为汐,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可知,丙时段,是一天中海水潮位低时,而且处于一天中的傍晚时分,适合渔民赶海,在潮间带捡拾海产品,B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能进港,容易搁浅,A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错误;观潮时一般是一天中的大潮时,而不是潮位低时,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15.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答案】14.A 15.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建设“海洋牧场”可以增加海洋生物生产量,是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4.将四个海区ABC三个条件的数值分别相加,取最大值为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计算得到P1的值最大,所以选择A。
15.建设“海洋牧场”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对;对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没关系,ACD错;选择B。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答案】(1)南美洲南端纬度较高,与南极半岛距离较近;巴西暖流南下时,遇到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南极环流向北流时下沉,而巴西暖流则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使大西洋海域磷虾资源丰富。
(2)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资源减少,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和人类活动会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
(3)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磷虾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依材料可知,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有明显的作用。观察南极磷虾活动范围示意图,可知南美洲南端纬度较高,与南极半岛距离较近,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两股流向相反的洋流在这一狭窄水域相遇,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巴西暖流南下时,遇到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南极环流的海水温度低、密度大,向北流时下沉,而巴西暖流海水温度高、密度小,则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表层海水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丰富,为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大西洋海域磷虾资源丰富。
(2)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三方面来谈。南极海域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属于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基石,磷虾资源减少,许多处于上层食物链的大型生物都会遭到饥饿威胁,一旦它的数量锐减,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将会引起大量物种灭绝的可怕灾难,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可能会有燃油泄漏,,人类活动会向海洋排放各种废弃物,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
(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可耕地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它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的生物,磷虾作为食品可以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捕捞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方向演变,资源基础越来越不稳定。捕捞磷虾能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海洋中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极地应是我国未来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拓展的重要空间。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能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
(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1)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滩涂;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
(2)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3)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围海造地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
(4)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低温缺氧。
【解析】本题考查了盐场的形成条件、围填海造地、海底环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盐场的形成需要适宜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读图可知,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有平坦开阔的海滩,便于晒制海盐。
(2)深海与海洋表面相比,具有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盐度高、水体流动慢等特点。
(3)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包括填海造陆和围海造地。填海造地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其重点是填埋;围海造地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其重点是围海。
(4)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的空间更广阔;远离居民区,存储更加安全;海底温度低且变化平稳;低温缺氧;适合存放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暴的危险品,也适合于储备大米、小麦等易霉易腐的食品。
【点睛】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季风、海陆风以及热带气旋等组成的海洋风系,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了丰富的风能资源。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风能区划。
(1)与江苏省相比,说明福建省风能资源空间差异大的原因。
(2)与西北内陆风电相比,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
【答案】(1)与江苏比,福建省东临台湾海峡,海峡南北延伸,与季风风向基本一致(或狭管效应明显),沿海地区风力强劲;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快;山脉走向多与海风垂直,海风难以深入内陆。
(2)海洋风力多样,静风期短,风力发电连续性强;摩擦力小,风速大,年发电量大;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大;不占用陆地空间资源;风电机受风沙侵蚀小,使用寿命长。
【解析】本题考查福建风能的空间差异,风电的对比分析。考查对能源利用知识的考查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台风多,风力资源丰富;东南季风由沿海深入内陆,风力资源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与之垂直的季风,背风面风力相对较小;台湾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加大沿海的风力。
(2)与西北内陆的风电相比,东南沿海的风电具有的优势: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多样,风力连续性强,静风期短,发电相对稳定;海面相对陆地平坦,摩擦力小,风速大;东南地区经济发达,电能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海上发电,不占有陆上空间,节约土地资源;风电机受风沙侵蚀小,使用寿命长。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渤海海冰厚度可达10-40cm。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簇-4℃日数的分布,在气温簇-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cm厚。
(1)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o,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分析渤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
(2)试说出渤海海冰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指出受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
(4)简述渤海海冰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1)渤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海水;海区较封闭,与外部海域海水交换较少,导致渤海海水盐度低。
(2)特点:海冰厚度从沿岸浅海区向深海方向变薄;北部海域海冰厚度大。原因:从沿岸浅海到深海,海水深度越来越大,盐度越来越大,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越来越高;北部海域纬度高,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
(3)对油气勘探和生产、海上航运和海水养殖会造成危害。
(4)环渤海淡水资源缺乏,市场需求量大;渤海海冰资源量大,可再生;渤海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海洋水资源的利用的有关知识。
【详解】(1)盐度跟纬度、陆地径流、洋流、季节融冰等有关。原因:有海河、黄河、辽河等大河的河流淡水注入,稀释海水;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海区较封闭,与外部海域海水交换较少;地处中纬度,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导致渤海海水盐度较低。
(2)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海冰厚度从沿岸浅海区向深海方向变薄。主要是因为从沿岸浅海到深海,海水深度越来越大,盐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因为北部纬度较高,海水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所以北部海域海冰厚度大。
(3)渤海海冰危害严重的主要产业活动,是海冰对油气勘探和生产、海上航运和海水养殖会造成危害。
(4)环渤海淡水资源缺乏,海冰资源开发的市场需求量大。渤海海冰资源量大属于可再生资源。渤海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海冰资源的开发成本高。考点区域海冰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海冰对产业活动的影响,区域海冰资源开发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