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南·岳阳市十四中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下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交通资源
2.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 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答案】1.A 2.C
【解析】1.“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人工鱼礁占地面积较大,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没有体现出利用了海洋的矿产、生物和交通资源,BCD错误。故选A。
2.投放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幼鱼生长,故选C;人工鱼礁能够促进藻类、浮游生物等繁殖增多,BD错误;浮游生物多,从而促进渔业资源增多,最终达到增加捕渔数量,提高经济效益,故A为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故选C。
【点睛】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广东省曾在80年代分别于南澳岛、大亚湾、放鸡岛、蛇口、硇洲岛等地进行人工鱼礁试验,南澳岛北角鱼礁点,未投放鱼礁前,这里仅捕到16种鱼,投礁后的1983年捕到32种,1984年捕到45种,1985年捕到53种。与天然礁区的生产对比试验表明,人工鱼礁区的产量较高。
(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4.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恢复海洋原生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B.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3.B 4.D
【解析】3.由材料“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可知,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以保障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活动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B正确;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学技术是保障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4.根据材料可知,现代海洋牧场是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不只是恢复海洋原生环境,A错误;不能实现水产品多元化,可以使水产品增殖,B错误;不是为了减轻海洋自然灾害,C错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丰富人们的食物来源,从而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D正确。故选D。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和淡水等粮食生产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及相关产业支撑;促进现代粮食流通和加工产业发展;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调控;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2022·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到2035年,“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20世纪70年代前,横琴岛分为大横琴和小横琴两个相距较远的岛,之后两岛连成一片,成为了珠海市级大的岛屿。其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流水堆积 D.围海造陆
6.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最可能发展的产业是( )
A.博彩业、金融服务 B.金融服务、中医药产业
C.中医药产业、物流业 D.博彩业、物流业
【答案】5.D 6.B
【解析】5.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两个相距较远的岛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围海造陆,D正确;南海地处板块地部,处在海洋中,20世纪70年代后,没有火山喷发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AB错误,位于海洋中,离陆地较远,不可能是流水堆积,C错误。澳门外海,海水较浅,两个岛屿之间海水较浅,适合围海造陆。故选D。
6.根据合作区总体方案,合作区将着力发展促进科研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大重要产业。因此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最可能发展的产业是金融服务、中医药产业,B正确;博彩业是澳门的支柱产业,需要特殊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可能在合作区中发展博彩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位于海岛,尚处在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不可能发展物流业,故ACD错误。故选B。
【点睛】围海造地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
(2022·山东·烟台二中高二阶段练习)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m)、深层(约1000m)海水温度差(约20℃)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水导热率③海洋生物量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②排水口冲击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7.A 8.D
【分析】7.太阳辐射和海水导热率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其原因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响小,主要是表层热量处下传导所致,因此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①②正确;海洋生物量与海水密度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根据材料“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可知,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吸水口卷载,排水口冲击,噪声干扰生物通信,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1)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2)纬度相当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2、垂直分布:(1)总趋势: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 m以下水温差别不大;(2)特殊地区: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象),影响因素是地热作用。
(2022·山东·巨野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凼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凼填海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9.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利用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 B.海洋矿产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10.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答案】9.A 10.C
【分析】9.填海造陆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A正确。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等资源。填海造陆并不是利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或海洋化学资源。故选A。
10.沿海滩涂地区可以就近获得海水等含盐原料,同时有利于海盐的晾晒,可开辟盐田。海湾处陆地相对较近,可建造跨海大桥。沿海滩涂地区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ABD选项均是海洋资源合理的利用方式,不符合题意。填海造陆应在浅海处合适的位置进行,海洋深处填海造陆成本巨大,不具有可行性,并不合理,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注意滩涂是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2022·山东·昌乐二中高二阶段练习)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某日潮高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巨大能量
B.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C.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大于晚上的潮差
D.钱塘江大潮观潮日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
12.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
①发展滩涂养殖②潮汐发电③研究海冰淡化④选择远洋航线⑤蓄水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3.读图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20: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D.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3:00前后进出港安全
【答案】11.D 12.C 13.D
【分析】11.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不是风浪,A错误;早晨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晚上的涨落称为汐,B错误;读图可知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小于晚上,C错误;初一、十五观大潮,大潮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D正确。故选D。
12.人们可利用潮水的涨落进行潮汐发电,在潮间带进行滩涂养殖,利用涨潮的时候,将海水纳入盐池进行晒盐,所以潮汐发电、蓄水晒盐、滩涂养殖等均是积极利用潮汐的人类活动,①②⑤正确;研究海冰淡化,与利用潮汐无关,选择远洋航线要利用洋流的流向,而不是潮汐运动,③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赶海即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当日潮落时为10:00或22:00点,A错误;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一般一天之内海水有两次涨落,所以一天可以发4次电,B错误;岸边晒盐池蓄水应选择水位高时,20点前后水位低,C错误。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高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2: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2~4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D正确。故选D。
【点睛】海水在跟随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受到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这种力被称为“引潮力”,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
(202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下图),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 )
A.由河口向外海增加 B.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夏季最高 D.冬季最低
15.大陆架上方的浅水带( )
A.海水较浅,不利于渔业捕捞 B.海水较浅,不利于海洋生物繁殖
C.接受来自江河的营养盐类较少 D.海水温度较高,海洋生物丰富
【答案】14.A 15.D
【分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有陆地河流淡水稀释海水盐度作用,因此由河口向外海盐度增加,A正确;随深度增加而增加,B错误;如果是季风气候区,则河流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则夏季河口处盐度低,冬季盐度高。如果是冬雨气候区,则河流入海口处是冬季盐度低,夏季盐度高,因此河口处的盐度随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CD错误。故选A。
15.大陆架上方的浅水带,海水较浅,利于渔业捕捞,A错误;由于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利于海洋生物繁殖,B错误;接受来自江河的营养盐类较多,C错误;海水温度较高,海洋生物丰富。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1、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渔业资源丰富。2、温带海区水温适宜,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渔业资源丰富。3、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如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4、河流入海时从陆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二、综合题
16.(2021·广东·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砂是重要海洋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围海造地、公路路基等基础工程,经淡化后可作为建筑用砂使用。福建省泉州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海砂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图示意泉州海域海砂空间分布(颜色越深表示海砂资源越丰富),M处海域位于泉州东南部25km以外的50m水深线附近,被科研小组选划为海砂资源开采重点区域。
结合材料,说明该选划的主要依据。
【答案】M处位于海域海砂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M处位于远岸深海海域,采砂船的活动对泉州港口和主航道的影响小(近岸采砂会挤占主航道,使得航运不畅);与近岸相比,远岸深海采砂对海岸带的直接破坏小(近岸采砂会导致海岸带破坏,海岸线后退);远岸深海的环境自净能力更强,采砂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海洋污染更小;远岸深海的环境承载力更强,采砂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如对鱼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繁殖)影响更小。
【分析】本题考查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由材料“福建省泉州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海砂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和“颜色越深表示海砂资源越丰富”可知,从海砂资源分布来看,M处和泉州市近岸海域都较丰富,分布面积广;由材料“M处海域位于泉州东南部25km以外的50m水深线附近”可知,M处位于远岸深海海域,采砂船的活动对泉州港口和主航道的影响小,近岸采砂会挤占主航道,使得航运不畅;与近岸相比,远岸深海采砂对海岸带的直接破坏小,近岸采砂会导致海岸带破坏,海岸线后退;远岸深海的环境自净能力更强,采砂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海洋污染更小;远岸深海的环境承载力更强,采砂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如对鱼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繁殖影响更小。由此可知与近岸海域开采相比,M处开采人类社会影响(海岸带船只通航)以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都较小。所以选划比较合理。
【点睛】
17.(2021·广东广州·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下图反映1985~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区内大陆海岸线长度变化(单位:km)。
年份 港口码头/建筑岸线 养殖岸线 基岩岸线 砂质岸线 生物岸线 合计
1985 390.94 361.41 597.65 82.19 12.15 1444.34
1995 476.73 370.60 594.01 82.25 12.04 1535.63
2000 606.47 261.80 591.74 76.56 12.34 1548.91
2010 643.50 269.41 586.32 70.87 12.88 1582.98
2018 683.90 270.69 581.92 70.99 15.77 1623.27
根据材料,概括该区域大陆海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变化趋势:人工岸线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长度减少;岸线总长度增加。
原因:人类活动使人工岸线增加;人类活动改造了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增长量远大于自然岸线减少量。
【分析】本题考查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读表中数据,港口码头(建筑岸线)长度在增长趋势,基岩岸线和砂质岸线长度在减少的趋势,人工岸线长度增加;自然岸线长度减少;岸线总长度增加。由材料“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可知,形成原因是人类活动比如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等使人工岸线增加;人类通过港口码头建设和建筑岸线等活动改造了自然岸线,使自然岸线减少;人工岸线增长量远大于自然岸线减少量,使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增加。
【点睛】
18.(2021·广东·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济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是一座椭圆形的环礁,环礁所包围的海水构成南沙最大、最完整的潟湖,且湖泊有出海口,涨潮时可补充海水,是我国海洋鱼苗育种基地的绝佳场所。
分析美济岛成为我国海洋鱼苗育种基地绝佳场所的自然原因。
【答案】潟湖面积大,养殖水域广;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高,鱼苗生长快,育苗周期短;椭圆形环礁,受洋流和风浪影响小,水域稳定;湖泊有出海口,方便海水交换,盐度稳定;远离大陆,无污染,海水水质好。
【分析】本题考查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由材料“南沙最大、最完整的潟湖”可知,潟湖面积大,保存完整,养殖水域广;由材料“美济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可知,潟湖地处热带,热量充足,海水温度高,鱼苗生长快,育苗周期短;由材料“是一座椭圆形的环礁,环礁所包围的海水”可知,椭圆形环礁,受洋流和风浪影响小,水域稳定;由材料“且湖泊有出海口,涨潮时可补充海水”可知,湖泊有出海口,方便海水交换,盐度稳定;由材料“美济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可知,其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无污染,海水水质好。
【点睛】
19.(2018·陕西·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被称为“风车之国”“低地之国”,其中1/5土地是围海造陆形成,1932年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建成,大坝建成后抽出了部分水体,开垦出的新土地超过1700km2,造就了荷兰最年轻的省份——弗莱福兰省,阿夫鲁戴克大坝将原来的须德海变成一个内陆湖——艾瑟尔湖,艾瑟尔湖通过船闸与海洋和莱茵河支流联系。大坝上修建了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防洪堤坝。
(1)简析荷兰围海造陆的优势自然条件。
(2)阿夫鲁戴克大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艾瑟尔湖湖水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指出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建成后,对荷兰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临海,海岸线长,海湾多:地势低平:河流众多,上游携带泥沙量大;风能丰富。
(2)变淡;原因:闸门可调控蓄水和排水
(3)提供水源:创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或扩大了陆地(国土)面积)提升了艾瑟尔湖两岸的交通通达度
【分析】本题以荷兰为背景,涉及海陆变迁、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1)荷兰围海造陆的自然优势主要结合其地形、海岸线特点及风能资源丰富等方面来分析。荷兰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造陆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2)大坝建成后,坝内水域与海水隔离开来,且与莱茵河支流联系起来,可以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且可汇集陆地降水,使水体盐度降低。
(3)结合材料可知,该大坝建成后,部分水体被抽出,开垦出新土地,扩大了陆地面积;修建了双向4车高速公路,提升了艾瑟尔湖两岸的交通通达度;汇集陆地降水,隔离了海水,使水体盐度降低,艾瑟尔湖逐渐变为淡水湖,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水源。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南·岳阳市十四中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下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交通资源
2.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 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及某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在海南三亚建设海洋牧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4.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恢复海洋原生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B.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2022·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到2035年,“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20世纪70年代前,横琴岛分为大横琴和小横琴两个相距较远的岛,之后两岛连成一片,成为了珠海市级大的岛屿。其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流水堆积 D.围海造陆
6.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最可能发展的产业是( )
A.博彩业、金融服务 B.金融服务、中医药产业
C.中医药产业、物流业 D.博彩业、物流业
(2022·山东·烟台二中高二阶段练习)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m)、深层(约1000m)海水温度差(约20℃)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粘附剂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水导热率③海洋生物量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②排水口冲击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粘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2·山东·巨野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凼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凼填海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9.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利用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 B.海洋矿产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10.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2022·山东·昌乐二中高二阶段练习)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某日潮高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巨大能量
B.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C.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大于晚上的潮差
D.钱塘江大潮观潮日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
12.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
①发展滩涂养殖②潮汐发电③研究海冰淡化④选择远洋航线⑤蓄水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3.读图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20: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D.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3:00前后进出港安全
(202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下图),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 )
A.由河口向外海增加 B.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夏季最高 D.冬季最低
15.大陆架上方的浅水带( )
A.海水较浅,不利于渔业捕捞 B.海水较浅,不利于海洋生物繁殖
C.接受来自江河的营养盐类较少 D.海水温度较高,海洋生物丰富
二、综合题
16.(2021·广东·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砂是重要海洋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围海造地、公路路基等基础工程,经淡化后可作为建筑用砂使用。福建省泉州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海砂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图示意泉州海域海砂空间分布(颜色越深表示海砂资源越丰富),M处海域位于泉州东南部25km以外的50m水深线附近,被科研小组选划为海砂资源开采重点区域。
结合材料,说明该选划的主要依据。
17.(2021·广东广州·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下图反映1985~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区内大陆海岸线长度变化(单位:km)。
年份 港口码头/建筑岸线 养殖岸线 基岩岸线 砂质岸线 生物岸线 合计
1985 390.94 361.41 597.65 82.19 12.15 1444.34
1995 476.73 370.60 594.01 82.25 12.04 1535.63
2000 606.47 261.80 591.74 76.56 12.34 1548.91
2010 643.50 269.41 586.32 70.87 12.88 1582.98
2018 683.90 270.69 581.92 70.99 15.77 1623.27
根据材料,概括该区域大陆海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18.(2021·广东·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济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是一座椭圆形的环礁,环礁所包围的海水构成南沙最大、最完整的潟湖,且湖泊有出海口,涨潮时可补充海水,是我国海洋鱼苗育种基地的绝佳场所。
分析美济岛成为我国海洋鱼苗育种基地绝佳场所的自然原因。
19.(2018·陕西·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被称为“风车之国”“低地之国”,其中1/5土地是围海造陆形成,1932年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建成,大坝建成后抽出了部分水体,开垦出的新土地超过1700km2,造就了荷兰最年轻的省份——弗莱福兰省,阿夫鲁戴克大坝将原来的须德海变成一个内陆湖——艾瑟尔湖,艾瑟尔湖通过船闸与海洋和莱茵河支流联系。大坝上修建了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防洪堤坝。
(1)简析荷兰围海造陆的优势自然条件。
(2)阿夫鲁戴克大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艾瑟尔湖湖水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指出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建成后,对荷兰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