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己保管好,答题卡交回。
3.本次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第I卷 选择题(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加快,血流量增加
B.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
C.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快,血压升高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加快,胃肠蠕动减慢
2.天气渐冷,但运动场上打球的同学挥汗如雨,此过程中打球同学的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大量分泌汗液
C.骨骼肌产热大幅度增加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3.针刺手指,人会快速抬手避开,并有刺痛感,下图①~⑤表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④处手会收缩,这不属于反射 B.刺痛感先于抬手动作发生
C.电击④处会引起拍手并产生刺痛感 D.完成此抬手动作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4.“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水草丰茂,禽兽繁集,后来清政府将树木砍伐殆尽,将美丽的高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降水不丰沛的高原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塞罕坝林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B.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塞罕坝林场发生了初生演替
C.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D.人类活动会影响林场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方向
5.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的变化作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刺激时,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且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若在ab中点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若减小图1中ab间的距离,则施加刺激后图2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D.若将a点处电极移向膜外,在箭头处施加刺激,电表指针变化曲线图与图2不同
6.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C.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D.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 54分)
7.(10分)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 A、B、C 三组,实验处理如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 mg/L 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______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的处理是______,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D组侧芽生长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8.(12分)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为细胞内15 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增加,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此时膜内外静息电位差的绝对值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钾离子通道的关闭后,触发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导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 ;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进入肝、肌细胞合成 ,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 等,使血糖降低。
(3)1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2型糖尿病是因为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患者的糖尿病类型: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尿糖变化。
9.(10分)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图表示某种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___,该形式的优势为_____。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___形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填“K1”或“K2”)。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____会变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10.(10分)如图为某人饥饿时行进在回家途中遭遇冻雨,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此时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全身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___分泌增加。
(4)当正常人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_________发挥作用以维持血钠和血钾的平衡。
11.(12分)如图是患有甲(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乙(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1和Ⅱ2再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Ⅲ4与一位表现正常的女性(父亲患乙病,母亲患甲病)婚配,为了提高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他们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建议他们生育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C 6.D
7. (1)顶端优势 (2)低于 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 (3)小于
8. (1) 主动运输 (2)减小 内正外负 氧化分解 糖原 (3)甘油三酯 给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
9.(1) 曲线图 直观形象
(2) J 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 K1 K值##环境容纳量
(4)B
10.(1)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收缩 减少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垂体 分级 反馈
(3)胰高血糖素
(4)醛固酮
11.(1) 患甲病男 患乙病男 自由组合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上
(2) aaXbY 1/8 (3)女孩 男女患甲病的概率相同,而女孩不患乙病,男孩可能患乙病(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