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8: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 C.历史 D.地域文化
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 )
A.旅游 B.历史 C.政治 D.经济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交通条件 C.地域文化 D.经济发展
4.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历史 D.环境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完成下面小题。
5.两幅照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6.北京市中心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天安门、故宫等传统建筑,其影响因素为(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造成这两种建筑景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8.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附近区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为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9.(2018·广西·钦州港经开区中学高二课时练习)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火把节 D.蒙古族--芦笙节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篁岭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该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当地居民自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的丰收成果就会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迹的“篁岭晒秋”。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0.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光照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11.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寒衣物 B.防晒物品
C.防雨物品 D.薄衣短衫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下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个题。
12.造成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地域文化 D.经济
13.北京城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央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政策因素 D.社会因素
14.(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关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中国地域文化区中,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为特色的文化区是
A.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B.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C.青藏高原文化区 D.黄土高原文化区
二、综合题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材料二:下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的影响非常广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地区民居的类型
材料二:下图为“巴黎凯旋门一带路网格局”和“北京故宫一带路网格局”图
(1)甲类民居分布在地区_______(填高纬、中纬或低纬),它所反映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______。
(2)乙类民居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
(3)材料二体现了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______和______。
(4)北京市的中心为故宫、人民大会堂等为代表的行政用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因素。古北京以宫殿为中心,体现了______的思想。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一长假李老师带领地理兴趣小组去泰国曼谷、清迈研学旅行。行前小明搜集了下列资料:泰国略图(图1)和曼谷、清迈区位条件差异(下表)。图2为小明拍摄的“曼谷水上市场和传统民居”照片。
“曼谷是泰国首都和最大城市,地跨湄南河两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湄南河的支流缠绕这座城市,弯弯绕绕的河道造就了曼谷独具特色的水上市场。早上的阳光洒满河面,一条条满载货物的木船缓缓划进集市,小贩们或泊在岸边,或缓慢划行在狭窄的水道里。七八点高峰期的时候,阳光清浅地洒在往来的木舟之上,满载游客的机动快船与客船往来交错,形成一幅喧闹的景象。
河道两侧是建于水上的传统民居——尖顶高脚木板楼。这些民居建在水面上,房屋多为木质建造,底层多镂空构造,地板也为木质。木地板下面,将方木柱夯入河底,用以支撑木地板和整个屋面。”
——小明“研学日记”摘录
下表为曼谷、清迈区位条件差异
在国土中的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交通 人口
曼谷 南部 沿海 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不到3米 航空、铁路、河运、海运交通枢纽 约1370万东南亚第二大城市
清迈 北部 内陆 高原河谷、海拔305米 铁路、河运交通枢纽 约170万泰国第二大城市
就小明和同学在研学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说明曼谷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曼谷水上市场形成发展的区位条件。
(3)近年有专家建议将泰国首都由曼谷迁往清迈。请你找出合理的依据为这一建议提供支持。
20.(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和环
境等因素。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且规划合理。
(1)说明化工厂布局的理由。
(2)指出铁路对工业布局和生产的有利影响。
(3)简述保护和开发老街的合理性措施。
21.(2022·江苏·淮安市钦工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填省份),土楼体现了____地域文化特征。
(2)乙地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
(3)丙图景观的名称____,它见证了____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的地域文化。
(4)丁图所示建筑分布在我国____(地形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 C.历史 D.地域文化
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 )
A.旅游 B.历史 C.政治 D.经济
【答案】1.D 2.B
【分析】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伦敦大本钟以及北京故宫建筑群景观都是城市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地域文化,D正确;两地建筑风格的差异与气候、历史、经济发展等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中心地段交通通达度高,本来适宜作为商业区,但是,古代北京中心为皇宫,一直是北京的行政中心,为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B正确;目前故宫不是中心商务区,与经济、政治以及旅游等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交通条件 C.地域文化 D.经济发展
4.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历史 D.环境
【答案】3.C 4.C
【分析】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伦敦大本钟以及北京故宫建筑群景观都是城市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地域文化,C正确;两地建筑风格的差异与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等关系不大。故选C。
4.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中心地段交通通达度高,本来适宜作为商业区,但是,古代,北京中心为皇宫,因而受历史因素影响,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C正确;目前故宫不是中心商务区,与经济、政治以及环境等关系不大。故选C。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图: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完成下面小题。
5.两幅照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6.北京市中心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天安门、故宫等传统建筑,其影响因素为(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5.B 6.A
【解析】5.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两幅图显示的只是建筑风格上的截然不同,并不能反映科技发展、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北京市历史上曾作为我国的古都,目前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城市中心历史上一直是北京的行政中心,受历史因素影响,为继承和保留北京城市原有的特色,现在的北京市中心仍然是天安门、故宫等传统建筑,而不是高楼大厦林立的商业中心。与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造成这两种建筑景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8.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附近区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为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7.B 8.A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7.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差异。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实用价值较低,故受气候、地形和经济影响小。故选B。
8.北京市为我国的古都,且目前为我国的首都,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的市中心为紫禁城、天安门广场,成为我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中心商务区。故选A。
【点睛】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
9.(2018·广西·钦州港经开区中学高二课时练习)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火把节 D.蒙古族--芦笙节
【答案】A
【详解】正确的组合是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A对,B、C、D错。故选A。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篁岭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该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当地居民自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的丰收成果就会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迹的“篁岭晒秋”。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0.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光照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11.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寒衣物 B.防晒物品
C.防雨物品 D.薄衣短衫
【答案】10.B 11.C
【解析】10.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山区,地势崎岖,平地面积小,晾晒作物较为不便,从而使得当地居民用竹匾晾晒作物,B正确,该地位于山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光照弱,A错误,而河网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与 “篁岭晒秋”无关,CD错误,故选B。
11.江西省位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雨季开始早,春季江西降水开始增多,故最需要准备的是防雨物品。故选C。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下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个题。
12.造成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地域文化 D.经济
13.北京城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央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政策因素 D.社会因素
【答案】12.C 13.B
【分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C项正确。故选C。
13.北京城市中心为故宫,是我国历史上众多朝代的政治中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并没有形成中央商务区,B项正确。故选B。
14.(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答案】C
【详解】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出于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
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下列关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答案】D
【详解】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中国地域文化区中,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为特色的文化区是
A.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B.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C.青藏高原文化区 D.黄土高原文化区
【答案】B
【详解】马头琴、那达慕节为蒙古族的特有乐器和节日,因此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为特色的文化区是内蒙古草原文化区,B项正确。
二、综合题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材料二:下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2)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分析】本题以中国与外国典型建筑为背景,涉及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景观及格局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材料分析及综合思维能力。
(1)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核心与灵魂,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心建筑。结合材料一信息,方圆的人文观在建筑领域有着深刻的体现,北京天坛公园方形墙和园内主体建筑设计成圆形,深刻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2)美国芝加哥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历史发展较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的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巴黎历史悠久,街区中心建筑物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较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点睛】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的影响非常广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地区民居的类型
材料二:下图为“巴黎凯旋门一带路网格局”和“北京故宫一带路网格局”图
(1)甲类民居分布在地区_______(填高纬、中纬或低纬),它所反映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______。
(2)乙类民居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
(3)材料二体现了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______和______。
(4)北京市的中心为故宫、人民大会堂等为代表的行政用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因素。古北京以宫殿为中心,体现了______的思想。
【答案】 高纬度 地域性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景观 格局 历史 皇权至上
【解析】本题考查了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甲类民居为生活在北极(高纬度)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居住的雪屋,其建筑材料为冰雪,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2)乙类民居为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材料二中巴黎的城市中心是教堂,道路网呈放射状;北京的城市中心是皇宫,道路网呈棋盘状;体现了地域文化会影响城市的景观和格局。
(4)北京的城市中心一直是北京的政治中心,现在仍然以行政用地为主,体现了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影响。古北京以宫殿为中心,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点睛】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一长假李老师带领地理兴趣小组去泰国曼谷、清迈研学旅行。行前小明搜集了下列资料:泰国略图(图1)和曼谷、清迈区位条件差异(下表)。图2为小明拍摄的“曼谷水上市场和传统民居”照片。
“曼谷是泰国首都和最大城市,地跨湄南河两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湄南河的支流缠绕这座城市,弯弯绕绕的河道造就了曼谷独具特色的水上市场。早上的阳光洒满河面,一条条满载货物的木船缓缓划进集市,小贩们或泊在岸边,或缓慢划行在狭窄的水道里。七八点高峰期的时候,阳光清浅地洒在往来的木舟之上,满载游客的机动快船与客船往来交错,形成一幅喧闹的景象。
河道两侧是建于水上的传统民居——尖顶高脚木板楼。这些民居建在水面上,房屋多为木质建造,底层多镂空构造,地板也为木质。木地板下面,将方木柱夯入河底,用以支撑木地板和整个屋面。”
——小明“研学日记”摘录
下表为曼谷、清迈区位条件差异
在国土中的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交通 人口
曼谷 南部 沿海 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不到3米 航空、铁路、河运、海运交通枢纽 约1370万东南亚第二大城市
清迈 北部 内陆 高原河谷、海拔305米 铁路、河运交通枢纽 约170万泰国第二大城市
就小明和同学在研学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说明曼谷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曼谷水上市场形成发展的区位条件。
(3)近年有专家建议将泰国首都由曼谷迁往清迈。请你找出合理的依据为这一建议提供支持。
【答案】(1)曼谷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当地为热带季雨林,传统民居就地取材,多为木质;当地雨季降水多,故屋顶坡度大;为避免雨季洪水(和野兽),房屋下方为高脚木桩建造;。为便于通风透气,房屋下部采用镂空构造。
(2)曼谷河网密布,水上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居民依河而居,交易便利;沿河地区聚落(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水上市场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已成为传统习俗;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促进了水上市场的发展。(每个要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3)清迈的地形、气候条件优于曼谷,可减轻洪涝灾害;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缓解曼谷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地面沉降,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每个要点1分,共4分;答出其中4个要点即可)
【分析】本题组以研学日记为材料组织命题,很好的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围绕泰国曼谷的所见所闻找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泰国民居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河道两侧是建于水上的传统民居——尖顶高脚木板楼。这些民居建在水面上,房屋多为木质建造,底层多镂空构造,地板也为木质。木地板下面,将方木柱夯入河底,用以支撑木地板和整个屋面。当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屋顶坡度大,为避免雨季洪水、潮湿环境和蛇虫鼠蚁等野生动物,因此房屋下方多为高脚木桩建造,便于应对上涨的洪水和虫兽。当地降水多,地面潮湿,底层多镂空构造,便于通风透气。受当地湿润的气候影响,植被茂密,为热带季雨林,民居就地取材,因此当地房屋和房内地板为木质。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曼谷是泰国首都和最大城市,地跨湄南河两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河流提供充足水源和便利水运条件,因此当地居民依河而建,沿河地区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借助便利的水上交通发展水上市场,历史悠久,成为传统习俗;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又促进了水上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结合表格可知,清迈虽然位于内陆,但地形为高原河谷、海拔305米,比曼谷更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热带地区气候更温凉;曼谷是泰国首都,人口过多,城市化问题突出,迁往清迈,将首都迁往清迈,可以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分散城市职能,缓解曼谷的城市化问题;同时可以促进泰国内陆地区的管理,完善内陆地区基础设置,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泰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时促进泰国北部地区市场开发,与领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点睛】本题组围绕泰国首都和清迈两座城市展开研学实践,部分国家迁都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国家军事安全:原来的首都接近边境或逼临海隅,处于过分暴露的不利和危殆地位,难以防守,为策安全,首都须向国土的纵深部位转移。例如:十月革命后,苏联把首都从彼得格勒(即圣彼得堡)内迁——其实是重返莫斯科,多半出于当时国家全局安全上的考虑。
(2)扭转政治局势:迁都的目的是为了扭转当时的政治局势。例如:日本明治维新之初把首都从京都迁到东京。彻底肃清幕府政治的阴霾和影响,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放弃原有的千年古都——京都,于德川幕府倒台的次年,就旌旗招展,东迁德川幕府经营了将近三百年的统治巢穴江户,并立即更名东京。
(3)地理区位适中:这主要是寻求地理位置上的居中、适中地位,包含着多方面的深谋远虑。例如: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以及哈萨克斯坦的迁都,特别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的地理位置显得过于偏倚,而新都阿斯塔纳的地理位置相对适中、区位优势明显。(4)发展内地经济:这主要从重新均衡配置国家经济布局和大力开发内地着眼。近期某些国家的迁都,多半属于这类性质。例如: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内迁,在国家腹部万年沉睡的荒烟蔓草中,平地建立起新都巴西利亚。
(5)调解民族关系:民族间的矛盾有时可通过迁都调节。例如:说法语的加拿大人力求“拉出去”,坚决要求把首府设在法语区,英语加拿大人不肯答应。以致数十年间,首府在5个城市中般迁来迁去,最后定在渥太华。这其实是为迁就民族关系而作出的一种妥协性的选择。渥太华几乎位于加拿大英语区的最东端,又跟法语区的魁北克省仅有一河之隔。
(6)返回旧都:返回原来的首都。例如:德国“还都”柏林,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东柏林为首都,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波恩为首都。两德统一后,新的德国—— 仍然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决定把首都从波恩迁回德国历史上原来的首都柏林。‘’
(7)摆脱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为了躲避天灾而迁都。例如: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原首都安提瓜不断受洪水、火山爆发和地震等天然灾害的严重困扰,后因地震造成巨大破环,最后迁都危地马拉城。又如,南亚的不丹迁都,也主要着眼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条件。
(8)纪念开国元勋:迁都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开国元勋。例如:菲律宾独立后把首都迁移至奎松城,主要是为了纪念菲律宾“独立之父”、菲律宾自治政府首任总统奎松(1878~1944。1935年起任菲自治政府总统,1941年连任)。后该城成与马尼拉联为一体。
(9)平衡国内地区权益:化解联邦各州间的争执。例如:澳大利亚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州)和墨尔本(维多利亚州)之间采取折中的办法在这两个城市之间选择了堪培拉。其它原因:回归本土(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避免殖民者的血洗(摩洛哥);地方政治势力的消长与转移(尼加拉瓜);形势发展的结果(意大利);国家领导人的意志等。
20.(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和环
境等因素。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且规划合理。
(1)说明化工厂布局的理由。
(2)指出铁路对工业布局和生产的有利影响。
(3)简述保护和开发老街的合理性措施。
【答案】(1)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减少水污染;位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减轻大气污染;靠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与城区保持一定距离且有绿化带隔离,对城区污染小 (2)有利于工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范围 (3)制定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尽量保护老街原貌;制定发展规划;发展观光旅游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
(1)化工厂属于污染的企业,对水和大气有污染,因此布局是要考虑风向和河流的流向。读图可知,图中的化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减少水污染;位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减轻大气污染;靠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与城区保持一定距离且有绿化带隔离,对城区污染小。
(2)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对工业布局和生产的有利影响。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因此有利于工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接近交通,降低生产成本;交通便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市场。
(3)保护开发老街措施要从保护和开发两个方面考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保护开发和谐统一。具体措施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合理规划等方面。
21.(2022·江苏·淮安市钦工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填省份),土楼体现了____地域文化特征。
(2)乙地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
(3)丙图景观的名称____,它见证了____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的地域文化。
(4)丁图所示建筑分布在我国____(地形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
【答案】(1) 福建\闽西 迁徙
(2) 西北 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
(3) 骑楼 湿热多雨
(4) 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分析】本大题以四种房屋建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是北人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来的。
(2)图示房屋是土坯房,墙体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大,墙体厚可以御寒。
(3)骑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体现中西合璧,房屋是尖顶利于排水,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特点。
(4)图示为蒙古包,处于内蒙古高原草原牧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多风,温差大,民居用以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而且易于拆建。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