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如果用一朵花形容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中国古代王朝?
昙花,夜间开放,花期仅3-4小时
昙花的花语:
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和灭亡的史实;
知道大运河开通和科举制创立的史实;
理解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的原因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北魏
南朝(420-58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温故知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77年
北周灭北齐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
隋灭陈
统一全国
壹
蓄力之昙:重建统一开新局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4.意义:
581(建立)
589(统一)
杨坚(隋文帝)
长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
第一段回答问题(注意标划)
思考1:我们学过的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有哪些?
秦朝、西晋、隋朝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通宵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理。
史料
【研读材料】
思考2: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人民渴望统一;
2.北方民族大融合、南北经济发展;
3. 隋朝强大;
4.南方陈政权腐败。
政治上: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开创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
经济上: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阅读教材:归纳隋朝统一后的巩固措施?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阅读以下表格,分析隋朝采取措施带来的的效果?
繁荣
强盛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2014年申遗成功)
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
隋炀帝(杨广)
明君?
谥号:“炀”
昏君?
隋朝的富庶给百姓带来“稳稳的幸福”了吗?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一、开通京杭大运河
二、确立科举制
三、耗费民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三征辽东,导致农民起义,隋亡
隋炀帝生平事迹
隋炀帝
隋炀帝一生做了哪些事情?
“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
(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阎毗传》
加强南北经济沟通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攻打高句丽的需要
贰
盛放之昙:长河贯通南北地
结合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
时间:
人物: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605年
隋炀帝
概况:
5大水系
1条动脉
2千多千米
4段工程
3个点位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记法:
一条动脉:
二千多千米:
三个点位:
四段工程:
五大水系:
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全长2700多千米
洛阳、
涿郡、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
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绘制大运河的简易图,说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历史眼光
两首诗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
材料一: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年代 河段 征发民工
605年 通济渠 100万
605年 邗沟 10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万
610年 江南河 10万
材料二:
积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
给当时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影响: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合材料,分析大运河的影响?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2700公里
610年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大运河
申遗成功
提示一:一举成名
提示二:连中三元
提示三:十年寒窗
提示四:名落孙山
提示五:金榜题名
科举制
贰
盛放之昙:开科取士人才举
看提示,猜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思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能不能为国家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什么?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张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李有才的简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角色扮演
不利于人才选拔,影响社会公平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初步创立
正式确立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内容:
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研读材料】
意义:
通过材料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时间 项目 人数
605年 营建洛阳 每月征发民夫200万人(一年建成)
605年 开通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05年 开邗沟 征发民夫10余万
608年 开永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10年 开江南河 征发民夫10余万
611年 准备征高句丽 征调民夫200余万
612-614年 三次征高句丽 共征发兵卒、役夫达300多万人
605-616年 三下江都、六巡北塞(造大型龙舟及几千艘船)
凋零之昙:国祚速亡后世惕
——据《通典》《隋书》整理
滥用民力
大兴土木
好大喜功
巡幸游玩
穷兵黩武
连年用兵
叁
暴政表现
根本: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在位14年
隋朝灭亡的原因
直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开仓分粮
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灭亡
隋朝公元618年亡了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贞观政要》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唐·罗隐
思考
隋朝强盛一时和迅速灭亡的历史,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统治者应该发展生产,爱惜民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统治者不应该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否则会招致灭亡。
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都建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制度。如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隋朝的科举制。
都有伟大工程建设。如秦朝的长城,隋朝的大运河。
重建统一
制度创举
工程建设
存亡时间
都因其暴政短命而亡。
思考: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 ,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朝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唐玄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4.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A
C
2、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C
A
重建统一开新局——隋的统一
重建统一:581、589年结束分裂
制度创举:中央集权、编订户籍
成效之绩:人口增长、垦田扩大
长河贯通南北地——开大运河
为何而开:政治经济军事需要
如何而开:“一二三四五”
有何影响:加强南北交流
开科取士人才举——创科举制
创科举制:进士科的设立
开千年变:选官制度重大变革
国祚速亡后世惕——隋的灭亡
亡国之音:隋炀帝的暴政
留世之思:体恤百姓、爱惜民力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