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2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山西英才学校高二阶段练习)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2019·吉林·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022·陕西·千阳县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Q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沙质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 B.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
4.工矿区水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是( )
A.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
B.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
C.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D.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
(2022·湖北·枣阳一中高三阶段练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
A.甲——黑龙江 B.乙——湖北
C.丙——西藏 D.丁——河北
6.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 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 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部分资源调查表
地区资源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耕地 35.2% 59.2%
水资源 80% 14.7%
7.关于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B.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多
C.以北地区耕地少,水资源多 D.以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8.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解决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C.大规模人工降雨 D.修建水库蓄水
(2022·山西·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面积比重示意图,图示四个地区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四个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区域面积 B.气候类型 C.海陆位置 D.农业活动
10.对四个地区耕地面积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水土配置 D.国家政策
11.缓解甲、乙两区域人地矛盾的有效措施是( )
A.跨区域大规模人口迁移 B.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C.实施跨区域粮食调配 D.改变现有耕地类型
(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13.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2021·江苏·姜堰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水质污染指数是用来衡量水污染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水污染越严重。珠江口海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其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图1、图2示意珠江口丰水期与枯水期海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珠江入海口处水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时间为枯水期,图2时间为丰水期 B.图1外侧比中部污染严重是受海浪影响大
C.枯水期海水倒灌处污染更严重 D.图2内侧污染严重是受地形影响明显
15.影响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洋流流向 C.降水变化 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
16.(2021·河南·高三阶段练习)【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喜温暖,对水质要求高,可判别水质是否受到污染,被称为“环保菜”,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和沟渠中。海菜花可作蔬菜食用,也是草鱼的饵料。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人为原因。
17.(2021·广东·西樵高中高三阶段练习)[选修6:环境保护]
穿紫河是流经湖南省常德市城区的一条千年古运河,全长17.3公里。1952年,穿紫河因水系改道变成“断头河”(指失去源头的下游河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穿紫河成为“臭水沟”。2006年起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变身为市民散步休闲、放松娱乐的“城市中心绿色公园”。
说明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并推测改善其水质的具体措施。
18.(2021·广东·西樵高中高三阶段练习)[环境保护]
洱海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白族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洱海周边人口稠密、生产活动密集、旅游景点众多。近30年来,洱海水质下降明显,这对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下图为洱海周边景观分布图。
(1)试分析近30年来洱海水质明显下降的原因。
(2)请为洱海水质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议。
19.(2022·北京昌平·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经兰州时的水量已达到总水量的70%。因此,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兰州以下河段为主要用水区。
(1)简述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的原因。
表甘肃与宁夏水资源利用结构(2018年)
省级行政单位 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甘肃 0.56 47.5 137.17
宁夏 0.535 38.6 147.28
(2)与甘肃相比,说出宁夏用水效率的特点并简述原因。1950年至1997年,黄河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过断流现象。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下游干流再未出现断流现象。
(3)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防止黄河下游干流断流的主要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2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山西英才学校高二阶段练习)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分析】该题考查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使旱涝灾害频发。
【详解】增加地下水的开采,短时间能缓解用水紧张,不利于长期发展,缩减农田面积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AB错。正确的错法应该,推广科学的灌溉方式和培育抗旱良种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对。
2.(2019·吉林·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答案】B
【详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5.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9.2%,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14.7%。因此,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2022·陕西·千阳县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Q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沙质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 B.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
4.工矿区水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是( )
A.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
B.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
C.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D.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
【答案】3.B 4.A
【解析】3.城市密集区地表硬化比重大,地表水不易下渗,A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B正确;当地为城市密集区,地势低平,但并不低洼,C错误;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属于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B。
4.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是最为直接的途径,A正确;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会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也会造成二次污染,B错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也是治理水污染的途径,但不是直接的措施,C错误;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较大,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效果较差,会扩大污染范围,D错误。故选A。
【点睛】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1)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再用于洗涤。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这样既可减少上产成本,又可降低废水浓度。第四,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规划时都要考虑水体污染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第二,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第三,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标准。第四,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最后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第一,设立国家级、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第二,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条例
(2022·湖北·枣阳一中高三阶段练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
A.甲——黑龙江 B.乙——湖北
C.丙——西藏 D.丁——河北
6.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 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 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答案】5.A 6.D
【解析】5.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大,纬度较高,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河流众多,水资源较多,与图中甲省区特征相似,A正确;湖北省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不大,耕地面积不大,与图中丙省区特征相似,B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但气候高寒,只有少量河谷地区可以耕种,耕地面积小,与图中丁省区特征相似,C错误;河北位于华北平原,耕地面积较大,但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资源量少,与图中乙省区特征相似,D错误。故选A。
6.根据前题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黑龙江、河北、湖北、西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涉及甲省(黑龙江)和山西省,不会缓解其水资源短缺、增加灌溉水量等,A、C错误;乙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入地,水源大量输入,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但一般不会使第一产业比例上升,B错误;丙省(湖北省)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输出地,可以使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从而使得收入增加,D正确。故选D。
【点睛】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调入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发展。不合理利用也可能加剧土地盐碱化。调出区——加剧枯水期用水紧张状况;加剧长江河口地区的“咸潮”;水利工程建设淹没和占用土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部分资源调查表
地区资源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耕地 35.2% 59.2%
水资源 80% 14.7%
7.关于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B.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多
C.以北地区耕地少,水资源多 D.以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8.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解决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C.大规模人工降雨 D.修建水库蓄水
【答案】7.D 8.B
【解析】7.由表格可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水资源占80% ,水资源多;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耕地占35.2% ,小于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耕地少。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8.解决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可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大量抽取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沉降,大规模人工降雨成本高,且这两种措施均不能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AC错误;修建水库蓄水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尤其是黄淮海流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淮海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央决定在加大节水、治污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北方地区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022·山西·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面积比重示意图,图示四个地区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四个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区域面积 B.气候类型 C.海陆位置 D.农业活动
10.对四个地区耕地面积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水土配置 D.国家政策
11.缓解甲、乙两区域人地矛盾的有效措施是( )
A.跨区域大规模人口迁移 B.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C.实施跨区域粮食调配 D.改变现有耕地类型
【答案】9.B 10.C 11.C
【分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气候类型决定了降水量多少和蒸发强弱,是导致水资源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区域面积对水资源总量影响较小,A错误;南北方的海陆位置差异较小,但水资源差异显著,C正确;农业活动对水资源总量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B。
10.由所学知识可知,要成为耕地需有一定的水源和土壤条件,即水土配置,C正确;耕地面积差异与地形类型、人口分布、国家政策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影响最大的,ABD错误。故选C。
11.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显示甲、乙两区域分别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地区粮食生产条件差异明显,所以实施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够有效缓解两区域人地矛盾,C正确;跨区域大规模人口迁移、改变现有耕地类型不切实际,AD错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缓解两区域人地矛盾作用较小,B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1、位置;2、大气;3、地形;4、洋流;5、下垫面;6、人类活动。
(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13.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答案】12.D 13.B
【分析】12.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所以可以推测出该自然资源是水资源,D正确;再结合四个选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风能资源丰富的是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B错误;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横断山区,C错误。故选D。
13.根据上题结论,该自然资源为水资源,影响该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我国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导致水资源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正确;太阳辐射、下垫面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不大,AC错误;我国人口、经济活动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用水量大,因此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不是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2021·江苏·姜堰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水质污染指数是用来衡量水污染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水污染越严重。珠江口海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其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图1、图2示意珠江口丰水期与枯水期海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珠江入海口处水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时间为枯水期,图2时间为丰水期 B.图1外侧比中部污染严重是受海浪影响大
C.枯水期海水倒灌处污染更严重 D.图2内侧污染严重是受地形影响明显
15.影响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洋流流向 C.降水变化 D.人类活动
【答案】14.D 15.C
【分析】14.珠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是珠江口的丰水期,冬季是珠江口的枯水期,与图2相比,图1中水质污染指数在河口北部较小,水质污染指数等值线稀疏,及污染指数南北差异较小,这表明图1为夏季丰水期,丰水期河流水量大,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因此河口北部污染指数较小。图2为冬季枯水期,A错误;图1中外侧污染严重是因为受河流影响,丰水期水流更多,沿东侧海岸进入海洋,而西侧接纳水流较少,B错误;珠江口水污染主要来自陆地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外海污染小,海水倒灌处污染轻,C错误;图2是枯水期,在海水顶托作用下,来自河流的水流受地形影响,被一定程度推回沿海岸线分布,因此内侧污染高,D正确;故选D。
15.根据上题分析,影响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变化,夏季降水量大,冬季降水量小,从而影响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C正确,珠江口不同时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面分布状况差异与气温高低、洋流流向、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入海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同样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工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污染物顺着河流进入海洋,使海水污染严重,产生富营养化现象。
二、综合题
16.(2021·河南·高三阶段练习)【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喜温暖,对水质要求高,可判别水质是否受到污染,被称为“环保菜”,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和沟渠中。海菜花可作蔬菜食用,也是草鱼的饵料。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人为原因。
【答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滥用化肥农药,污染水域;水产养殖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食用和药用及将海菜作为草鱼饵料导致海菜花过度采集;围湖造田使水域而积减少;外来生物入侵挤占海菜花生长空间。
【分析】本题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为材料,主要考查区域活动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海菜花具有药用、食用、草鱼饵料等功能,可能导致其过度采集而濒临灭绝;其生长环境对水质要求高,但分布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和沟渠中,这些地区人口众多,人们生产生活、农业废水可能造成海菜花生长区域的水污染;另外这些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和围湖造田可能造成水域面积减少;水产养殖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海菜花生长的水域遭受污染而无法生长;另外我国西南地区有人为造成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现象出现,这会挤占海菜花的生长空间。
【点睛】
17.(2021·广东·西樵高中高三阶段练习)[选修6:环境保护]
穿紫河是流经湖南省常德市城区的一条千年古运河,全长17.3公里。1952年,穿紫河因水系改道变成“断头河”(指失去源头的下游河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穿紫河成为“臭水沟”。2006年起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变身为市民散步休闲、放松娱乐的“城市中心绿色公园”。
说明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并推测改善其水质的具体措施。
【答案】原因:水系改道,无水源补给,河流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排入河流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增多。措施:开挖疏通运河(河道),使其与其它河湖相连: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源头减排;河岸设置植被缓冲带,过滤地表径流:放养鱼类,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详解】注意本题设问包含两方面:1.说明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2.根据原因推测改善其水质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穿紫河因水系改道变成‘断头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可推知,穿紫河曾经为“臭水沟”的原因是:水系改道,无水源补给,河流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排入河流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增多,污染物质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的措施可以针对原因从恢复自然河道、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物来源、增加河流水量等方面作答。可采取的措施有:开挖疏通运河(河道),使其与其它河湖相连;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源头减排;河岸设置植被缓冲带,过滤地表径流;放养鱼类,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等。
【点睛】本题以穿紫水河环境污染和整治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需要结合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分析整合。
18.(2021·广东·西樵高中高三阶段练习)[环境保护]
洱海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白族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洱海周边人口稠密、生产活动密集、旅游景点众多。近30年来,洱海水质下降明显,这对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下图为洱海周边景观分布图。
(1)试分析近30年来洱海水质明显下降的原因。
(2)请为洱海水质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议。
【答案】(1)周围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加快,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大;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快,周边景区餐饮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增加;种植业规模扩大,农业污染物排放增多。
(2)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氮、磷污染的防治,发展生态农业;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对景区的生活废水进行严格的管控;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分析】本题考查湖泊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能力。
【详解】(1)近30年来洱海水质明显下降的原因主要从工业废水排放、旅游业发展、周边景区餐饮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及农业污水排放等方面来回答。“洱海周边人口稠密、生产活动密集、旅游景点众多”,据此分析周围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加快,用水量大,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大,污染较严重;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快,游客多,周边景区餐饮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增加,加剧污染;周边地区种植业规模扩大,农药使用导致农业污染物排放增多。
(2)洱海水质的保护与改善措施主要从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污水达标排放等方面来回答。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较少使用,加强氮、磷污染的防治,使用绿色肥料,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对景区的生活废水进行严格的管控,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或循环使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19.(2022·北京昌平·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经兰州时的水量已达到总水量的70%。因此,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兰州以下河段为主要用水区。
(1)简述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的原因。
表甘肃与宁夏水资源利用结构(2018年)
省级行政单位 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甘肃 0.56 47.5 137.17
宁夏 0.535 38.6 147.28
(2)与甘肃相比,说出宁夏用水效率的特点并简述原因。1950年至1997年,黄河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过断流现象。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下游干流再未出现断流现象。
(3)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防止黄河下游干流断流的主要措施。
【答案】(1)兰州以上河段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量大;人口相对稀少,生活用水少;农业灌溉面积小,工业也相对落后,用水量小。
(2)宁夏用水效率低得多。原因在于,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水利设施老化渗漏严重,节水技术推广缓慢;节水意识不强,浪费较严重;工业生产工艺不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生活生产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污染加重。
(3)对黄河水资源实施统一调配;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污染水体净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产业;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为载体,考查黄河流量变化、水资源利用、断流应对措施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分析产水区和受水区的差异,从河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用水数量等方面分析。兰州以上河段,地势较高,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流域内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量大,河流补给量大;兰州以上河段主要流经青海省,人口相对稀少,生活用水量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引水灌溉面积小,工业也相对落后,工业用水量也小,导致兰州以上河段为黄河主要产水区。
(2)读图可知,甘肃用水为每立方米超过40元,而宁夏用水效率仅为每立方米10元,效率低得多。原因在于,首先从水资源利用结构看,宁夏引黄灌区是在干旱荒漠地带建立的灌溉农业区,因灌区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渗漏严重,宁夏农业水资源灌溉有效系数低,而农业灌溉用水占宁夏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使得用水效率不高;再加上人均生活用水量大于甘肃,每立方米水资源创造的工业财富也少,这也说明在用水方面存在着节水意识不强,生产工艺不高,节水技术推广缓慢等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较严重;还可能随着宁夏人口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污染加重导致水资源用水效率低。
(3)防止黄河断流措施主要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节水意识等方面分析。对黄河水实施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农业方面大力实施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培育推广耐旱作物;工业方面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少、效益高的节水产业;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