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2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厘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意的理解。
难点: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后世将孟子尊称为“亚圣”。
四、题目解读
题目中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齐桓晋文之事”,指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本文记录了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王道”。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论述霸道的危害。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至末尾):阐述实施王道的具体措施。
六、全文分析
1、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
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道”。
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
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
3、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
(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
(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3)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4、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1)“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
(3)“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
5、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
(1)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之前,孟子两次发出诘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是齐宣王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扭转僵局,孟子不等齐宣王回答,就调转笔锋,另辟蹊径,提出“大欲”的问题。
(2)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成就霸业,但为了舒缓气氛,迎合齐宣王,就欲擒故纵,故意以口体目耳之娱来揣度连用五个句子构成排比,用筛除法,巧妙地引出立志兴国、图霸天下这个“大欲”,使齐宣王因受到恭维而在心理上感到快慰。这样既把孟子的议论推进了一步,又抓住了齐宣王的心理,使论辩得以顺利进行,形成文章的顿挫。
6、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这就必须做到“制民之产”发展生产,“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
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对比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能够知礼义。最后论说“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使百姓有养有教。
7、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一大难点。请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1)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仁政的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亲身经历说起,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之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而且,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王说孟子是“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2)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齐宣王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與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铺平了道路。
(3)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积极地表示自己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的“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王想要“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幻想。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
七、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记叙了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之事,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八、写作特点
1.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上看,纵横恣肆,似乎散漫无羁,而实际上紧扣论题,层层深入,层次井然。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
2.巧设比喻,说理生动。
有人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这是说《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表面上看所用比喻似乎是信手拈来,而实际上是事先有周密的准备,才使说理生动、精到。在本文的论述中,孟子使用了“以羊易牛”和“挟太山以超北海”等许多故事和比喻,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对方易于接受的生动具体的直觉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句式整齐,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形成这种气势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语言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表现在使用整齐的排比句式,陈述事理,质疑辩难,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照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九、补充资料
孟子的基本思想
(1)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①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即主张薄税轻敛。
②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3)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优以天下”。
(4)性善: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布置作业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齐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既突出了思想,又増强了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读起来气势磅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
请运用排比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求:既具有形式美,又能突出思想,250字左右。
课后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不足以畜妻子 畜:养活
B.明君制民之产 制:限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统治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既来之,则安之
③然后从而刑之
④然后驱而之善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而”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而”字相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4.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内容,分析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以及反映了孟子哪些形象特点。
材料一
(孟子)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
材料二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制,规定。
2.答案:D
解析:①助词,取独;②代词,这些;③④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答案:D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种植;B项,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天下;C项,名词作动词,做榜样;D项,“王”是名词,大王。
4.答案:不被采纳的原因:战国时代特点为君主行霸权称王,与孟子推行的仁政思想有很大差别。孟子形象: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志。
解析:材料一中“当是之时……而诸侯东面朝齐”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君主行霸权称王。“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述唐、虞、三代之德”,就是说孟子推行的仁政思想与当时的君主行霸权称王的时代特点不符合,这就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分析孟子的形象特点,只需抓住孟子的言行分析即可。比如材料二写孟子“去齐”,之所以离开齐国,是因为齐国的国君没有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并没有灰心,还是乐观认为“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说明其具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这就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还有“得志,与民由……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能够实现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而孟子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根据以上分析,概括孟子形象特点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