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乘50接力跑说课稿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的运动技能目标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让学生在练习中带着问题主动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接力跑小学五、六年级跑类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一项运动。接力跑是在三四年级迎面接力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一项重要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教学内容,此阶段更突出了接力跑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水平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迎面接力传接棒的方法,具备了一定运动基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好动,喜欢竞争,所以在接力跑教学时可以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发挥学生的奔跑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初步掌握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发展速度、协调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对球的感知能力。通过反复在游戏和比赛中的团队配合,发展速度、协调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游戏、比赛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及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传接棒的方法和传接棒的配合。
【难点】
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动作。
六、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的教学方法为:
教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法、竞赛法
学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宣布课的内容时我会进行情境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奥运会吧,在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就非田径莫属了,如果让同学们去说一说你们知道的田径的项目有哪些,答案一定会非常的丰富,我们脱口而出的也一定就是最有观赏性的跑类的项目,那么同学们,在众多的跑类的项目中,哪种跑是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呢?没错,就是接力跑。那就走进今天的学习——4乘50接力跑。之所以这样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换为上课状态,通过同学们熟知的奥运会话题进行导入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准备部分
1.老狼和小羊的游戏
方法:在规定好的范围内选出两名同学(即充当老狼的角色)背对全班同学站立,全班同学作为小羊询问老狼几点了,喊出几点向前行进几步,直到老狼喊出开饭了时,回头抓小羊,抓到的角色互换。用游戏代替传统的绕圈跑,可以防止热身枯燥无味,也能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2.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刚刚老师传接棒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老师和体委同学传接棒时时同侧手臂还是异侧手臂呢?学生会非常准确的回答出是异侧臂传接棒,并表扬学生,帮助同学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
2.讲解
我会配合挂图语言讲解动作要点,将其归纳为:接棒人眼看传棒人跑到预定的起动标记后,立即起动;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传接棒方法正确。
3.练习
(1)两人一组,原地传接棒模仿练习,体会传接棒的方法。
(2)两人一组,相距10米,进行慢跑的传接棒练习,注重体会在跑动中传接棒的时机和方法。
(3)两人一组,相距15米,将练习2的角色互换进行练习。
(4)“圆周接力游戏”,学生分成四组,在圆周内按照十字背对背站好,逆时针进行接力跑的游戏。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方式,避免了单纯枯燥模仿练习,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4.我会让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两个代表进行展示,检验我的教学效果。
5.教学比赛—“棒棒堂”游戏
方法:全班分成四组在规定跑道上进行接力比赛,组内同学分别相距10米,率先完成全部接力的即为获胜,获得“堂主”称号,其他组别给胜利组按摩。目的是在发展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传接棒的运用能力。
(四)结束部分
1.在课堂学习的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激烈的比赛状态中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会带着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拉伸性的练习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检验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我的课后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接力棒4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