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7 23: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品鉴意象,探寻词人情感。
3、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济南二安”:
辛弃疾、李清照




北宋灭亡
公元1127年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藏书被焚
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明诚家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
明诚病逝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颠沛流离
金兵入侵浙江清照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丈夫去世孀居,境况极为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初读感知
齐读诗歌,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三、诗歌探究

小组探究
自由朗读整首词,找出能体现“愁”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其中表达方式主要分
一、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
链接高考考点——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
抒情、记叙、议论、描写、说明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沉痛凄苦
怅然若失、凄凉伤感
(1)渲染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内容】
(2)加强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情感】
(3)运用叠词,增强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手法】
答题思路:内容+情感+手法
古今词评家都赞赏开头七组叠词,思考这七组叠词妙在哪?
叠词分析
用不好的天气衬托此刻难以言表的糟糕心情
乍暖还寒,最易感染风寒,甚是可怜,所以“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不好,身体不好,心情凄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淡酒、急风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借酒浇愁、愁浓酒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过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乡怀人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3.雁声凄切(悲凉之感)
1.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2.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触景生情:眼前景象自比晚年境况
人老珠黄,无人欣赏。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她寻觅无主,心神残凄,
深秋风寒,淡酒难御,
望雁过而怀旧事,
见残菊更起新愁,
这样的境遇,一个人守在窗前,如何能挨到天黑呢
孤独凄凉、备受煎熬
梧桐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凄凉悲伤、哀伤愁思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既然是细雨,为何作者听得那么清楚?
以动衬静,写出来环境之寂静,作者愁思不断,夜不能眠,听了一晚的夜打梧桐的声音,更生悲凉。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这里用反诘的语气结束全篇,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这样更加能够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什么“次第”让她如此之愁呢?
李清照生平
1103年:与赵明诚结婚,安宁、幸福
1126-1127年:金兵入侵并灭北宋,夫妻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为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州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孑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声声慢》为后期作品
全词无一字提到国家的沦亡,但词人的不幸皆由亡国而引起。
全词也没有提丧夫的感伤,然而字里行间溢出的孤独绝望,正是词人丧夫后无依无靠无处诉说的 “寻觅” 之态。
全词更没有写一滴眼泪,却让人感到无比酸楚,悲到极点,皆是不写之写。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再读诗词
“知否,知否!
学完我的词,还不把和我有关的练习写了”
易安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