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8: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粮食安全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我国居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表1是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2020年同期相比统计数据。表2是2020年黑龙江、河南、浙江、甘肃四省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自给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播种面积(亿亩) 同比增长(%) 产量(亿斤) 同比增长(%) 单产(公斤/亩) 同比增长(%)
稻谷 4.49 -0.5 4257 0.5 474 1.0
小麦 3.54 0.87 2739 2.0 387 1.2
玉米 6.5 5.0 5451 4.6 418 -0.4
薯类 1.1 1.7 609 1.9 277 0.2
表2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粮食自给率(%)
甲 9640 8112.3 151.08
乙 5850 1977.0 36.19
丙 2647 5377.0 39.12
丁 3751 15845.7 195.61
1.表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单产下降的原因是( )A.玉米的播种面积减少 B.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
C.玉米的种质资源下降 D.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
2.与甲省相比,丁省粮食自给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较多 B.土地生产力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生产经验丰富
3.从表2中可以看出乙省份耕地面积小于丙省,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众多 B.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C.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D.建设用地占用比重大
4.(2020·吉林·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的虚拟水资源调配( )
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 B.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
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D.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
(2012·浙江舟山·高二阶段练习)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完成下列各题。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7.(2019·吉林·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
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省采矿产业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9.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山东·德州市陵城区翔龙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电力需求增长较快,1—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1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6%。尤其是进入9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屡创新高,加之供暖期前的设备检修、火电机组发电能力受限、新能源发电减少等因素影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黑龙江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9月10日起实施了有序用电,通过加强用电管理,改变用户用电方式,采取错峰、避峰、限电、拉闸等措施,应对电力供需矛盾。完成下面小题。
10.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电力需求较大的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居民生活
11.9月以来黑龙江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供暖前设备检修 B.煤价高位运行
C.新能源发电减少 D.寒潮天气多发
12.黑龙江为保证电力持续、稳定供应,应着力发展(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天然气发电
(2022·广东省东源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14.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二、综合题
16.(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拥有富饶的黑土,这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近年来,黑土地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变差,耕地生产潜力下降。农业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密切关系。因此,解决好黑土退化问题,提高黑土地的粮食单产,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耕地资源的特征。
(2)推测翻耕可能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3)请指出三江平原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
(4)在保障我国基本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17.(2021·河北·任丘市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程海地处云南西北部,原属金沙江水系,1690年前后水位快速下降,形成封闭型湖泊。近年来,程海水体富营养化渐趋严重。受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程海水文特征的垂直分布季节差异显著,夏季出现稳定的热力分层,表层、底层湖水停止交换;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在缺氧的环境下,底泥中的有机盐分更容易被降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类。下图示意程海不同季节水温、溶解氧随深度的变化。
(1)与我国大部分湖泊不同,程海冬季表层浮游生物量仍较大。从程海冬季气候特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分析程海夏季热力分层现象对冬季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3)与长江中下游湖泊相比,程海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更高,请说明理由。
18.(2012·山东济宁·高二期中)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1994年(%) 2002年(%) 2003年(%)
氧化铝 10 19.7 21.4
铁矿石 29.8 30.6 34.6
电解铝 7.6 16.3 18.8
钢 铁 14.6 22.4 26.7
铜 6.9 18.4 10.9
镍 3.9 8.2 10.1
锌 10.8 18.5 20.1
水 泥 30.6 41.8 48.3
原 油 4.9 7.0 7.6
乙 烯 3.4 5.7 6.2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说明中国何以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
(2)目前,我国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请你为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3)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所在的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9.(2022·山西·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工程全长276千米,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近年来,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的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开发也成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
(1)简要说明影响图示两区域共同的内力作用,并简述判断依据。
(2)指出尼加拉瓜运河工程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尼加拉瓜运河和克拉地峡运河的开通,哪一个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 从地理位置、经济联系、能源安全的角度加以说明。
20.(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粮食安全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我国居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表1是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2020年同期相比统计数据。表2是2020年黑龙江、河南、浙江、甘肃四省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自给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播种面积(亿亩) 同比增长(%) 产量(亿斤) 同比增长(%) 单产(公斤/亩) 同比增长(%)
稻谷 4.49 -0.5 4257 0.5 474 1.0
小麦 3.54 0.87 2739 2.0 387 1.2
玉米 6.5 5.0 5451 4.6 418 -0.4
薯类 1.1 1.7 609 1.9 277 0.2
表2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粮食自给率(%)
甲 9640 8112.3 151.08
乙 5850 1977.0 36.19
丙 2647 5377.0 39.12
丁 3751 15845.7 195.61
1.表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单产下降的原因是( )A.玉米的播种面积减少 B.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
C.玉米的种质资源下降 D.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
2.与甲省相比,丁省粮食自给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较多 B.土地生产力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生产经验丰富
3.从表2中可以看出乙省份耕地面积小于丙省,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众多 B.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C.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D.建设用地占用比重大
【答案】1.B 2.A 3.B
【解析】1.根据图表可知,与2020年相比,2021年播种面积增大,而且种植面积增减与单产下降关系不大,A错误;与2020年相比,2021年单产在下降,有可能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单位面积产量减少,B正确;材料中无玉米的种质资源下降的信息,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玉米的种质资源应该不会下降,C错误。种植结构调整并不能直接影响玉米的单产水平,D错误。故选B。
2.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是四个省区中人口数量最多且耕地面积较大的,也是我国粮食输出大省,所以甲是河南省:黑龙江省是四个省区中耕地面积最大的且粮食自给率最高,所以丁是黑龙江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均耕地较多,自给率高,A正确;土地生产力、机械化水平、生产经验都不是影响自给率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3.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可知乙是浙江省;甘肃省人口最少,可知丙为甘肃省;综上所述,B正确。人口众多,影响浙江省的人均耕地面积,甘肃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建设用地占用比重大,影响了耕地面积,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影响粮食安全。(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涝灾害发生,加大了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3)种粮收益低,严重制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4)政府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影响粮食安全。
4.(2020·吉林·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的虚拟水资源调配( )
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 B.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
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 D.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据材料知,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是农产品的贸易,可使输出区增加经济收入,B正确;虚拟水资源调配不同于水资源的调配,对区域水资源的均衡及改善区域自然环境无明显作用,C、D排除;虚拟水资源调配受区域间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但不是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的,A错误。故选B。
【点睛】易把虚拟水资源与水资源的概念混淆,得出错误的答案。注意区分概念。
(2012·浙江舟山·高二阶段练习)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完成下列各题。
5.由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答案】5.B 6.B
【解析】5.直接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数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 9.62倍,接近10倍。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47倍,即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造成的。据此分析选B。
6.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素质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故选B。
7.(2019·吉林·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
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
【答案】B
【详解】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开采中采富弃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矿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故B正确, A、C、D错误。
【点睛】本题为记忆性题目,需结合实例,理解掌握。
(2022·河北·深州长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省采矿产业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9.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8.C 9.D
【分析】8.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采矿、修路易造成石漠化等生态问题,而非土地沙漠化、水污染,A、B错;该地煤炭、铝土矿资源丰富,多高耗能工业,排放酸性气体,环境污染严重,C对;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D错。故选C。
9.贵州缺少铁矿,不适合构建煤—电—钢产业链,①错;贵州煤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煤—焦—化产业链,②对;煤炭气化、液化成本较高,而且贵州市场需求量较小,不适合发展,③错;贵州煤、铝土丰富,应围绕煤炭的开发,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因此适宜煤—电—铝产业链,④对。故选D。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贵州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主要矿产资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1·山东·德州市陵城区翔龙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电力需求增长较快,1—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1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6%。尤其是进入9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屡创新高,加之供暖期前的设备检修、火电机组发电能力受限、新能源发电减少等因素影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黑龙江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9月10日起实施了有序用电,通过加强用电管理,改变用户用电方式,采取错峰、避峰、限电、拉闸等措施,应对电力供需矛盾。完成下面小题。
10.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电力需求较大的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居民生活
11.9月以来黑龙江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供暖前设备检修 B.煤价高位运行
C.新能源发电减少 D.寒潮天气多发
12.黑龙江为保证电力持续、稳定供应,应着力发展(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天然气发电
【答案】10.B 11.B 12.D
【解析】10.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相比农业、服务业与生活用电,工业对电力的需求较大,B正确。故选B。
11.由材料可知,尤其是进入9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屡创新高,加之供暖期前的设备检修、火电机组发电能力受限、新能源发电减少等因素影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供暖前设备检修、新能源发电减少不是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9月份寒潮天气较少,ACD错误。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典例需求屡创新高,导致煤价高位运行,B正确。故选B。
12.风力发电、 水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天然气发电受天气、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小,为保证电力持续、稳定供应,应着力发展天然气发电,故选D。
【点睛】天然气优点:1、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其他燃体而言相对较高。2、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单位热值高、排气污染小、供应可靠、价格低等优点,已成为世界车用清洁燃料的发展方向,而天然气汽车则已成为发展最快、使用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车。
(2022·广东省东源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14.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3.B 14.C 15.B
【分析】13.海上人工岛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种,有时是独立填海而成的小岛,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B正确;没有利用动力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ACD错误。所以选B。
14.由材料分析可知,棕榈岛跨度达15千米,增加海岸线720千米,建有65个港口泊位,由此判断棕榈树型的人工岛设计,扩大了陆地面积,延长了海岸线,增加了港口数量,提高了港口的吞吐量,①③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棕榈树的造型可以降低港口内风浪的速度,减小风浪,④正确;不会增强船员的注意力,可能会分散其注意力,③错误。所以选C。
15.随着人工港的建设,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天然沙滩面积缩小,人工沙滩面积扩大,自然海流运动会被改变,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人工岛的建设给各沿海国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土地空间,可缓解陆上人地矛盾,但也给沿海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海洋污染、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各种不利影响,因此海上空间资源的开发需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之后再进行。
二、综合题
16.(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拥有富饶的黑土,这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近年来,黑土地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变差,耕地生产潜力下降。农业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密切关系。因此,解决好黑土退化问题,提高黑土地的粮食单产,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耕地资源的特征。
(2)推测翻耕可能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3)请指出三江平原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
(4)在保障我国基本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答案】(1)三江平原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的水热资源配置较好;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耕地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2)翻耕造成黑土土壤下层裸露,加剧土壤水分蒸发;翻耕破坏土层的稳定结构,有机质在风蚀和水蚀下快速分解;使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3)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
(4)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建立粮食储备。
【分析】本题以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我国耕地资源、土地退化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1)地资源的特征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描述,且紧扣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结合所学可知,三江平原为我国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面积广大,所以耕地面积也大;从气候来说,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耕地质量高;但同时也由于季风气候区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会导致耕地粮食产量不稳定。
(2)翻耕是指把土地进行铲起、打散、疏通等把土地变得平整松散的方法,结合该做法可知,翻耕会使下层的土壤裸露,且变得松散,会加剧土壤水分的散失,且破坏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容易被风和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导致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
(3)结合前两题分析可知,气候和翻耕的做法会导致该地农业减产,故对应的措施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翻耕,以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来提高产量;除此外,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产;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都可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
(4)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而主要粮食消耗区在南方,可以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保障不同地区粮食安全;同时可以加大粮食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除此外,要积极做好粮食储备,减少粮食的大量出口,以防不时之需。
17.(2021·河北·任丘市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程海地处云南西北部,原属金沙江水系,1690年前后水位快速下降,形成封闭型湖泊。近年来,程海水体富营养化渐趋严重。受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程海水文特征的垂直分布季节差异显著,夏季出现稳定的热力分层,表层、底层湖水停止交换;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在缺氧的环境下,底泥中的有机盐分更容易被降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类。下图示意程海不同季节水温、溶解氧随深度的变化。
(1)与我国大部分湖泊不同,程海冬季表层浮游生物量仍较大。从程海冬季气候特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分析程海夏季热力分层现象对冬季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3)与长江中下游湖泊相比,程海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更高,请说明理由。
【答案】(1)(与我国大部分湖泊相比,)程海所处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仍能满足浮游生物生长的热量需求,冬季该地光照仍较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2)夏季(热力分层显著,表层、底层湖水停止交换,)底层缺氧,底泥有机盐被降解矿化,释放营养盐,储存在湖泊底层,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底层营养盐带被到表层,(由于气候条件能够满足藻类生长需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
(3)湖泊封闭,水体流动缓慢,交换周期长,纬度低,冬季光热条件较好,富营养化发生的时间长。经济、技术较落后,防治力量薄弱。
【分析】本题以程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以及水污染的形成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由材料“程海地处云南西北部”可知,与我国大部分湖泊相比,程海所处纬度较低,且在昆明准静止锋暖气团控制下,冬季气温较高,仍能满足浮游生物生长的热量需求,地处云南西北部,地势较高,冬季该地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光照仍较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所以程海冬季表层浮游生物量仍较大。
(2)根据材料“夏季出现稳定的热力分层,表层、底层湖水停止交换;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在缺氧的环境下,底泥中的有机盐分更容易被降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类”可知,夏季热力分层显著,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表层、底层湖水停止交换,底层溶解氧很低,出现缺氧环境,在缺氧环境下,底泥有机盐被降解矿化,释放营养盐,储存在湖泊底层;冬季,热力分层消失,表层水温下降,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频繁,底层营养盐带被到表层,由于冬季水温仍较高,光照较强,能够满足藻类生长需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
(3)由材料“程海地处云南西北部,原属金沙江水系,1690年前后水位快速下降,形成封闭型湖泊”可知,湖泊封闭,水体流动缓慢,交换周期长;而长江中下游湖泊与长江水相连,与长江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流动性好,水体更新速度快于程海。纬度低,冬季光热条件较好,富营养化发生的时间长。程海地处西部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经济、技术较落后,防治力量薄弱,
【点睛】
18.(2012·山东济宁·高二期中)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1994年(%) 2002年(%) 2003年(%)
氧化铝 10 19.7 21.4
铁矿石 29.8 30.6 34.6
电解铝 7.6 16.3 18.8
钢 铁 14.6 22.4 26.7
铜 6.9 18.4 10.9
镍 3.9 8.2 10.1
锌 10.8 18.5 20.1
水 泥 30.6 41.8 48.3
原 油 4.9 7.0 7.6
乙 烯 3.4 5.7 6.2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说明中国何以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
(2)目前,我国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请你为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3)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所在的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1994年以来我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大,且持续上升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外资源。
(3)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主要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为情境,考查资源问题以及为解决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4~2003年,我国主要资源的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比重均大幅增长,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充分证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
(2)关于矿产资源枯竭的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依靠科技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有关促进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
(3)由图文资料可知,该城市位于华北地区,主要工业为钢铁、电力和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基础上的。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应优化产业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工业的多元化,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延长原有的生产链。
19.(2022·山西·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工程全长276千米,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近年来,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的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开发也成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
(1)简要说明影响图示两区域共同的内力作用,并简述判断依据。
(2)指出尼加拉瓜运河工程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尼加拉瓜运河和克拉地峡运河的开通,哪一个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 从地理位置、经济联系、能源安全的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1)岩浆活动。两地区都有大量火山分布,有大量有色金属矿产分布。
(2)有利条件:可利用原有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沿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不利条件:陆地跨度长;地势高差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地壳不稳定等。
(3)克拉地峡运河。原因:克拉地峡运河直接沟通了南海海域与印度洋,与我国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克拉地峡运河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意义更加重要;中东(西亚)是我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地,克拉地峡运河开通后,其运输距离大大缩短,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分析】本大题以尼加拉瓜跨洋运河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1)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根据图例中有火山,可知图中两地的共同的内力作用是岩浆活动,原因是两个区域中分布有大量的火山及大量的有色金属矿产,说明岩浆喷发将地球内部物质带到表层。
(2)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工程量小、地形等角度分析。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势起伏、地质构造等角度分析。有利条件,当地有河流、湖泊等天然的水域分布,挖运河的工程量比较小,在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有利于施工,难度较小。不利条件,陆地跨度相对较长,施工时间较长,地势起伏高差比较大,不利于建设。当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质构造复杂,地壳不稳定。
(3)克拉运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更大。从地理区位上分析克拉运河位于东南亚,位置上邻近我国,克拉运河直接沟通了南海海域与印度洋,我国船只通向印度洋的距离更近,与我国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从经济联系上分析,克拉运河位于我国正在打造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利于更快捷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我国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其战略意义更加重要。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中东石油是我国主要供应地,克拉运河开通后其运输距离大大缩短,不再需要绕行其他地区,增加能源供应的方案,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20.(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答案】(1) B 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2) 冬季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3)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
【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性质和海洋资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1)从图中看,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西江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推测出B处因有河流稀释作用,盐度较低。
(2)由材料“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可知,河流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
(3)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可从气温、降水、地形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盐度大,原料丰富;位于20°N附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