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海南·高三阶段练习)图为某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峰的海拔可能是( )
A.669米 B.798米 C.856米 D.917米
2.甲地能够形成村庄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乙地位于甲地的( )
A.正东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022·浙江·武义县新纪元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杭州明确要落实TOD发展理念,加强轨道沿线用地规划。TOD即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建立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杭州市域高铁TOD布局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4.杭州目前规划等级较高的高铁TOD地区多位于杭州主城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科学技术 C.地质条件 D.河流分布
5.TOD城市开发模式对杭州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减轻城区人口压力③缓解城市交通压力④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2018·湖北·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符合该城市工业分布和规模变化规律的是( )
A.T1~T5阶段,市区环境逐渐恶化,交通压力增大
B.T1~T3阶段,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C.T4~T5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D.T3~T5阶段,郊区工业规模逐渐大于市中心
7.(2022·浙江嘉兴·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至2020年城市空间变化图。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区的路网格局呈放射状 B.地形主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C.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 D.住宅区集中分布在城区中部
8.(2022·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土地利用类型距市中心越远,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A.住宅用地 B.商业用地 C.农业用地 D.工业用地
(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过去的30年中,印尼首都雅加达下沉了近4米,近两年北部市区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国会批准了《国家首都法草案》,确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东加里曼丹省。读图(箭头表示迁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9.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生态环境良好④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迁都后的雅加达( )
A.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B.“城市病"得到缓解
C.海陆交通枢纽地位下降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于合理
(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江南古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典型,主要指苏南和浙北一带的古镇。江南古镇是“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是“鱼米之乡”和“乡土文化”的交融之所。生产、生活、农业、建筑、文化等水乳交融,成为江南古镇的根和魂。据此并结合下图江南古镇水系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江南地区古镇分布主要考虑( )
①农业生产优越②交通运输方便③便于防御外敌④建设用地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江南地区古镇遭受水患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深厚 B.地势低平 C.水网密布 D.植被茂密
13.钱塘江沿岸古镇分布相对较少,与其联系密切的是( )
A.经济水平 B.降水分布 C.航运条件 D.潮汐作用
(2022·山东·高三阶段练习)国际大都市区往往存在人口相对密集、职住失衡等问题。不同都市区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来优化职住关系。下图示意北京和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按半径5千米、15千米、30千米划分)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密度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北京5千米内圈层就业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产业少 B.常住人口密度低 C.高校科研机构多 D.历史文化保护
15.支撑东京核心区职住关系高度分离的关键条件是( )
A.发达的轨道交通 B.繁荣的商业经济 C.灵活的政府政策 D.高昂的房租价格
二、综合题
16.(2022·吉林·通榆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商业付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住宅付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_。
(2)地租因素对________的区位影响最大,对________的区位影响最小。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________,AB为________,BC为________。
17.(2022·江苏·滨海县八滩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表明土地租金高低最主要取决于( )
A.交通通达度 B.土地利用方式
C.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图中A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区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区
(4)C功能区一般分布在____,并沿____分布。
18.(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________。
(2)图中E、F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试说出选择的理由________。
(3)说明A地适合建造高级住宅区的原因。
19.(2022·湖北·襄阳三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所示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进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2)服装厂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3)绿化带布局在城区的____方,理由是____。
20.(2022·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带,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北连环渤海经济区,南临长三角大都市群,西接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突出,是联结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商丘、济宁、枣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北、宿州8个城市共同组成淮海城市群核心区,2017年淮海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2018年淮海城市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
材料二:下表为2019年淮海城市群核心区城市的相关数据;
城市 面积(km2) 城镇化率(%) GDP(亿元) 城市 面积(km2) 城镇化率(%) GDP(亿元)
商丘 10704 44.83 2911.2 徐州 11258 66.7 7151.4
济宁 11187 59.69 4370.17 连云港 7615 63.6 3139.29
枣庄 4563 59.2 1693.91 淮北 2741 65.88 1077.9
宿迁 8555 61.1 3099.23 宿州 9787 43.96 1978.75
材料三:下图为淮海城市群位置图。
(1)简述建设淮海城市群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2)推测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为把淮海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海南·高三阶段练习)图为某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峰的海拔可能是( )
A.669米 B.798米 C.856米 D.917米
2.甲地能够形成村庄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乙地位于甲地的( )
A.正东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答案】1.C 2.A 3.D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等高距为100米,西峰海拔大于800米,小于900米,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根据图中信息,甲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甲地位于盆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①②③正确;图中无法看出甲地矿产资源丰富,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3.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在地图中判断方向,首先看图中是否有指向标,如果有指向标,指向标指示正北方向,没有指向标的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2022·浙江·武义县新纪元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杭州明确要落实TOD发展理念,加强轨道沿线用地规划。TOD即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建立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杭州市域高铁TOD布局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4.杭州目前规划等级较高的高铁TOD地区多位于杭州主城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科学技术 C.地质条件 D.河流分布
5.TOD城市开发模式对杭州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减轻城区人口压力③缓解城市交通压力④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4.A 5.D
【解析】4.等级较高TOD主要依托于轨道交通双线或多线换乘枢纽、多站点联动地区或结合大型公交枢纽一体化布局,车站客流量一般高于5万人次/日,用地功能混合,一般具有组团公共中心功能、完善的垂直交通体系和便捷的换乘系统,核心区半径为800米左右,居住和就业人口总量一般不少于8万,所以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分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TOD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核心要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③正确;该开发模式对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①正确;区域人口的居住、购物、办公等围绕车站和公共交通展开,区域人口密度提高,加重城区人口压力,②错误;TOD城市开发模式对杭州市产业结构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目前,杭州已有200多个轨道交通站点,后续还会持续增加,TOD的数量也将随之增长。不过,TOD的规模和能量,需要有大小之分。“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站点的区位条件、城市功能、用地形态、客流量、接驳与换乘便捷度、辐射范围、服务人口与岗位数量等因素,我们科学研判站点地区发展潜力,对杭州的TOD们进行了分级。”《规划》把杭州的TOD,分成特级、Ⅰ级、Ⅱ级这三个级别,编制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可以全面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6.(2018·湖北·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符合该城市工业分布和规模变化规律的是( )
A.T1~T5阶段,市区环境逐渐恶化,交通压力增大
B.T1~T3阶段,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C.T4~T5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D.T3~T5阶段,郊区工业规模逐渐大于市中心
【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T4、T5 阶段工业迁往郊区,市中心工业规模缩小,郊区工业规模已大于市区,有利于市区环境和交通压力的缓解,D正确,AC错;T1~T3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扩大,人口由郊区流向中心城区,B错。故选D。
7.(2022·浙江嘉兴·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至2020年城市空间变化图。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区的路网格局呈放射状 B.地形主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C.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 D.住宅区集中分布在城区中部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我国某城市1990年至2020年城区的路网格局呈条带状分布,A错误;这种空间布局可能是带状的地形主导的,B正确;城市中各功能区也是呈条带状分布,C错误; 住宅区广泛分布在城区,商业区集中分布在城区中部,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特征1、居住区位于商业区或工业区的外围,是城市的主要区域。背景、密度中等、配套设施齐全。2、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或副中心,具有高密度、高人流的特点。3、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具有低密度、高物流的特点。
8.(2022·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土地利用类型距市中心越远,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A.住宅用地 B.商业用地 C.农业用地 D.工业用地
【答案】B
【详解】各类土地利用效益随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其中从市中心向郊区,商业的付租能力下降最快,住宅次之,再次工业,农业最慢。故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商用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在过去的30年中,印尼首都雅加达下沉了近4米,近两年北部市区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国会批准了《国家首都法草案》,确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东加里曼丹省。读图(箭头表示迁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9.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生态环境良好④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迁都后的雅加达( )
A.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B.“城市病"得到缓解
C.海陆交通枢纽地位下降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9.C 10.B
【解析】9.由图可知,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国家岛屿众多,东加里曼丹省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印尼地理中心附近,①正确;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东加里曼丹省其开发程度较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②错误;由于本区开发程度较低,受人类破响较少,生态环境较好,③正确;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侧,并不靠近东加里曼丹省,④错误。①③正确,A、B、D错误,本题选C。
10.迁都之后的雅加达,不再是首都,城市的行政职能地位下降,可将城市的重点放在经济等其他职能上,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得以巩固,A错;随着将雅加达首都职能迁出,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将从雅加达分离出来,人口迁出增多,能缓解雅加达的"城市病",B对;迁都之后的雅加达,失去的是城市行政职能,对于其交通和经济职能并无影响,C错;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迁都后雅加达的空间结构变化无从推断,D错。综上,本题选B。
【点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其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综合制约。
(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江南古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典型,主要指苏南和浙北一带的古镇。江南古镇是“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是“鱼米之乡”和“乡土文化”的交融之所。生产、生活、农业、建筑、文化等水乳交融,成为江南古镇的根和魂。据此并结合下图江南古镇水系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江南地区古镇分布主要考虑( )
①农业生产优越②交通运输方便③便于防御外敌④建设用地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江南地区古镇遭受水患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深厚 B.地势低平 C.水网密布 D.植被茂密
13.钱塘江沿岸古镇分布相对较少,与其联系密切的是( )
A.经济水平 B.降水分布 C.航运条件 D.潮汐作用
【答案】11.A 12.C 13.D
【解析】11.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古镇大多是沿着河流、湖泊、运河布局,由于在河流附近取水方便,交通便利,便于农业灌溉、生活取水,①②正确;不能起到防御外敌作用,③错误;与建设用地方便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2.首先根据图片可知,江南古镇分布区水体丰富,水体储水空间充足,江南地区当地水系稠密,水网连成一体,可以对地表水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大量的洪涝灾害,C正确;水患与土层深厚关系不大,A错误;地势低平容易遭受水患,B错误;植被茂密,水土保持好,能对减少水患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C。
13.江南古镇发展的规模较小,经济水平低,对航运条件要求不是很高,AC错误;钱塘江沿岸与周边地区降水都较多,差别不大,B错误;钱塘江沿岸古镇易受潮汐作用影响,影响古镇分布,D正确。故选D。
【点睛】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1、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当然也离不开天体运动,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力、月球离心运动所产生的引力之和最大,在加上地球本身的偏转角度和自转运动,使得海水出现的涨潮现象更加明显。2、钱塘江南岸以东近50万亩围垦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因为江面小,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形成涌潮。3、钱塘江地处杭州湾,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2022·山东·高三阶段练习)国际大都市区往往存在人口相对密集、职住失衡等问题。不同都市区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来优化职住关系。下图示意北京和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按半径5千米、15千米、30千米划分)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密度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北京5千米内圈层就业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产业少 B.常住人口密度低 C.高校科研机构多 D.历史文化保护
15.支撑东京核心区职住关系高度分离的关键条件是( )
A.发达的轨道交通 B.繁荣的商业经济 C.灵活的政府政策 D.高昂的房租价格
【答案】14.D 15.A
【解析】14.受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北京5千米内圈层形成了行政区,与其他大都市区比较,就业密度偏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东京就业人口高度集聚在核心区,居住近少远多,为解决职住关系,需发展轨道交通做支撑,与经济、政策、房租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的非机动车方式;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二、综合题
16.(2022·吉林·通榆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商业付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住宅付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_。
(2)地租因素对________的区位影响最大,对________的区位影响最小。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________,AB为________,BC为________。
【答案】(1) a b
(2) 商业 工业
(3) 商业区 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住宅区 工业区
【分析】本大题以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与地租水平、市中心距离的相互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商业在市中心支付地租能力最高,其次是住宅,最小的是工业。故表示商业付租能力的曲线是a,表示住宅付租能力的曲线是b。
(2)商业要求有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住宅,最小的是工业。
(3)OA区间距离市中心近,可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OA最有可能是商业区;BC距离市中心最远,地价最低,最可能是工业区;AB介于OA和BC之间,最可能是住宅区。
17.(2022·江苏·滨海县八滩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表明土地租金高低最主要取决于( )
A.交通通达度 B.土地利用方式
C.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图中A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区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区
(4)C功能区一般分布在____,并沿____分布。
【答案】(1)C
(2)商业
(3)住宅
(4) 城市外围 交通线
【分析】本题以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图示信息表明: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C正确;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市外围公路交汇处,通达度相对较好,可形成地租次高峰,但图中没有明显的次高峰,因此排除A;土地利用方式、企业的支付能力对图中的土地租金高低没有影响,BD错误。故选C。
(2)A位于城市中心区,最适合的功能用地是商业区,原因是城市中心区,人流量大,可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与住宅,工业相比,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3)B位于A的外围,区域住宅活动经济竞争能力介于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之问,为住宅区。受社会因素影响,住宅区往往分化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4)C功能区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便宜,因此该地适合发展工业区,不会对市中心产生污染,一般沿交通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布局。
18.(2022·山东·日照国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________。
(2)图中E、F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试说出选择的理由________。
(3)说明A地适合建造高级住宅区的原因。
【答案】(1) 偏南风 ①趋向于交通干线,靠近铁路、公路、河流;②分布在城市外缘;③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
(2) F ①占地面积小,位于市中心,流动人口多;②交通通达度高
(3)①靠近景区(环境好);②地势高;③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
【分析】本题以城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难度较小。
(1)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结合题目可知,E为住宅区,F为商业区,工业区位于住宅区的北侧。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为偏南风。分布特征类的题目可以从方位和相对位置分析,从图片可知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边缘,紧邻铁路,河流,公路等交通线路;南侧为河流,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
(2)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人流量比较大,在城市用地类型中占地面积最小,F处适合发展商业区。F处有多条交通线路,交通较为便捷。
(3)A处紧邻风景区,风景优美,环境好。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水质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好。A处地势高,景色较好,适合建造高级住宅区。
19.(2022·湖北·襄阳三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所示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进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2)服装厂建在____处,理由是____。
(3)绿化带布局在城区的____方,理由是____。
【答案】(1) D 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远郊,对城区污染小,并靠近铁路和煤田,接近原料,方便运输
(2) A 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并接近市场
(3) 西南 绿化带在铁路与城区之间,使城区与铁路、重工业分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
【分析】本题以某城市地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内部结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D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远郊,对城区污染小,并靠近铁路和煤田,靠近原料产地,方便运输,适合建火力发电厂。
(2)服装厂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A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并接近市场,适合建服装厂。
(3)绿化带在铁路与城区之间,使城区与铁路、重工业分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故绿化带布局在城区的西南方。
20.(2022·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带,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北连环渤海经济区,南临长三角大都市群,西接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突出,是联结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商丘、济宁、枣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北、宿州8个城市共同组成淮海城市群核心区,2017年淮海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2018年淮海城市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
材料二:下表为2019年淮海城市群核心区城市的相关数据;
城市 面积(km2) 城镇化率(%) GDP(亿元) 城市 面积(km2) 城镇化率(%) GDP(亿元)
商丘 10704 44.83 2911.2 徐州 11258 66.7 7151.4
济宁 11187 59.69 4370.17 连云港 7615 63.6 3139.29
枣庄 4563 59.2 1693.91 淮北 2741 65.88 1077.9
宿迁 8555 61.1 3099.23 宿州 9787 43.96 1978.75
材料三:下图为淮海城市群位置图。
(1)简述建设淮海城市群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2)推测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为把淮海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城市群建设得到政策的支持;地理位置突出,是区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便利。
(2)徐州。处于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城市规模最大,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或GDP,综合实力)最强;交通通达度高,区际联系方便;城镇化水平高
(3)提高其中心城市(徐州)的综合实力,增加其辐射带动作用;各城市布局合理,加强城市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完善交通,加快通信与物流的发展;减少行政壁垒;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
【分析】本题以淮海城市群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群发展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从地理位置角度,淮海城市群地理位置突出,是区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政策角度,城市群建设得到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从交通角度,淮海城市群公路、铁路、水路贯通,交通便利;从经济角度,淮海城市群经济发展程度较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大。
(2)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徐州。从地理位置角度,徐州处于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从城市规模角度,徐州城市规模最大,城镇率高,城镇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基础好;从经济发展角度,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从交通角度,徐州交通通达度高,区际联系方便。
(3)从中心城市发展角度,提高其中心城市(徐州)的综合实力,增加其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的辐射功能;从产业角度,完善各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城市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从交通发展角度,完善交通,加快通信与物流的发展;从行政联系角度,加强区域发展联系,减少行政壁垒;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