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云南昆明·高三阶段练习)耕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对于农户来说,增加农用化学品投入仍是保证粮食产出的主要选择,特别是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以及农用薄膜的投入。我国的粮食耕作面积和农用化学品投入重心迁移(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北迁移的原因有( )
①全球变暖②南方粮食作物的单产高
③北方自然灾害少④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部移动的同时,地膜投入重心向西移动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 B.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肥力较差
C.地膜产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西部地区热量不足
3.柴油投入重心向西北移动的速度低于粮食耕作面积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柴油使用少 B.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C.东部柴油丰富,油价低 D.中东部粮食耕作面积减少
(2022·新疆·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1/4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非洲情况最为严重。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以“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为主题,聚焦全球粮食安全现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非洲( )
A.以平原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大 B.水热条件好,粮食单产高
C.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D.海运发达,粮食依赖进口
5.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我国可以( )
A.守住耕地红线,扩大耕地面积 B.开发海外基地,确保进口为主
C.加强安全意识,发展经济作物 D.开展国际合作,推广农业技术
(2022·江苏·丰县欢口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湖南省郴州市的农业大县——桂阳县的调查统计,到2015年底,全县抛荒耕地1894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9%,个别村组抛荒面积达50%,耕地抛荒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下图示意该县抛荒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因素与该县耕地抛荒呈负相关的是( )
A.人均拥有耕地面积 B.打工经济发展程度
C.当地的信息发达程度 D.当地的城镇化水平
7.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耕地抛荒现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大力宣传粮食种植的重要性 B.强化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
C.调整惠农补贴资金 D.推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2022·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盐碱地亦称“农业荒漠”。当土壤盐碱含量超过0.5%,只有少数耐盐作物适宜种植。中科院经过长期的试验: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含量高于0.5%的重度盐碱地上,基于完全自然雨养条件,培育出两个具有亩产超500斤的耐盐高产大豆品系。完成下面小题。
8.耐盐碱大豆的推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大豆自给比例 B.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9.下列措施能使试验耐盐碱大豆单产提高的是( )
①提高机械化水平②采用喷灌、滴灌的灌溉措施③筛选和培育优良品种④施用化肥、生物肥⑤覆盖地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22·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地区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11.河南正阳县土地整理成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土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下列措施中对增加耕地面积作用不大的是( )
A.旧村归并 B.退宅还耕 C.植树造林 D.塌陷区土地复垦
(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小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13.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2022·吉林·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首《松花江上》展现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突出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 )
A.土地资源丰富 B.草场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1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②宜农荒地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16.(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左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右图为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示意图。
(1)图中A、D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____
(2)图中D、E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处在哪个范围内____ 但从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来看,____ 地更优,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
(3)我国耕地面积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7.(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二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
(2)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18.(2022·山西·临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农用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12.9%,达2.2亿公顷。下图为俄罗斯农业分布图。
材料二:俄罗斯有大量的荒废土地,这些耕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推出优惠政策加大开发力度,吸引了我国东北农民大量涌入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生产。专家认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绿色食品的主要地区。
(1)简述俄罗斯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绿色食品主要地区的原因。
19.(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一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哪条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二图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共同原因。
(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20.(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云南昆明·高三阶段练习)耕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对于农户来说,增加农用化学品投入仍是保证粮食产出的主要选择,特别是化肥、农药、农用柴油以及农用薄膜的投入。我国的粮食耕作面积和农用化学品投入重心迁移(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北迁移的原因有( )
①全球变暖②南方粮食作物的单产高
③北方自然灾害少④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粮食耕作面积重心向西部移动的同时,地膜投入重心向西移动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 B.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肥力较差
C.地膜产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西部地区热量不足
3.柴油投入重心向西北移动的速度低于粮食耕作面积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柴油使用少 B.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C.东部柴油丰富,油价低 D.中东部粮食耕作面积减少
【答案】1.D 2.B 3.B
【解析】1.全球变暖使适宜农作物种植的界限北移,①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南方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④正确;北方与南方自然灾害相差不大,③错误;2005年以后北方粮食作用单产量高于南方,②错误。故选D。
2.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水增温作用,而西部地区干旱少雨、早晚温差大,相比中东部地区,地膜技术在西部地区应用十分广泛,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A错误;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肥力较差,会加大更多的化学品投入,地膜可以保水保肥,B正确;地膜产地主要分布在东部,C错误;西部地区光照热量条件充足,D错误。故选B。
3.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农用柴油主要用于农业机械,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未能跟上粮食种植调整速度,B正确,A错误;油价不是主要影响重心移动的因素,C错误;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而中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多,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D错误。故选B。
【点睛】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东部地区,东部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在减慢;西部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速度在加快;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而中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多,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2022·新疆·柯坪湖州国庆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1/4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非洲情况最为严重。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以“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为主题,聚焦全球粮食安全现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非洲( )
A.以平原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大 B.水热条件好,粮食单产高
C.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D.海运发达,粮食依赖进口
5.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我国可以( )
A.守住耕地红线,扩大耕地面积 B.开发海外基地,确保进口为主
C.加强安全意识,发展经济作物 D.开展国际合作,推广农业技术
【答案】4.C 5.D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非洲整体地势较高,主要以高原为主,粮食生产条件不足,粮食种植面积不大,A错误。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但土壤比较贫瘠,因此单产量也不高;热带雨林的南北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热量充足,虽然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地势海拔较高,故单产不高;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粮食,B错误。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迅速,土地较贫瘠,粮食问题突出,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人地矛盾突出,C正确。由于非洲只有西北部和南部地势较低,其余沿海地势较高,且海岸线比较平直,故港口较少,海运不发达,D错误。故选C。
5.阅读材料,结合题意,“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的主旨在于共筑全球粮食安全,起到全球一体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本就比较紧张,守住耕地红线,扩大耕地面积,只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针对本国,而不是全球,A不符合题意。开发海外基地,确保进口为主,也是针对我国的粮食安全,B不符合题意。加强安全意识,发展经济作物,这是长时间以来我国对粮食安全的方针,C不符合题意。只有开展国际合作,推广我国的农业技术,解决粮食非常紧张的国家或地区,才能保证全球粮食安全,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气候因素。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种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水源——对农业特别是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影响大。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运输条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科技——科学技术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区位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农业区位。工农业基础——一个地区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区位都会造成影响。
(2022·江苏·丰县欢口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湖南省郴州市的农业大县——桂阳县的调查统计,到2015年底,全县抛荒耕地1894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9%,个别村组抛荒面积达50%,耕地抛荒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下图示意该县抛荒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因素与该县耕地抛荒呈负相关的是( )
A.人均拥有耕地面积 B.打工经济发展程度
C.当地的信息发达程度 D.当地的城镇化水平
7.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耕地抛荒现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大力宣传粮食种植的重要性 B.强化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
C.调整惠农补贴资金 D.推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答案】6.A 7.D
【解析】6.耕地抛荒面积越大,则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越小,二者呈负相关,故A项正确;打工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抛荒面积越大,呈正相关,当地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则抛荒面积越大,呈正相关,故B、D项错误;当地的信息发达程度与抛荒面积无关,故C项错误,所以选择A。
7.短时间内,无法提高人们对粮食种植重要性的认识,故A项错误;强化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和调整惠农补贴资金不是改善耕地抛荒现象的最有效措施,故B、C项错误;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是治理抛荒的最有效措施,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途径主要有扩大耕地数量、从技术等层面提升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进行跨区调配等。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2·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盐碱地亦称“农业荒漠”。当土壤盐碱含量超过0.5%,只有少数耐盐作物适宜种植。中科院经过长期的试验: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含量高于0.5%的重度盐碱地上,基于完全自然雨养条件,培育出两个具有亩产超500斤的耐盐高产大豆品系。完成下面小题。
8.耐盐碱大豆的推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大豆自给比例 B.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9.下列措施能使试验耐盐碱大豆单产提高的是( )
①提高机械化水平②采用喷灌、滴灌的灌溉措施③筛选和培育优良品种④施用化肥、生物肥⑤覆盖地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8.A 9.D
【解析】8.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耐盐碱大豆的推广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提高大豆自给比例 ,A选项正确;耐盐碱大豆的推广和土地管理水平没有关系,B选项错误;耐盐碱大豆的推广,可以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农业生产效率关系不大,C选项错误;耐盐碱大豆的研发可以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推广和农业科技水平关系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A。
9.筛选和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单产,③正确,施用化肥、生物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单产,④正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化较严重,覆盖地膜可抑制蒸发,缓解盐碱化,⑤正确,D选项正确;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单产,①错误,A选项和B选项错误;采用喷灌、滴灌的灌溉措施,可以节约用水,不能缓解盐碱化,不能提高单产,②错误,C选项错误;故D选项正确。
【点睛】治理盐碱化的措施有井灌井排,修建排水沟、排水渠,土壤表层以上覆盖地膜,土壤层以下覆盖地膜,种植耐盐碱的作物,改变耕作方式(套种、轮作),增施有机肥。
(2022·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地区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11.河南正阳县土地整理成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土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下列措施中对增加耕地面积作用不大的是( )
A.旧村归并 B.退宅还耕 C.植树造林 D.塌陷区土地复垦
【答案】10.B 11.C
【解析】10.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是后备资源少,宜耕、宜林荒地面积不大,A错误。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B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C错误。南方降水多,但是水田受地形、河流影响,比较分散,D错误。故选B。
11.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整理的背景: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可以通过旧村归并,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等恢复土地生长功能,或作为后备耕地,ABD不符合题意 ,错误。植树造林对增加耕地面积作用不大,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点睛】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少,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资源不足。
(2022·浙江·舟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小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13.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答案】12.A 13.A
【分析】12.据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占有耕地少,A正确,B错误。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CD错误。故选A。
13.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A正确。人均耕地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山地多,平地少均属于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类型齐全,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2022·吉林·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首《松花江上》展现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突出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 )
A.土地资源丰富 B.草场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1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②宜农荒地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4.A 15.A
【分析】14.由所学知识可知,草场资源不是东北地区生产基地建设的突出自然资源优势,B错误。矿产资源丰富属于工业基地建设的优势,C错误。题目问的是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位置优势,D错误。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这属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突出自然资源优势,A正确。故选A。
15.由题干,注意题干关键词“数量上的优势”;人均耕地面积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大均是从数量上来说的,①②属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A正确。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均是从质量上来说的,③④属于土地资源质量上的优势,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优势: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面积广阔、 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二、综合题
16.(2022·海南·儋州川绵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左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右图为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示意图。
(1)图中A、D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____
(2)图中D、E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处在哪个范围内____ 但从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来看,____ 地更优,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
(3)我国耕地面积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水稻、小麦。
(2) 500~1500千克/亩。 E E地人均耕地占有量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多。
(3)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培育优良品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
【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和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示意图为材料,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信息的提取、解读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1)A地处于我国南方地区,粮食作物是水稻。D地处于我国北方地区,粮食作物是小麦。
(2)读图可知,D、E两地农业生潜力为500-1500千克/亩。E地位于东北地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人均耕地占有量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多,而D地位于黄淮海地区,人口多,人均水资源缺乏,人均耕地资源少,因此,E地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更优。
(3)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耕地数量,必须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在目前耕地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通过研发,培育优良品种,保证产品质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
17.(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二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
(2)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1) B 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不少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2)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分析】本题以全国土地日、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以及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人均耕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B线,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迅速增长,导致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和耕地破坏严重。
(2)读图分析可知,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警戒线;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而且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
18.(2022·山西·临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农用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12.9%,达2.2亿公顷。下图为俄罗斯农业分布图。
材料二:俄罗斯有大量的荒废土地,这些耕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推出优惠政策加大开发力度,吸引了我国东北农民大量涌入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生产。专家认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绿色食品的主要地区。
(1)简述俄罗斯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绿色食品主要地区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原因:西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有河流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壤肥沃等。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寒冷期长,年均气温低,热量不足;高原和山地比例大,大都不适合发展农业;北部广大地区光照不足;沼泽、冻土广布。
(3)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耕地被开发以后,粮食产量大,而粮食需求量少,粮食商品率高;纬度高,一年一熟,作物生长期长,农产品营养物质多,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我国人口众多,增长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粮食加工业发展快,对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与俄罗斯地域相邻,睦邻友好,联系紧密,交通方便。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俄罗斯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俄罗斯远东地区未来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绿色食品主要地区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通过读俄罗斯农业分布图可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原因:西南部纬度相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俄罗斯的西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农作物的种植;读图可知,西南地区有河流流经,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西南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地区,得到的年太阳辐射少,年均气温低,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冷期长,热量条件差;俄罗斯的高原和山地地形所占比例大,不适合发展农业;俄罗斯北部广大地区位于极圈以内,光照条件不足;沼泽和冻土广布,不适合发展农业。
(3)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人口稀少,耕地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为向我国出口粮食提供可能;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少,且土壤较肥沃,化肥施用少,农产品品质好;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期长,农产品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农产品品质好;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数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与俄罗斯地域相邻,关系友好,联系紧密,交通便利,利于粮食的进口。
19.(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一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哪条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二图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共同原因。
(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1)B 人口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镇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现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的是B线;这种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提升,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耕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
(2)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主要围绕保土保肥等方面进行分析。植树造林和保护湿地,可以恢复植被的覆盖率,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3)由图可知:b、c、d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均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的原因可以从地形、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等角度分析:三省份均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三省份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迁入多,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4)结合图示信息,即可分析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容乐观的理由。由“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可知: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20.(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分析】本大题以粮食问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耕地面临的问题、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及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读图,a地区包括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湿地破坏,水土流失等。所以治理措施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沼泽等湿地。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等措施,保持土壤肥力。
(2)通过读图可知b、c、d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省,主要分布在浙闽丘陵、两广丘陵,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位于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大,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用地增加,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比重大,所以人均耕地减少。
(3)根据图例分析,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和警戒线之间,也就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所以不容乐观。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