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行政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2.此类功能区( )
A.面积最大 B.多位于市中心 C.地租较低 D.靠近城市外围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绿化区 B.②是工业区 C.③是商业区 D.④是行政区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布局自来水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办公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生态区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景观图。“窗户纸糊在外”是该地“十大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7.早年间,该地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的主要目的是( )
A.挡风御寒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轻房子重量 D.增加降水量
8.(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特克斯县城(下图)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B.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0.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A.民居的建筑特色 B.城市路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
11.北京市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但是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相对湿润城区被河流分割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是历史名城,也是革命圣地。“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延安是住建部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下图为延安城市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 )
A.交通 B.气候 C.地形 D.矿产
13.延安市“城市双修”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②保护性开发革命旧址,适度发展红色旅游
③拓展完善交通,治理环境污染④改造老旧小区,改善人居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15.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京江北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区的北部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态宜居的生态副中心。
材料二:下图为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示意图。
(1)江北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 ,其优点是 。
(2)图中某高级住宅区选址的有利条件包括 、 。
(3)指出江北新区建设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图1)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2),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位于________处,试说明原因。
18.(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阶段练习)读西双版纳自然风景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双版纳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澜沧江从风景区中央流过,各种建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43万人次。当地特色民居多为傣族竹楼,即选取当地生长迅速的竹子作为主要材料,竹子经加工后不变形、不裂缝。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傣族过新年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
(1)傣族竹楼的建筑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其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2)结合材料,分析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的原因。
19.(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1960年东京都总人口为890.8万人,至2015年增长为1329.5万人。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指居民向近邻三县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和“都心回归”。下左图为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下右图为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东京都郊区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指出促成“都心回归”的措施。
20.(2019·河北·开滦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近30年来,图中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风向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向玫瑰图。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向玫瑰”图。风频就是一段时间内某一风向的发生频率,最小风频就是发生的次数最少的风向,上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意味着该风向的风出现次数最少,也就是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图中国道后来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说明该市的化工厂其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要分析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行政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2.此类功能区( )
A.面积最大 B.多位于市中心 C.地租较低 D.靠近城市外围
【答案】1.D 2.B
【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功能区人数在白天较多,在21时左右达到最高峰,深夜较少,为商业区。故选D。
2.根据上题分析,此功能区为商业区,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B对。面积最大的为住宅区,A错。地租较低、靠近城市外围的一般是工业区,CD错。故选B。
【点睛】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绿化区 B.②是工业区 C.③是商业区 D.④是行政区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布局自来水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C 4.B
【分析】3.根据图示城市功能区分布可知,①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为工业区,A错误。②功能区分布范围最大,为住宅区,B错误。③功能区分而在城市中心地区,为商业区,C正确。④功能区分布在高新技术园附近,为文化教育区,D错误。故选C。
4.自来水厂需要保证水质,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上游地区,即图中乙地区,B正确。甲远离河流;丙、丁位于河流的下游,均不适宜布局自来水厂,ACD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办公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生态区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白天人口密度大,夜间人口密度小,最可能为办公区(注意关键词“工作日”。白天办公,夜间人们回住宅区休息),A正确;相比于办公区而言,商业区不是最可能的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最便利的地方),B错;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小,夜间人口密度大,C错;该区域人口密度昼夜差异悬殊,且有轨道交通经过,不可能为生态区,D错。故选A。
【点睛】
(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景观图。“窗户纸糊在外”是该地“十大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7.早年间,该地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的主要目的是( )
A.挡风御寒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轻房子重量 D.增加降水量
【答案】6.D 7.A
【分析】6.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题干信息可知,“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该地建筑屋顶斜,主要是位于季风区,为了适应夏季降水集中,能及时排水,冬季防止积雪压垮屋顶;该市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墙厚可以保暖;靠近冬季风风源,常有大风天气,北面窗户小利于保温,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北风风速大,降温剧烈,麻纸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风推纸的大面积压强减小了风的压力,形成室内外温差,不至于使室内瞬间降温,同时减轻了窗户纸的损坏率,A正确。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不能增强太阳辐射、减轻房子重量、增加降水量,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十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8.(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该剪纸中有小桥、流水,主要交通工具为船,房屋依河而建,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故反映的是江南水乡景观,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D正确;船作为出行工具,说明这里水网密布,河湖纵横,不是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特克斯县城(下图)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B.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0.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A.民居的建筑特色 B.城市路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
11.北京市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但是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相对湿润城区被河流分割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
【答案】9.A 10.B 11.A
【分析】9.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河谷平坦,利于筑城,A正确;建城的突出优势显然不是森林茂密、水运便利 、风景优美,排除B、C、D三项。故选A。
10.据材料可知,这里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说明城市道路网特征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对县城规划的影响,而没有体现对建筑、工业和商业网点的影响,B项正确,ACD错。故选B。
11.北京是历史文化古都,深受历史及传统的封建皇权文化影响,城市布局呈棋盘方格布局,道路呈南北、东西方向,因此北京城不能借鉴特克斯城的布局设计是受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显著,A项正确;不是受地形、气候、易经文化的影响,BCD错。故选A。
【点睛】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以中心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在这里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是历史名城,也是革命圣地。“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延安是住建部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下图为延安城市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影响延安城市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 )
A.交通 B.气候 C.地形 D.矿产
13.延安市“城市双修”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②保护性开发革命旧址,适度发展红色旅游
③拓展完善交通,治理环境污染④改造老旧小区,改善人居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2.C 13.A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化措施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2.题干要求自然因素,A排除;据材料可知,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形崎岖,据图可知,图中延安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即地势相对平坦的沿河谷地带布局。故选C。
13.延安市“城市双修”的主要措施要针对以上分析的延安城市形态和布局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如针对城市功能区分散,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对于出行不方便,拓展交通;针对环境问题,要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延安是中国的革命旧址,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修补要保护性开发革命旧址,改造老旧小区,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点睛】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状、扇形、多核心 。形态类型有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如
成都市是团块状,重庆市是组团式,兰州市是条带式。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15.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4.C 15.B
【分析】14.扩大粮食进口规模,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没有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A、B错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缓解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C正确;农村劳动力外流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的必然结果,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则会对城市经济和农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故本题选C。
15.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但也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①④正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主要为非劳动力,这些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②错误;平均工资是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与迁入的未成年人和老人关系不大,③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④,故本题选B。
【点睛】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社会不安定,基础设施压力大等。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京江北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区的北部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态宜居的生态副中心。
材料二:下图为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示意图。
(1)江北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 ,其优点是 。
(2)图中某高级住宅区选址的有利条件包括 、 。
(3)指出江北新区建设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答案】(1)组团式;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化)
(2)背山靠水,环境优美 靠近知识创新片区和中心城
(3)加强城乡空间联系,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完善制度
【分析】本题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材料背景,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内部功能区的布局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江北新区依托江北新区自然山水格局,规划形成“一圈、三楔、多斑块”的生态空间结构,属于组团式,其优点是亲近自然,分散污染源,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2)高级住宅区多与环境、知名度、高地和文化教育区相联系。图示该高级住宅区背山靠水,环境优美,靠近知识创新片区和中心城。
(3)江北新区建设中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应该加强城乡空间联系,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完善制度等。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图1)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2),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位于________处,试说明原因。
【答案】(1)工业区 文化区
(2)d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等。
(3)乙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和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特点。
【详解】(1)由图示可知,③靠近铁路,位于下风向、河流下游,可以判断为工业区;④位于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质量好,占地面积小,可以判断为文化区。
(2)a、b、c、d四个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d。读图可以看出,d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3)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最适宜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乙地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钢铁工业有水污染,乙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乙地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其他地点距铁矿产地远,甚至污染市区,不合适。
18.(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阶段练习)读西双版纳自然风景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双版纳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澜沧江从风景区中央流过,各种建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43万人次。当地特色民居多为傣族竹楼,即选取当地生长迅速的竹子作为主要材料,竹子经加工后不变形、不裂缝。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傣族过新年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
(1)傣族竹楼的建筑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分析其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2)结合材料,分析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的原因。
【答案】(1)由于云南傣族人民居住的地区气候湿热,竹楼高架起来可以防潮,并利于通风散热,防止野生动物袭击或防虫;竹子是当地常见的植物,生长迅速,用作建材成本低或就地取材;竹子耐湿热气候,抗风化能力强,不变形、不裂缝,使用寿命较长。
(2)近水取水便利,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习俗如节日等与水密切相关。
【分析】本题主要以我国西双版纳为背景,主要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掌握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同时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考查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方面的内容。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西双版纳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气候湿热,楼高架起来可以防潮,并利于通风散热,防止野生动物袭击或防虫;根据材料信息,当地特色民居多为傣族竹楼,即选取当地生长迅速的竹子作为主要材料,竹子经加工后不变形、不裂缝。可知该地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合竹子的生长,竹子材料丰富,利于就地取材,用作建材成本低;同时竹子耐湿热气候,抗风化能力强,不变形、不裂缝,使用寿命较长。
(2)根据材料信息,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傣族过新年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可尽可能地靠近水源地,近水取水便利,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习俗如节日等与水密切相关,需要靠近水源地。
【点睛】
19.(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1960年东京都总人口为890.8万人,至2015年增长为1329.5万人。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指居民向近邻三县扩散的一种城市形态)和“都心回归”。下左图为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图,下右图为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东京都郊区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指出促成“都心回归”的措施。
【答案】(1)1960-196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1965-1995年人口净迁出;1995-2015年变成人口净迁入。
(2)原因:东京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承载空间已趋于饱和;土地利用紧张,地价高昂。(近邻三县城市化水平较低;土地充裕,地价较低,具备吸纳东京都人口的潜力。)
(3)措施:完善东京都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缓解长距离通勤问题,进一步提高核心区承载力;培植新兴产业,吸引年轻高素质人才居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分析】本大题以东京都人口迁移变化特点为背景材料,涉及人口迁移原因、特点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从图中可知,1960-196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为正值,说明人口净迁入,1965-199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为负值,说明人口净迁出,1995-2015年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为正值,说明人口净迁入。
(2)东京都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东京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承载空间已趋于饱和,城区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土地利用紧张,土地价格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导致人口向近邻三县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迁移,近邻三县基础设施诼渐完善,环境较为优美,土地充裕,地价较低,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
(3)随着“都心回归”,东京都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由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促使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增加,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高端服务业,为外围地区提供服务,同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故东京都需要首先整治环境污染,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条件,让从业人员就近居住,缓解长距离通勒问题,进一步提高核心区的环境承载力,还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年轻高素质人才居住。
20.(2019·河北·开滦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近30年来,图中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风向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向玫瑰图。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向玫瑰”图。风频就是一段时间内某一风向的发生频率,最小风频就是发生的次数最少的风向,上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意味着该风向的风出现次数最少,也就是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图中国道后来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说明该市的化工厂其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国道属于高等级(的过境道路)公路,从城区里面经过,会给市内交通带来障碍,(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国道后来改道从新城区外缘穿过。
(3)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评卷补充: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表现、交通线的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详解】(1)据两幅图可知,2009年较1980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国道属于高等级(的过境道路)公路,从图中可看出,国道从城区里面经过,增加了市内车流量,会给市内交通带来障碍,(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国道后来改道从新城区外缘穿过,可以缓解市内交通压力。
(3)据风向玫瑰图可知,最大风频是东南风。化工厂是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都比较严重的工业。据右图可知化工厂布局在城市的东南,且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段。因为化工厂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所以化工厂布局不合理。
【点睛】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有三种情况;
1.城市以一种主导风向为主,工厂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主导风向垂直线的郊外;
2.城市以对吹风向为主,工厂应布局在对吹风向垂直线的郊外;
3.城市一年中有多种风向,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对水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