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导入新课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
2
3
4
1.
识记计算机网络、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和生态与环境问题基本史实。
3
了解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重点)
05-05
学习目标
掌握妇女地位提高的过程,了解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重点)
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与人口问题。(重点)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个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1500个中转,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个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
史料实证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真空电子管;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速度更快,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史料实证
2、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第一媒体: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
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
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第四媒体”:
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互联网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1)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
计算机网络是由:服务器、工作站、通信设备、传输介质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系统软件组成的,从硬件来看主要有下列组成部分:
(1)终端
(2)主机
(3)通信处理机
(4)本地线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计算机(俗称“电脑”)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2)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发展: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史料实证
购物
出行
住店
吃饭
游戏
唱歌
看电影
网络时代的生活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①工作方式:实现移动办公,
②购物方式:实现网上自助购物,
③交易媒介:多种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
④交流方面:改变了交友方式,降低维系好友关系的成本。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3)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使现代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2.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3.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新航路
开辟
15~17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蒸汽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时代
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全球经济一体化
人类时代变化的历程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唯物史观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消极影响:
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和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网络爆红等等。
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趋利避害
1.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把握好上网与学习的尺度;
2.做《网络文明公约》的实践者;
3.共同维护文明网络环境,共同清扫网络垃圾。
合作探究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1)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
(2)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合作探究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首次会议于1848年在纽约州的塞内卡福斯尔举行。19世纪后半期,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英、美、新西兰等国壮大起来。最早承认妇女选举权地位的国家是新西兰。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家国情怀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历程: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的妇女独立意识增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③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2、表现:
拥有选举权
获得知识技能
参加社会工作
杰出女性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1)选举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1.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出版《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选举权。
2.1848年,首界女权大会在纽约州的塞内卡福斯尔举行。......
3.1893年,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妇女选举权的国家。......
4.1902年,澳大利亚准允妇女享有选举权。......
5.1906年,芬兰批准妇女享有选举权,次年,芬兰议会机构里诞生了首批女议员。
6.1917年,俄国赋予女性选举权。
7.1918年,英国规定凡满30周岁的女性拥有选举权。
8.1919年,德国、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批准妇女享有选举权.
9.1920年,美国赋予女性选举权.
10.1944年,法国赋予女性选举权.
现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赋予了女性选举权。
——据卢伟芳《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2、表现:
史料实证
16~17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女子初级小学。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德国和法国出现女子中等学校。1764年,俄国专为贵族妇女设立了第一所女子中学。这一时期妇女教育的特点是从初级向中级,从私立向国立,从城市向乡村发展。19世纪中叶,西欧开始允许女孩和男孩按同样课程一起学习,美国俄亥俄州阿贝尔林大学开始招收女生。1837年,美国创立曼荷利阿克女子大学。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1869年进一步设立女子高等学校,到19世纪末女子中学达33所。1881年,法国开办第一所女子国立中学,1907年发展到47所。1867年德国普鲁士邦开始设立女子高等学校,到19世纪末,私立女子中学已有128所。1896年,俄国设有284所女子中学。这一时期妇女教育的特点是从中等向高等、从单独设立女校向男女同校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妇女教育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美国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50%以上;1984年,英国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3.5%;日本女子的大学升学率是33%,短期大学中女生是男生的8倍;1985年,苏联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55%,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33%。
(2)受教育权
史料实证
(3)、就业权
妇女地位最高的,公认是芬兰。这个国家妇女地位极高,政府的20位部长中一度有12位是女部长。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妇女摆脱家庭束缚,参加社会工作,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3)就业权
冯德莱恩(德国)1958年10月出生,2019年12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委员会史上首位女性主席。
桑娜·马林(芬兰)1985年11月16日出生,2019年成为芬兰总理,她是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
苏珊娜·恰普托娃(斯洛伐克)1973年6月21日出生,2019年6月15日,苏珊娜·恰普托娃宣誓就职斯洛伐克总统职务。同时,也以45岁的年龄成为斯洛伐克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冰岛)1976年2月1日出生,2017年11月30日,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总理。
卡娅·卡拉斯(爱沙尼亚)1977年6月18日出生,2021年1月26日,出任爱沙尼亚新一届政府总理。
“汽油虽贵,但自由无价。”
史料实证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现实:
该公约确立规则,保障妇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医疗服务、商业活动和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权利。
(4)平等权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 支持和热烈响应。
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蔡特金 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 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唯物史观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获得通过,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论从史出
家国情怀
26
07-18
1995年9月4日-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主题是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了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主要障碍,制定了今后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行动。
合作探究
史料实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新中国第一位女性副总理 吴桂贤
铁娘子吴仪。
家国情怀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
①温室效应
(2)表现: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
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原因:
工业化的推进
论从史出
家国情怀
根据海温和山地冰川的观测分析,估计由于近百年海温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量约为2~6厘米。其中格陵兰冰盖融化已经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2.5厘米。全球冰川体积平衡的变化,对地球液态水量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南极及其他地区冰盖全部融化,地球上绝大部分人类将失去立足之地。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②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破坏,臭氧浓度较高的大气层位于20-30公里的高度,在25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3毫米的臭氧层。它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圈,屏蔽了太阳辐射中波长0.23至0.32微米短波辐射的99%以上。科学家认为,大气层里的臭氧浓度每减少1%,就会使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5%;臭氧含量减少25%,就会杀死水域中的浮游生物和幼小生物。从而危及整个生物圈。目前已有3-5%的臭氧遭到破坏,科学家已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其面积大到可以容纳美国大陆,深度可以装下珠穆朗玛峰。近年来臭氧层的浓度降低,主要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大量氮氧化合物和其他气体。尤其是用作致冷剂、除臭剂的氯氟烃化物(氟利昂)等排入大气,这些物质在平流层中稳定滞留并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臭氧消失。1978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已禁止使用氟利昂作喷雾剂,然而大气中残存的氟利昂仍在起作用,而许多国家也还在继续使用氟利昂。因此尚需全球性的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唯物史观
③污染和浪费
④土地荒漠化
⑤乱砍滥伐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
时至今日,全球仅有森林不足3亿公顷。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剧减,1999年仍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将无热带雨林。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3)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不仅是生态问题,还是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动植物灭绝,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
大气污染——引起呼吸道疾病;有毒气体危害生命。
水污染——水质变坏,不能饮用;危害水生物等。
土地污染——危害植物生长。
固体污染物——白色垃圾,危害土壤功能。
家国情怀
(4)如何应对面临的生态问题?
①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协同解决;
②发展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废物的回收利用;
③制定恰当的政策,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生态平衡。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合作探究
论从史出
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
2、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1)表现:
中国总人口
史料实证
2011.10.31 作为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 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
1999.10.12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1987.7.11 一个南斯拉夫婴儿被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个人。
(2)影响:
环境压力、粮食问题,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挑战,生活质量巨大差距…
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2022年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80亿人的世界:迈向有弹性的未来——抓住机遇,确保人人拥有权利和选择”。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交通拥堵
住房拥挤
真实的俄罗斯贫民窟,建在垃圾场上的城市,堪比印度
印度最坚强的贫民窟
家国情怀
就业困难
家国情怀
饥饿贫穷
家国情怀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1)环境压力,粮食问题尖锐;
(2)面临新挑战(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
(3)各国生存质量的差距。
(3)应对措施: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②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问题探究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与人口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②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合作探究
论从史出
唯物史观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计算机的发展史
2、网络技术和现代社会生活
1、历程:
2、表现:
妇女地位的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
2、人口问题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表现
(2)影响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4)如何应对
课堂小结
1.(2021·福建宁德市·八年级期末)1914年我国仅有教师、医生等少量职业向女性开放,到1924年增加了公司会计、银行职员、政府官员等多个职业。从中可知女性
A.维权意识的增强 B.家庭角色的转变
C.职业技能的改善 D.社会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我国仅有教师、医生等少量职业向女性开放,到1924年增加了公司会计、银行职员、政府官员等多个职业。从中可知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选项D符合题意;维权意识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家庭角色与题干内容涉及女性的职业不符,B排除;职业技能的改善,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C排除。故选D。
真题练一练
2.(2021·湖南株洲市·九年级期末)现代社会生活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使用两个图标(如下图),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扫一扫,衣、食、住、行全搞定。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详解】根据“智能手机扫一扫”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故选C;“智能手机扫一扫”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ABD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
真题练一练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关于《寂静的春天》的纪录片中,作者蕾切尔卡森说:“今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致命的力量来改变和破坏自然。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的战争难道不必然是对自己的战争吗?”这反映的是人类面临的
A.粮食短缺问题 B.环境恶化问题 C.发展程度不均衡问题 D.强权政治问题
【答案】B
【详解】题干的“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致命的力量来改变和破坏自然。”反映出人类在改变和破坏自然的过程中带来了环境恶化等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故B符合题意;粮食短缺问题、发展程度不均衡问题、强权政治问题都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CD,故选B。
真题练一练
4.(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1年5月,山东省卫健委健康码团队研发出“金色健康码”,完成全针剂接种后,即可解锁“金色模式”。与“金色健康码”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数据库和互联网的发展 B.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
C.原子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D.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完成全针剂接种后,即可解锁“金色模式”体现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A项正确;空间技术指的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技术,排除B项;原子能技术的开发利用指的对核能的利用,排除C项;题干属于数据的及时更新,与新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真题练一练
5.(2021·河南渑池·九年级期末)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人口问题是
A.低龄化严重 B.老龄化严重 C.生育率过高 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B
【详解】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目前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等等,B项正确;ACD项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排除ACD项。故选B项。
真题练一练
香格里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