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8 08: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温故知新,回忆历史事件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隋朝的建立
隋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灭亡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那么唐朝时期,到底出现了怎么的繁盛局面呢?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简述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
2、通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执政措施,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
一、大唐开国:唐朝的建立
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国公。隋末农民起义时,他趁机起兵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
隋末
暴政

李渊起兵反隋

唐的建立
长安
建立时间:
建 立 者: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都 城:
李建成
(太子)
李元吉
(齐王)
李渊
李世民
(秦王)
唐太宗李世民
(598年-649年)
玄武门之变
通过弑兄逼父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世民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
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嫡长子继承制害死个人啊!
李世民,智勇双全,在反隋和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不少开国功臣的拥戴。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统治
姓名: 李世民 性别:男
职业: 皇帝 朝代:唐朝
居住地: 中国长安 年号:贞观
父亲: 李渊 配偶:长孙氏
成就: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太宗名片
唐太宗“贞观之治”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治国思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虚心纳谏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以民为本
任用贤才
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思想?
回答得红包
用人
回答得红包
政治
回答得红包
经济
情景模拟:某天,唐太宗在群里发了红包,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
治国措施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唐纪》
思考:
1、以上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了哪些治国措施?
2、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
用人: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谋杜断”,即房玄龄、杜如晦
“谏臣”魏征
用人:
说说唐太宗有哪些知人善任的事例?
魏征
(580-643)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因直言进谏,
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
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房玄龄
(579-648)
杜如晦
(585-630)
房谋杜断
杜如晦,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其运筹帷幄,处事果断,是为良相。
房玄龄,李世民
得力谋士。善谋,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典范,合称“房杜”。
唐太宗手下猛将、谋臣众多,人才济济。为怀念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中央官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措施① :完善三省六部制
政治: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和决策程序。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措施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政治:
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政治:
措施③ :完善科举制,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唐太宗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 ——唐太宗
意思:将天下英雄尽揽囊中,谁还能与我为敌?谁还能撼动朕之江山。
隋:确立科举制
唐:完善科举制
材料:
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
思考: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
政治:
措施④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注重吏治)
材料:太宗谓侍臣曰:“……今省徭赋,不夺其时。”
---《贞观政要·论务农》
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
经济: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减轻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生产
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
经济上
1
2
3
政治上
用人上
三省六部制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
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
每斗值两钱。”——唐代杜佑《通典》
结合材料与课文,讨论唐太宗贯彻治国思想和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治国效果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贞观之治”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
飒露紫
昭陵六骏
拳毛騧
白蹄乌
特勤骠
什伐赤
青骓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皇帝,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位时很好地延续了父亲的治国方略。
可惜的是,后来,唐高宗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三、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
唐高宗
官家女
才人
尼姑
皇后
皇太后
皇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唐睿宗
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
(628-683年)
(624-705年)
人物小档案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
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贞观遗风”
后人为何把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为“贞观遗风”?
政治上
经济上
用人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重用人才,名相狄仁杰、张柬之。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保持了唐太宗以来实施政策的延续性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
读材料,说说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主要政绩:
材料1:
652年
705年
时间
户数
380
万户
615
万户
材料2: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逐渐发展为西北地区中心。
安西都护府
640年
天山
北庭都护府
经济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的无字碑
假如让你撰写无字碑的碑文,你打算写些什么?
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评价方法:看她是否在历史上对社会起了推动作用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碑体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全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无字碑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chī)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宋庆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毛泽东: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就是了不起。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
(685~ 762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712年~ 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713-741
后期年号:天宝 742-756
四、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
文化上
经济上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忆昔》杜甫
国力鼎盛 人口增长
经济繁荣 国库充赢
社会安定 天下太平
工商发达 生活安定
开元盛世
唐玄宗任用贤才(姚崇、宋璟),励精图治,推行革新:
人口多
仓库充实
社会安定
鼎盛时期
由于唐玄宗晚年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生活上穷奢极欲,宠爱杨贵妃,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大唐盛世路
唐高祖
开国奠基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618年建立
907年灭亡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农民起义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经济
用人
皇帝
内容
项目
形成局面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思考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这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唐朝兴盛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共同点:
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
原因:
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等……
启示:
1)重视维护国家统一;2)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3)要善于用人等……
课堂总结
一个朝代·四位皇帝·两个盛世
建立唐朝
公元(618年)
唐高祖
(李渊)
武则天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唐玄宗
开元
盛世
唐朝:
618年,长安
人物 科举制度的演变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增加考试的科目
增设殿试、武举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内容
隋朝
诞生
唐朝
完善
不断完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