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7 16: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古诗《寒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寒食》这首诗写了传统习俗,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后一天,在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B.诗的前两句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象。句中“飞”字动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C.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
D.本来寒食节要禁火的,可是权贵豪门照样点蜡烛。诗中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下面古诗句描绘的场面是七夕节的是(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关于课文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中不惜笔墨介绍腊八粥的原材料和这些材料在锅里煮的状态是为了表现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正面描绘八儿一家吃粥的场景。
C.为了能多吃几碗腊八粥,八儿与妈妈讨价还价,由此可见八儿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D.文章中对话贯穿全文,是为了突出母亲对八儿的疼爱。
二、读下面的诗词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A. 清明节 B. 元宵节 C. 春节D.端午节 E.重阳节 F.中秋节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伸少一人。 (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
(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目 ( )
(5)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計干照言 ( )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腊八粥》的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 )
2.《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
3.《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
4.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
5.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1)这句话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选取了 、 、 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让我们感受到人们 。
(2)我也会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
这句话是对八儿的 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性格 。一个“要”字和两个“只准”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 ,由此可以想象出他们一家人 的情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除夕真热闹:要做 、穿 、贴 、吃 ,
还要 。
(2)《寒食》是唐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 风光,描写了整个 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 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 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3)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 的, 代表威严; 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 ;巫女的面具是 的,象征其 的性格。
(4) ,何时复西归
(5)少壮不努力, 。
六、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 、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一词看出月色的 。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 。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 a 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 , 。
参考答案:
一、1.A 2.C 3.A 4.A
二、E A B D C F
三、1. 《腊八粥》的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
2. 《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3.《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4.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5.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四、1.(1)排比 幼年 少年 老年 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2)示例: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2.语言 天真可爱 渴望 其乐融融
五、(1)年菜 新衣 对联 鞭炮 团圆饭 守岁
(2)韩翃 七绝 白昼 京城 夜晚 走马传烛
(3)红色 红色 王妃 柔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4)百川东到海
(5)少壮不努力
六、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庭院 、乌鸦 、桂花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 的气氛。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地白”一词看出月色的皎洁。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