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 学
单元 第5单元 课题 5.2.2平行线的判定 课型 新授
课标 依据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推演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知或者已解决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维; 3、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深刻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4、灵活应用判定方法进行直线是否平行或者其它结论的推理判断。
教学 重点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教学 难点 定理形成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及其书面表达。
导学 环节 课堂 流程 时间 任务驱动 问题导学 学法 指导 知识 链接
呈现 目标 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
导入 问题导入 2 思考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那么有没有其他判定方法呢?
互助探究 探究 出招 15 (一)平行线判定方法1: 1、观察思考:过点P画直线CD∥AB的过程,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 图中,∠1和∠2什么关系? 2、判定方法1: 应用格式: 。∵∠1=∠2(已知) 简单说成: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判定方法2、3: 思考:教材14页(试着写出推理过程) 判定方法2: 应用格式: 。∵∠2=∠3(已知) 简单说成: 。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将上题中条件改变为∠2+∠4=180°,能得到a∥b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判定方法3: 应用格式: 。 ∵∠2+∠4=180°(已知) 简单说成: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自 学 探 究
展示交流 小组 展示 2 小组内交流平行线的判定的三个判定方法以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结果。
班级 展示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本组的展示板上展示三个判定方法以及用数学符号表示。
点拨升华 反馈 矫正 2 教师就学生的展示点拨
总结 提高 1 平行线的判定的三个判定方法以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的结果。
扩展 提升 5 (三)数学思想:教材15页探究。
分层训练 达标 训练 10 课本p14练习1、2、3毛
课堂小结 2
课堂检测 2 1.如图,可以确定AB∥CE的条件是( ) A.∠2=∠B B. ∠1=∠A C. ∠3=∠B D. ∠3=∠A 如图,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BCD=180°; ②∠1=∠2;③∠3=∠4;④∠B=∠5.其中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课后作业 1 必做题:习题5.2 第4、5、7题. 选做题:习题5.2 第8题.
课后 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并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节课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是一个艰难的起步,应时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地方,证明要严谨,步步有依据,并且依据只能是有关概念的定义、所规定的公理及已知证明的定理,防止学生不假思索地把以前学过的结论用来作为证明的依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