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8: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江苏·启东市吕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于自给自足
2.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2021·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3.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4.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2022·浙江嘉兴·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全国花木主产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在浙江召开,在会议上多省苗木主产区协会负责人就“退林还耕”、“退苗还耕”问题进行了交流。完成下面小题。
5.“退林还耕”、“退苗还耕”提出的背景是( )
A.生态环境保护 B.增强粮食安全 C.产业结构调整 D.地区分工协作
6.获取“退林还耕”、“退苗还耕”实施情况的信息是通过( )
A.GNSS B.BDS C.GIS D.RS
(2022·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东北平原区(DB)、北方干旱半干旱区(BF)、青藏高原区(QZ)、黄土高原区(HT)、云贵高原区(YG)、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SC)、华南区(HN)、黄淮海平原区(HH)、长江中下游地区(CJ)等九大农业区耕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 )
A.耕地面积同步增加 B.耕地面积均持续减少
C.总耕地面积减少 D.总耕地面积先增后减
8.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中( )
A.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增加最明显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最明显
C.东北平原区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旱地 D.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主要来自水田
(2022·安徽蚌埠·高三阶段练习)西藏西南部的日喀则市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青稞产量约占自治区的50%。近年来,该市立足传统青稞产业优势,着力打造青稞全产业链,提高青稞品牌附加值,为当地农户打开了“致富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青稞单产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温低,作物生长期短 B.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
C.谷地地形,自然灾害少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0.近年来日喀则市一直大力实施粮食安全工程,主要有( )
A.培育推广良种,建设高标准农田 B.改良温室大棚,完善农田水利
C.增加播种面积,推广机械化耕种 D.研发青稞制品,打造青稞品牌
(2022·吉林·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他在讲话中给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提出了新要求: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说明了农业是( )
A.“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D.“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2.河南省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却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崎岖,水热条件的限制较大 B.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制约
C.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 D.农业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
(2022·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但因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20%的新造地撂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属于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但没取得理想效果的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产量 C.增加林草面积 D.遏制水土流失
14.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评估,第二阶段治理措施的弊端主要是( )
A.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B.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C.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火灾 D.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欠佳
15.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粮食进口 C.出台惠农政策 D.完善水利设施
二、综合题
16.(2022·江苏南通·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米是我国居民的重要主食,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材料二: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三者已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
(1)分析广东省粮食自给率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分析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主要原因。
(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17.(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适宜玉米、高粱、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生长,曾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2010年与津巴布韦合资建立(津—中)皖津农垦集团,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下图为津巴布韦山地和水系分布图。
(1)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
(3)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农场前期采取的措施。
(4)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8.(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占全球小麦交易总量的30%、玉米交易总量的20%、葵花籽油交易总量的70%。供应短缺推高了食品价格。俄罗斯也是全球化肥出口大国,俄乌危机致使该国化肥出口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问题,导致依赖进口的国家粮食短缺、价格上涨。
材料二去年11月,美国的食物浪费估计占食品供应的30%至40%。
材料三8月15日全国高温预报图
材料四1991-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
(1)高温天气主要集中于____,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
(2)专家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减产可能性非常大,分析专家如此预测的原因。
(3)粮食产量增减的直接原因是____,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从耕地角度,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几点建议。____。
19.(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到河南省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
任务一:调查耕地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该校学生调查河南省耕地开发利用现状,绘制土地利用状况图(下图)。学生们还发现2021年河南省部分地区实行大豆—玉米轮作,即2020年种植大豆的地块,2021年改种玉米。
(1)概括河南省水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实行轮作的重要意义。
任务二:了解特色农产品的生长条件
兰考蜜瓜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出产的兰考蜜瓜具有瓜体均匀、品质好、含糖量高、果肉细腻甜脆等特点。
(2)概述兰考县生产高品质蜜瓜的自然地理条件。
任务三: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意在统筹粮食主产区发展和粮食安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粮食综合保障能力。
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正在推进“中原粮仓”到“主食厨房”的转变。
(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简述河南省可采取的措施。
20.(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宝湖群是江苏省中部的一个湖泊群。该湖群清朝初期曾是一个湖泊,逐渐演变为目前的高宝湖、邵伯湖等湖泊。历史上,高宝湖一带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新增田地不断出现,据当地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政府清查湖区未登记新田,结果“共查出新田四万四千二百十九亩”。下图为2011年高宝诸湖流域图,下表为高宝诸湖流域水体的转化关系。
时间 水体转化关系
清初 洪泽湖水注入黄河与高宝湖
乾隆末年 黄河水注入到洪泽湖中
咸丰五年 黄河不再注入到洪泽湖中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2)推断清初以来高宝湖面积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咸丰五年后高宝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3)分析大量“新田”的出现,对当时国家安全的地理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江苏·启东市吕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于自给自足
2.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答案】1.A 2.B
【分析】1.“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A正确。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会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单产,B错误。耕地陆续退耕导致耕地规模减小,不利于趋向机械化发展,C错误。耕地陆续退耕后,粮食可能需要进口,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商品率提高,D错误。故选A。
2.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使河川淤沙减少,B正确。增加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增加,蒸发量增加,下渗增加,洪水流量减少,ACD错误。故选B。
【点睛】退耕区多属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是水土流失。
(2021·辽宁·黑山县黑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3.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4.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答案】3.A 4.C
【解析】3.从图示分析,土地的转化率为正值,表明面积增加,负值表明面积减小,该地1998年后耕地和草地面积都减少,而林地面积有明显增加,表明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而城乡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较少。故选A。
4.前期林地面积增加较少,其环境效应不明显,而后期林地面积有显著增加,其环境效应明显,所以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故选C。
(2022·浙江嘉兴·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全国花木主产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在浙江召开,在会议上多省苗木主产区协会负责人就“退林还耕”、“退苗还耕”问题进行了交流。完成下面小题。
5.“退林还耕”、“退苗还耕”提出的背景是( )
A.生态环境保护 B.增强粮食安全 C.产业结构调整 D.地区分工协作
6.获取“退林还耕”、“退苗还耕”实施情况的信息是通过( )
A.GNSS B.BDS C.GIS D.RS
【答案】5.B 6.D
【解析】5.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必须保障18亿亩的耕地红线,积极地退林还耕、退苗还耕,增强粮食安全,B正确;退耕还林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A错误;产业结构调整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C错误;地区分工协作与区域之间协作发展有关,与退林还耕无关,D错误。故选B。
6.RS可以实时监测耕地面积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RS获取“退林还耕”、“退苗还耕”实施情况的信息,D正确;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A错误;BDS是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GNSS的一种,B错误;GIS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查询,C错误。故选D。
【点睛】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确定点位,GIS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个数据处理平台,RS是遥感,主要是提供数据。GPS主要处理的是位置、速度、时间等;RS主要处理图片;GIS主要是管理数据。GPS、RS两者经过数据的采集,可以供给GIS的平台进行处理。gnss(具体为gps和北斗等):定位和导航定位的应用(救灾),导航(汽车导航和物流轨迹)。
(2022·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东北平原区(DB)、北方干旱半干旱区(BF)、青藏高原区(QZ)、黄土高原区(HT)、云贵高原区(YG)、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SC)、华南区(HN)、黄淮海平原区(HH)、长江中下游地区(CJ)等九大农业区耕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 )
A.耕地面积同步增加 B.耕地面积均持续减少
C.总耕地面积减少 D.总耕地面积先增后减
8.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中( )
A.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增加最明显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最明显
C.东北平原区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旱地 D.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主要来自水田
【答案】7.C 8.B
【解析】7.从图中可知,除我国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增加外,其他地区的耕地都在减少,AB错误。只有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少量增加外,其他地区大幅度减少,总体来看是减少的,C正确。总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并没出现先增后减,D错误。故答案选C。
8.从图2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减少最明显,A错误。从图3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幅度最大,B正确。东北平原耕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开垦沼泽等荒地,C错误。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数量较少,主要来源草原或沙漠治理后的土地,D错误。
【点睛】旱地: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旱地包括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2022·安徽蚌埠·高三阶段练习)西藏西南部的日喀则市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青稞产量约占自治区的50%。近年来,该市立足传统青稞产业优势,着力打造青稞全产业链,提高青稞品牌附加值,为当地农户打开了“致富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青稞单产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温低,作物生长期短 B.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
C.谷地地形,自然灾害少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0.近年来日喀则市一直大力实施粮食安全工程,主要有( )
A.培育推广良种,建设高标准农田 B.改良温室大棚,完善农田水利
C.增加播种面积,推广机械化耕种 D.研发青稞制品,打造青稞品牌
【答案】9.D 10.A
【解析】9.青藏高原高寒,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单产高,D正确;青藏高原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B错误;本题从青藏高原整体思考,且谷地地形中,降水量较大,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较多,C错误。故选D。
10.我国粮食安全强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耕地足够多,足够好,粮食生产技术不断提升。A项正好强调的良种(技术)、高标准农田(土地),A项正确。一般来讲种植业不会在温室大棚生产,成本太高,B错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增加播种面积可能会破坏现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退化,C错误。研发青稞制品与粮食安全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青藏高原地区小麦单产高的原因:(1)青藏高原地区光照强烈,小麦光合作用强烈,可以生产大量营养物质;(2)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小麦呼吸昼作用减弱,营养物质消耗少,单产高。
(2022·吉林·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他在讲话中给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提出了新要求: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说明了农业是( )
A.“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D.“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2.河南省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却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崎岖,水热条件的限制较大 B.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制约
C.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 D.农业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
【答案】11.C 12.B
【解析】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C正确;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是发展经济的助推器。ABD错误。故选C。
12.河南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A错误;河南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商品率较低,B正确;河南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例较大,不存在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C错误;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科技比较先进,D错误。故选B。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1、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3、严格保护耕地和淡水等粮食生产资源;4、加强农业科技及相关产业支撑;5、促进现代粮食流通和加工产业发展;6、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调控;7、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2022·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但因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20%的新造地撂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属于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但没取得理想效果的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产量 C.增加林草面积 D.遏制水土流失
14.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评估,第二阶段治理措施的弊端主要是( )
A.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B.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C.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火灾 D.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欠佳
15.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粮食进口 C.出台惠农政策 D.完善水利设施
【答案】13.D 14.B 15.C
【解析】13.由图示可知,该区第一阶段是开挖梯田,梯田可增加沟壑区耕地面积,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但会减少林草面积,增加林草面积不是开挖梯田的目标,梯田建设对于坡地来说平整了土地,利于缓解水土流失,但不能遏制水土流失,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4.第二阶段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是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利于生态修复,利于缓解水土流失,但只注重生态建设,不注重农民经济发展,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故B正确,D错误。生态建设不会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故A错误。火灾与植被覆盖率多少无大的关系,故C错误。所以选B。
15.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部分的新造地撂荒,所以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应鼓励农地流转,加强土地的利用,减少撂荒,故C正确。加大开荒加度,可能加大撂荒数量,不可取,故A错误。增加粮食进口,也会加大土地的撂荒,故B错误。完善水利设施,与村民外出务工导致撂荒无关联,不能避免撂荒行为,故D错误。所以选C。
【点睛】耕地撂荒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可耕地上没有耕作的一种现象。耕地撂荒主要有多年撂荒、全年撂荒、季节性撂荒、粗放经营的隐性撂荒等方面。如国家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政策的实施,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不能作为耕地撂荒面积统计在内。季节性撂荒主要是指减少传统一年两熟或多熟模式为单熟,降低复种指数现象,如冬闲田等。
二、综合题
16.(2022·江苏南通·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米是我国居民的重要主食,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材料二: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三者已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
(1)分析广东省粮食自给率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分析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主要原因。
(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答案】(1)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土地价格上升,粮食种植成本增加;市场上粮食单位面积产值低于其他农产品,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减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劳动力短缺;外来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量增加,供给缺口大,自给率低。
(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单产高,粮食总产量高;人均耕地广,当地粮食消耗少,调出量高;粮食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品牌效应好。
(3)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保护现有耕地,保障粮食生产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扩大水稻复种面积;加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等。
【分析】本题以粮食主产区分布图和粮食调运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1)根据题目要求,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影响粮食产量;土地价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因此粮食种植成本增加,人们种植粮食的意愿下降,影响粮食产量;市场上粮食单位面积产值低于其他农产品,因此受其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必然减少;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广东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供给缺口变大,自给率低。
(2)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主要原因可从粮食产量大、本地消耗少、交通便利、省外对粮食需求量大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该省地广人稀,本地粮食需求量小,粮食消耗少。由于黑龙江省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日温差大,土壤肥沃,少用化肥农药,粮食品质好,竞争力强,市场需求量大。“港区有铁路干线与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相连”,可知该地有铁路直达港口,交通便利,利于粮食调出。
(3)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和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禁止占用耕地,保护现有耕地,保障粮食生产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扩大水稻复种面积,提高单产;政府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等。
17.(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适宜玉米、高粱、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生长,曾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2010年与津巴布韦合资建立(津—中)皖津农垦集团,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下图为津巴布韦山地和水系分布图。
(1)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
(3)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农场前期采取的措施。
(4)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1)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境内以高原为主,地势平缓,便于耕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河流水系发育,灌溉水源充足。
(2)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
(3)平整土地,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
(4)生产的粮食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和外汇短缺状况;农场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分析】本题以津巴布韦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的成因、农业发展措施、农场经营的意义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从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由材料可知,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读图可知,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海拔在800~1500米,境内以高原为主,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便于耕作;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由图可知,境内有多条河流,河流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2)由材料可知,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可从土地荒芜、粮食生产技术、自然灾害、人口增长等方面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使粮食缺口增大等。
(3)由材料可知,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可以从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的农场中首先打造的基础项目。首先需要平整土地,以方便灌溉与耕作等;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完善基础设施,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等。
(4)由材料可知,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从粮食产量、就业岗位、居民生活、相关产业、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方面: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的问题等。
18.(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占全球小麦交易总量的30%、玉米交易总量的20%、葵花籽油交易总量的70%。供应短缺推高了食品价格。俄罗斯也是全球化肥出口大国,俄乌危机致使该国化肥出口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问题,导致依赖进口的国家粮食短缺、价格上涨。
材料二去年11月,美国的食物浪费估计占食品供应的30%至40%。
材料三8月15日全国高温预报图
材料四1991-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
(1)高温天气主要集中于____,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
(2)专家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减产可能性非常大,分析专家如此预测的原因。
(3)粮食产量增减的直接原因是____,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从耕地角度,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几点建议。____。
【答案】(1)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我国东南部 原因:雨带推移至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以下沉气流为主,炎热干旱;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2)俄乌危机,粮食和化肥出口受到阻碍;全球极端气候频发,气候异常(水资源短缺也可);粮食浪费较为严重
(3) 播种面积增减情况; 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分析】本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粮食安全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高温天气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典型,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高温天气形成的自然原因应从纬度、天气状况等方面考虑。材料三为8月15日全国高温预报图。8月份,锋面雨带移至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等地,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炎热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8月份,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2)粮食减产的原因应与极端天气、播种面积减少、单产下降等因素有关。分析材料“俄罗斯也是全球化肥出口大国,俄乌危机致使该国化肥出口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问题”可知,俄乌危机,化肥出口减少,造成粮食单产下降,产量减少;近年,高温、旱涝等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异常导致粮食歉收;由材料二可知,以美国为代表,粮食浪费较为严重。
(3)粮食产量=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因此,粮食产量增减的直接原因是播种面积增减情况。为保障粮食安全,从耕地角度看,应保持并提高土地的质量和播种面积。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为此,应注意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城市和公交建设或占用大量土地,为此,应合理规划,控制非农占用,切实保护耕地;为提高土地质量,应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19.(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到河南省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
任务一:调查耕地开发利用现状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该校学生调查河南省耕地开发利用现状,绘制土地利用状况图(下图)。学生们还发现2021年河南省部分地区实行大豆—玉米轮作,即2020年种植大豆的地块,2021年改种玉米。
(1)概括河南省水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实行轮作的重要意义。
任务二:了解特色农产品的生长条件
兰考蜜瓜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出产的兰考蜜瓜具有瓜体均匀、品质好、含糖量高、果肉细腻甜脆等特点。
(2)概述兰考县生产高品质蜜瓜的自然地理条件。
任务三: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意在统筹粮食主产区发展和粮食安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粮食综合保障能力。
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正在推进“中原粮仓”到“主食厨房”的转变。
(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简述河南省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淮河流域(或东南部)的面积较大。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减轻病虫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等。
(2)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以沙性土壤为主,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土壤深厚、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适合兰考蜜瓜生长。
(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或挖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产业附加值;完善粮食市场的营销体系。
【分析】本题以河南省某校学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河南耕地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粮食安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读图可知,河南省水田面积小,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和东南部的淮河沿岸,淮河流域的水田面积大于黄河流域沿岸的水田面积。读图可知,河南省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因此实行轮作,有利于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种地养地相结合,有利于耕地肥力的恢复,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等。
(2)据材料可知,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所以晴天多,光照充足,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以有利于糖分积累;黄河的泥沙主要从黄土高原带来,淤积的土壤土层深厚,以沙性土壤为主,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泥沙中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适合兰考蜜瓜生长。
(3)为有效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省可延长产业链,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粮食储备机制,提高粮食安全性;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良种,发展粮食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善粮食市场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
20.(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宝湖群是江苏省中部的一个湖泊群。该湖群清朝初期曾是一个湖泊,逐渐演变为目前的高宝湖、邵伯湖等湖泊。历史上,高宝湖一带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新增田地不断出现,据当地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政府清查湖区未登记新田,结果“共查出新田四万四千二百十九亩”。下图为2011年高宝诸湖流域图,下表为高宝诸湖流域水体的转化关系。
时间 水体转化关系
清初 洪泽湖水注入黄河与高宝湖
乾隆末年 黄河水注入到洪泽湖中
咸丰五年 黄河不再注入到洪泽湖中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2)推断清初以来高宝湖面积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咸丰五年后高宝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3)分析大量“新田”的出现,对当时国家安全的地理意义。
【答案】(1)以平原为主,运河以西地势西高东低,运河地势高于两侧地区。
(2)变化过程:清初到乾隆末年,高宝湖面积增加;到咸丰五年,高宝湖面积进一步扩大;咸丰五年之后,高宝湖面积逐渐减小;
原因: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3)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数量;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就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表述,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主要表述区域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等。区域湖泊面积广布,结合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结合图中河流湖泊流向可知,运河以西地势西高东低。而运河可以实现跨区域调水,表明运河地势高于两侧地区,运河受两侧地表水影响相对较小。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清初时期,洪泽湖水注入黄河与高宝湖,高宝湖面积增加。乾隆末年,黄河水注入洪泽湖中,洪泽湖水继续注入高宝湖,至咸丰五年,高宝湖面积进一步增加。而咸丰五年后,黄河不再注入洪泽湖中,洪泽湖向高宝湖注入的水量减少。同时,加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高宝湖面积逐渐缩小。
(3)注意题干关键词“当时”,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增大,而粮食的单产相对不高,主要依赖扩大耕地面积来保证粮食产量,大量新田出现,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从而保证了大量人口增加对粮食供应的需求,而粮食的充足供应又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有利于维护区域社会稳定,促进就业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