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说课稿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首先来谈一谈我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节,紧扣课程标准中“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而展开。本课属于行动层次,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什么是危险源,学会识别各种危险源的标志,使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树立安全意识。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三的学生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开始有独立见解。思维过程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能力也随之提高。乐于探究,并且对自我、班级、家庭、社会等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但受年龄、生活环境等的局限,他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学习方法单一,合作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基本的安全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但他们对安全方面的知识又模棱两可,不够全面,还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标志,远离各种危险源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到远离各种危险源,进行各种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劝阻和帮助他人远离各种危险源。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危险标志,进行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和锻炼。
【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远离各种危险源。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因此我采用了:
七、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始教师通过举例在过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然后提问学生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为什么在家长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受压、撞击、受热时容易引起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危险等,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课题——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针对全班同学提问更加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活动一:阅读图片—怎样识别危险标志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提问学生,我们来看看这些行为有什么危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我们刚才看了图片,这些行为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呢?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说一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危险源,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危险事故,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入危险源的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知道了我们周围有哪些危险源,怎样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呢?学会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源很重要。顺势出示各种危险标志的图片,讲解各知识点,教会学生识别。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危险源的概念,知道了在生活中引发危险的源头有很多,如高压电、易燃品、易爆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质等,并学会了识别各种危险标志,今后在生活中就要学以致用,主动远离危险源,避免伤害。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活动二:“火眼金睛”——教室内的危险源
教师提问:“除了生活中存在一些危险源外,我们想一想在教室里是不是也存在一些危险源呢?”然后我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室内有哪些危险源。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在我们学习的教室内,同样存在危险源,所以我们不能大意,要注意防磕碰,防滑,防挤压等,树立安全意识。同样在我们的家里,也要注意各种危险源,同时要帮助你们的父母也认识危险源。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增强安全意识,要让学生记住:有了警惕,危险才能远离自己。
通过分组讨论,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活动三:你说我做—远离体育活动中的危险
教师提问,我们每天除了在教室学习外,还要到操场上体育课。那么,在上体育课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进行“模仿秀”,根据教学内容,一名学生描述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另一名学生模仿动作,教师提示参加此运动项目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师生之间交换角色。活动结束后,我会进行总结:教师小结:在体育课的学习和练习活动中,如果同学们不遵守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安全要求,就容易造成伤害,如果我们有安全意识,遵循各运动的规则,有正确的保护帮助方法,认真锻炼,不嬉戏打闹,就可以远离伤害事故。结合互动小游戏,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巩固提高
多选题:
1.危险标志由哪几部分构成?( )
A.安全色 B.几何图形 C.符号图形 D.内容要求
参考答案:A、B、C
(四)小结作业
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请同学们找一找学校和家庭周围有哪些危险标志,说一说从这些危险标志中可得到的信息是什么,并鼓励学生当“安全员”,将学到的知识在家庭中进行宣讲。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生,以及教学,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
一、怎样识别危险源
二、教室内的危险源
三、远离体育运动中的危险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