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练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典故。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几位思想大家的思想,领悟课文中所说明的道理。
文化传承与理解:识记文化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四个弟子的志向,掌握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难点: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领悟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一部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重要书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中孔子言志方面的语段更是堪称经典。今天,共同研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写作背景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3、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他提倡的伦理道德, 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被采用。回鲁国后,他从事著述和讲学,相传有弟子3000人。 他编订了《诗》《书》,修撰了《春秋》。
四、题目解读
子路,姓仲,名由;曾哲,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文章记述了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在一起各言其志的融洽场面。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孔子向学生问志。
第二部分:写四个弟子对于孔子的问题作出的不同应答。
第三部分: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加以评价。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篇孔子的讲话有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
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说了。”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论个人的志向。这反映出孔子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此孔子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从而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
2、从冉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起子路言称的中等国家,冉有说的国家要小得多,他先说“方六七十”,后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公西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有以君子自居之嫌,他先谦虚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4、曾皙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他一边听着其他人的对话,一边“鼓瑟”,当老师问到自己时,“铿尔,舍瑟而作”,表现了曾晳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志向,而是先强调自己的想法“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既说明他的见解必然超群出众,又表明了他顾虑别人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他的志向是在老师的又一次鼓励后才说出的,表现了他的老成持重。他的答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以及冉有和公西华的刻意谦虚,也没有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这说明他深得孔子思想的精髓,即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①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而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画面,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足以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孔子对子路“不让”的态度不满,对其“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干一番安邦治国的事业。
②作为师长,孔子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学生。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教育。因为“为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都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他要求学生“言志”时,先做好了引导工作,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地予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七、中心思想
本文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八、写作特点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九、补充资料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是著名的语录体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人物,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形象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皙等。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布置作业
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征。
课后训练
1.下列各句中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相:宰相
B.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指为政的才能
C.因之以饥馑 因:接续
D.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吹风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
D.鼓瑟希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国以礼
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
C.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文中的“小相”,是公西华的谦辞。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此处的“相”指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2.答案:B
解析:B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A项,“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C项,“风”,名词作动词,吹风。D项,“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答案:A
解析:A项与例句为状语后置句,“以师旅加之”,“以礼为国”。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也”,“则以何哉”,“毋以吾也”。
4.答案:C
解析:“周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错,应该是“周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