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3 16: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蒙 古 包草 原服 饰奶 茶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二、元朝大统一三、民族关系的发展“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铁木真在这混乱的年代出生,组织了一支军队,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此结束了草原长期混战局面。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地跨欧亚)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他和子孙们除与金、西夏、南宋作战外,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蒙古四大汗国疆域图 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将士征战图蒙古兵头盔 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 ,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2、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二、元朝建立和统一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即元世祖1276年,南宋灭亡。文天祥(1236-1283年) 文天祥是南宋抗战派大臣,南宋灭亡后,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
被俘后,先后写下《过伶仃洋》《正气歌》。元 朝 疆 域 图 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二、元朝大统一1. 忽必烈建元朝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3.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建行省制度设宣政院设澎湖巡检司行 省 制 度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上一页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元朝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有哪些?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元大都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最大港口表现4 .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元世祖重视农业的措施
元世祖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
治理黄河
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
恢复和发展。 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镇,年轻时流落在崖州(今海南省),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制造纺织工具和织布技术,1295年返回故乡。她不断改良纺织工具及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对推动我国植棉和纺织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江南民谣
元朝的织布机元朝的纺纱机海运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
商业大都市。元大都城遗址 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元大都平面复原图返回 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元大都平面
复原图《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了大都的繁荣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元世祖时来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写《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泉州古港泉州古清真寺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隋朝大运河返回汉族人汉人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那些地方?这样的流动好还是不好,会产生什么影响?汉人开发边疆
边疆各族人民内迁
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回族形成条件: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表现: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影响1.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 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原与民族地区的联系. 2.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回族形成是唐朝以后,到元朝以来,人口流动的结果。元行省制度民族融合12711279小结1227--1276练一练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 ( )
A. 唐朝 B. 汉朝
C.元朝 D.清朝
BC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B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的建立 ④ 西夏、金灭亡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B4、元朝时候,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 内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中书省D7、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畏兀尔 D 色目人
8、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政治、法律地位最低的是
A 汉人 B 南人 C 色目人 D 蒙古人BB2、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