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中国和法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法国相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起步早 B.速度慢 C.水平高 D.城市人口多
2.法国城市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堵 C.大气污染 D.住房紧张
【答案】1.D 2.C
【分析】1.法国属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中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于法国,速度现在快,水平还较低,故ABC选项错误;而中国为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故城市人口数量应多于法国。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
2.城市化过程中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剧增,会出现就业困难、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属于环境问题的是大气污染,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比较中国和法国城市化水平的曲线变化特点,接着根据题目针对性的答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
A.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B.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都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C.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D.发达地区城市化都处于加速阶段
4.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是( )
A.提高农业比重 B.就业压力增大
C.土地压力减小 D.市中心空洞化
【答案】3.C 4.B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城市化的状况
3.由图可知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相对于发达地区起步晚,速度快;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反映了城市化起步早,现在的城市化速度已经趋于缓慢,故A、B、D错误,C项正确。
4.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可能会侵占农业用地,农业比重下降,土地压力变大,A、C错误。城市化和工业化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就业压力增大,B正确。市中心空洞化是逆城市化时的现象,D错误。
【点睛】过快的城市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资源问题: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
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
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答案】A
【详解】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城市用地面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A正确;城市数目、城市占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这体现的是城市化的内涵,BCD错误,故选A。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50~1990年期间,符合图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征的是
A.中国城市化发展起步最早 B.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东南亚城市化发展最快 D.印度城市化起点最低
7.下列现象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城市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住房压力减轻 B.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C.城市交通拥堵 D.空气质量提高
8.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创造就业机会 B.拉大城乡差距 C.增加环境压力 D.减少国家内需
【答案】6.B 7.C 8.A
【解析】6.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晚于图中发达国家美国,起步较晚,美国的城市化发展起步最早,A错误;在1950-1990年期间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这个阶段发展速度最快的应该是巴西,C错误;城市化起点最低的是中国,D错误。故选B。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在60%左右,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且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可能会产生很多“城市病”如人口增加,住房压力、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所以C正确,A、D错误。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是由于还处于城市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B错误,逆城市化阶段明显是城市化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故选C。
8.题目问的是积极影响,拉大城乡差距和增加环境压力是消极影响,B、C错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提高大量的就业岗位,A正确;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对商品的需求量,所以内需应该会扩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中心,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10.“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9.D 10.A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9.根据材料可知,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地奔波。此类人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使得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就业机会多,郊县房价低,造成了钟摆族的出现。钟摆族的购房主要考虑房价问题,多居住在郊县等房价较低的地区,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上下班大多是搭乘公共交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潮汐车道是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由于钟摆族的发展,使得上下班高峰时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发生变化,为了应对此变化带来的交通压力,特设置潮汐车道,缓解高峰时段不同方向的行车压力,优化配置道路资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特征。
【详解】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市中心向周边郊区、小城镇迁移现象,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引起,故①②正确。逆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导致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故④正确。虽大城市中心萎缩,但迁出人口因从事非农产业,仍属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没有下降,故③错误。故选A项。
【点睛】城市化有三个重要标志,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逆城市化属于城市化中的一个阶段。
12.(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A.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C.交通拥挤、住房困难 D.噪声污染和沙尘暴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污染的类型,试题较为简单。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A正确;工业布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沙尘暴等不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BCD错误。故选A。
【点睛】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城市化对该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B.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小
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
14.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是( )
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A 14.C
【解析】13.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A正确;城市化发展,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业应朝着集约化的城郊农业发展,所以生产活动密度会增加,B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对降水的滞留作用会降低,地表径流会加大,C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环境容量应该减小,D错。选A正确。
14.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选C正确。
15.(201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问题中属于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的是( )
A.内城衰落
B.赤潮
C.噪声
D.就业困难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详解】城市化过程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故选C。内城衰落、就业困难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A不对。赤潮是环境污染问题,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B不对。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中国城市化起步晩,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以及措施。
【详解】(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
(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
(1)城镇化有三个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发达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答案】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① 逆城市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标志和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详解】(1)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是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据此可知曲线①表示发达国家。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人们离开城市中心地带,来到乡村和小城镇生活居住的情况,这种现象就是逆城市化。
【点睛】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且个别地区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甲图中实线代表____国家,虚线代表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___。
(2)乙图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
(3)表格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
【答案】 发达 发展中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快 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有关知识。
【详解】(1)发展中国家水平低,起步晚,速度快,进入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进入逆城市化阶段。甲图中实线代表发达国家,虚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快。
(2)乙图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的变化特点是数量不断增多(1960-2025年,从114个将迅猛增长到639个),速度加快;变化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62到486个),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表格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1990年才33.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1990年72.6%)。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巴黎是一座文明古城,城中有很多古老的文明古迹,下表表示该城市的发展建设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阶段Ⅳ
时期 初始建设期 盲目扩张期 规划新城期 城市稳定期
表现 最初,巴黎一直向外进行缓慢的环状圈层式扩张。 “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巴黎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城区快速向郊区扩张。 1965年开始在巴黎周围规划建设5个距离城市中心40公里左右的新城。 至今,巴黎市区人口常年保持在200万人左右。
材料二法国的人口和产业曾经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巴黎的外围地区,形成了5座卫星城,打破了单一中心城市的模式,有效地吸引了大量工业、金融业和人口迁出中心区,在巴黎城外提供发展新建筑的足够空间,建设新建筑,尊重老建筑,尽量保持与老建筑风格上的协调。经过不断建设和整治,保持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发展。下图为巴黎及其卫星城的相对位置。
(1)阶段Ⅰ,巴黎城市化水平较____(填“高”或“低”),城市化速度____(填“较快”或“较慢”),阶段Ⅱ,城市化速度____(填“加快”或“减慢”)。
(2)阶段Ⅱ,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分析此时巴黎面临的严峻压力。
(3)说明巴黎的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1)低;较慢;加快
(2)人口增加过快;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既保护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解析】本题以法国巴黎发展建设历程为情境,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考查学生解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思维素养,并渗透了人地协调观。
【详解】(1)Ⅰ阶段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故城市化水平低,速度较慢;Ⅱ阶段处于城市盲目扩张期,属于快速发展阶段,故城市化速度加快。
(2)Ⅱ阶段处于城市盲目扩张期,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量人口涌入可能引起城市问题有: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3)卫星城市可以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个区域分工,可以缓解城市的压力。卫星城市可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从而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空间形态。
(1)说明图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过程。
(2)从城镇化阶段Ⅱ发展到阶段Ⅲ,该城市大部分工业企业由城区向郊区迁移。分析其迁移的原因。
【答案】(1)阶段Ⅰ,城市以住宅用地为主,城市用地面积小;阶段Ⅱ,城市出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阶段Ⅲ,城市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2)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堵;郊区地价较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详解】(1)城镇化的过程从城市规模、城市职能等方面分析。读图第Ⅰ阶段城市面积小,功能单一,以住宅用地为主;第Ⅱ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多,出现工业和商业用地;第Ⅲ阶段,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功能扩展,商业、住宅、工业占地面积扩大。
(2)工业外迁的原因主要从改善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分析;第Ⅱ-第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郊区面积扩大,地价较低,能够降低成本。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中国和法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法国相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起步早 B.速度慢 C.水平高 D.城市人口多
2.法国城市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堵 C.大气污染 D.住房紧张
【答案】1.D 2.C
【分析】1.法国属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中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于法国,速度现在快,水平还较低,故ABC选项错误;而中国为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故城市人口数量应多于法国。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
2.城市化过程中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剧增,会出现就业困难、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属于环境问题的是大气污染,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比较中国和法国城市化水平的曲线变化特点,接着根据题目针对性的答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
A.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B.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都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C.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D.发达地区城市化都处于加速阶段
4.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是( )
A.提高农业比重 B.就业压力增大
C.土地压力减小 D.市中心空洞化
【答案】3.C 4.B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城市化的状况
3.由图可知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相对于发达地区起步晚,速度快;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反映了城市化起步早,现在的城市化速度已经趋于缓慢,故A、B、D错误,C项正确。
4.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可能会侵占农业用地,农业比重下降,土地压力变大,A、C错误。城市化和工业化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就业压力增大,B正确。市中心空洞化是逆城市化时的现象,D错误。
【点睛】过快的城市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资源问题: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
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
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答案】A
【详解】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城市用地面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A正确;城市数目、城市占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这体现的是城市化的内涵,BCD错误,故选A。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50~1990年期间,符合图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征的是
A.中国城市化发展起步最早 B.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东南亚城市化发展最快 D.印度城市化起点最低
7.下列现象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城市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住房压力减轻 B.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C.城市交通拥堵 D.空气质量提高
8.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创造就业机会 B.拉大城乡差距 C.增加环境压力 D.减少国家内需
【答案】6.B 7.C 8.A
【解析】6.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晚于图中发达国家美国,起步较晚,美国的城市化发展起步最早,A错误;在1950-1990年期间美国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这个阶段发展速度最快的应该是巴西,C错误;城市化起点最低的是中国,D错误。故选B。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在60%左右,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且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可能会产生很多“城市病”如人口增加,住房压力、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所以C正确,A、D错误。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是由于还处于城市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B错误,逆城市化阶段明显是城市化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故选C。
8.题目问的是积极影响,拉大城乡差距和增加环境压力是消极影响,B、C错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提高大量的就业岗位,A正确;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对商品的需求量,所以内需应该会扩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中心,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10.“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9.D 10.A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9.根据材料可知,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地奔波。此类人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使得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就业机会多,郊县房价低,造成了钟摆族的出现。钟摆族的购房主要考虑房价问题,多居住在郊县等房价较低的地区,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上下班大多是搭乘公共交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潮汐车道是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由于钟摆族的发展,使得上下班高峰时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发生变化,为了应对此变化带来的交通压力,特设置潮汐车道,缓解高峰时段不同方向的行车压力,优化配置道路资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特征。
【详解】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市中心向周边郊区、小城镇迁移现象,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引起,故①②正确。逆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导致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故④正确。虽大城市中心萎缩,但迁出人口因从事非农产业,仍属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没有下降,故③错误。故选A项。
【点睛】城市化有三个重要标志,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逆城市化属于城市化中的一个阶段。
12.(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A.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C.交通拥挤、住房困难 D.噪声污染和沙尘暴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污染的类型,试题较为简单。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A正确;工业布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沙尘暴等不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BCD错误。故选A。
【点睛】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城市化对该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B.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小
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
14.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是( )
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A 14.C
【解析】13.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A正确;城市化发展,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业应朝着集约化的城郊农业发展,所以生产活动密度会增加,B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对降水的滞留作用会降低,地表径流会加大,C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环境容量应该减小,D错。选A正确。
14.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选C正确。
15.(201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问题中属于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的是( )
A.内城衰落
B.赤潮
C.噪声
D.就业困难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详解】城市化过程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故选C。内城衰落、就业困难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A不对。赤潮是环境污染问题,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B不对。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中国城市化起步晩,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以及措施。
【详解】(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
(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
(1)城镇化有三个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发达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答案】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① 逆城市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标志和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详解】(1)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是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据此可知曲线①表示发达国家。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人们离开城市中心地带,来到乡村和小城镇生活居住的情况,这种现象就是逆城市化。
【点睛】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且个别地区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甲图中实线代表____国家,虚线代表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____。
(2)乙图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
(3)表格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
【答案】 发达 发展中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快 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有关知识。
【详解】(1)发展中国家水平低,起步晚,速度快,进入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进入逆城市化阶段。甲图中实线代表发达国家,虚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快。
(2)乙图说明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的变化特点是数量不断增多(1960-2025年,从114个将迅猛增长到639个),速度加快;变化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速度更快(62到486个),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表格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水平较低(1990年才33.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水平较高(1990年72.6%)。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巴黎是一座文明古城,城中有很多古老的文明古迹,下表表示该城市的发展建设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阶段Ⅳ
时期 初始建设期 盲目扩张期 规划新城期 城市稳定期
表现 最初,巴黎一直向外进行缓慢的环状圈层式扩张。 “二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巴黎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城区快速向郊区扩张。 1965年开始在巴黎周围规划建设5个距离城市中心40公里左右的新城。 至今,巴黎市区人口常年保持在200万人左右。
材料二法国的人口和产业曾经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巴黎的外围地区,形成了5座卫星城,打破了单一中心城市的模式,有效地吸引了大量工业、金融业和人口迁出中心区,在巴黎城外提供发展新建筑的足够空间,建设新建筑,尊重老建筑,尽量保持与老建筑风格上的协调。经过不断建设和整治,保持整个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均衡发展。下图为巴黎及其卫星城的相对位置。
(1)阶段Ⅰ,巴黎城市化水平较____(填“高”或“低”),城市化速度____(填“较快”或“较慢”),阶段Ⅱ,城市化速度____(填“加快”或“减慢”)。
(2)阶段Ⅱ,大量人口涌入巴黎,分析此时巴黎面临的严峻压力。
(3)说明巴黎的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1)低;较慢;加快
(2)人口增加过快;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既保护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解析】本题以法国巴黎发展建设历程为情境,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考查学生解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思维素养,并渗透了人地协调观。
【详解】(1)Ⅰ阶段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故城市化水平低,速度较慢;Ⅱ阶段处于城市盲目扩张期,属于快速发展阶段,故城市化速度加快。
(2)Ⅱ阶段处于城市盲目扩张期,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量人口涌入可能引起城市问题有: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3)卫星城市可以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个区域分工,可以缓解城市的压力。卫星城市可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从而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旧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空间形态。
(1)说明图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过程。
(2)从城镇化阶段Ⅱ发展到阶段Ⅲ,该城市大部分工业企业由城区向郊区迁移。分析其迁移的原因。
【答案】(1)阶段Ⅰ,城市以住宅用地为主,城市用地面积小;阶段Ⅱ,城市出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阶段Ⅲ,城市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2)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堵;郊区地价较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详解】(1)城镇化的过程从城市规模、城市职能等方面分析。读图第Ⅰ阶段城市面积小,功能单一,以住宅用地为主;第Ⅱ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多,出现工业和商业用地;第Ⅲ阶段,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功能扩展,商业、住宅、工业占地面积扩大。
(2)工业外迁的原因主要从改善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分析;第Ⅱ-第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郊区面积扩大,地价较低,能够降低成本。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