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23: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教材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单元与总课时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共5课 课时 课型 新课 上课时间
1 40分钟
主题 踏浪逐梦,对外开放
课标依据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内容分析 1.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本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单元,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的基本旋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形成的重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环节,体现了我国伟大历史转折之后社会面貌的鲜明变化。2.本课承接第七课伟大历史转折、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讲述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措施。3.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部分呈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随后,从1984年到1992年,我国陆续开放了更多的沿海城市、地区及内陆城市、边境城市。中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5.本课中讲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实施以及巨大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知:在红色教育以及“四史”普及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相关措施以及基本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对外开放的背景。通过第三单元7、8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改革给开放提供了一部分前提条件。未知: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几大阶段的具体实践和措施不清晰。但他们还未完全具备科学的历史思维,历史分析能力相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思考问题不够深入,还不能较好运用唯物辩证法思维。学生可能因为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就片面地认为对外开放是一帆风顺的,不能多角度地思考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因此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能知:学生思维较活跃,能够理解对外开放的过程是如何推进的,能够理解对外开放的伟大意义。初二学生对于视频材料和图片材料的兴趣较大,能够从其中提取出一定的有用信息。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历史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1.通过史料阅读,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时空观念)。3.创立历史情境,了解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对比深圳和浦东的前后社会面貌,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和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4.通过史料阅读,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树立开放观念和世界意识。(史料实证,史料实证)。5.通过史料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后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建立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关系,理解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分析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
教学方法 讲述法、材料教学法,讨论法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评价要点针对目标知道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特点。语言流畅、用词准确目标1、2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和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语言流畅,多角度目标3分析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会遇到的挑战有理有据,多角度分析目标5
教学流程设计
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
步骤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01播放视频《春天的故事》(1min以内)询问学生,歌里面唱的“老人”是谁?“春天的故事”是哪一历史事件?邓小平。改革开放。02借用时代周刊封面,时代周刊评价: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询问学生:为什么邓小平会被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且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03讲述回溯前两课,衔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面临的局面是十分困难的国内情况: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内乱给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溯临崩溃的边缘,内乱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可以说危机催生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关于改革,我们已经在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中进行了学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国内改革密切相关,与国内改革互相促进的对外开放。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开放的背景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对外开放的?对外开放又有怎么样的意义? PPT展示本课目录对外开放的背景——百废待兴,以何为梦经济特区的建立——勇立潮头,踏上新阶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放开手脚,乘胜追击走出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信开放,合作共赢学生活动:1看视频,思考。回答:邓小平、改革开放2看PPT,思考:为什么邓小平会被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且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3回忆学过的伟大历史转折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看目录,了解本课内容。 运用多媒体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回忆所学,让学生知道改革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致介绍本单元所学内容,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建构。 5分钟
步骤二新课教学 对外开放的背景——百废待兴,以何为梦(原因)“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邓小平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大家思考是什么让邓小平有这样的危机感。播放视频《我们走在大路》(第八集 伟大转折)节选(3-4min)PPT展示世界地图(带部分地区发展状况),对比我国文革后的满目疮痍。视频中邓小平说的“追着跑”“我们现在适合坐这样的车”——我国文革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局面,而世界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正如视频中看到的,1978年,是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高峰年,各层级出访者不约而同获得的共同感受是:没想到世界现代化发展程度如此之高,没想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没想到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与中国相比高出如此之多!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进一步拉大的差距,从我们所承受压力来看,中国必须改变过去错误的发展路线,实行新的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条件)材料: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表格,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条件。强调我国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重要条件。除了这些,还有更加复杂的原因和更加多充分的条件,因为时间原因我们课上不在赘述,大家可以在课后进行讨论和佐证。总之对外开放是一个顺应时局的决策。这也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但是我们的对外开放是不是一下子,全国都对外开放了?——不是,邓小平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先建立了特区来进行试验。学生活动:1.看视频,了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2.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为什么和为什么能)。经济特区的建立——勇立潮头,踏上新阶请学生阅读教材,补充经济特区建立的相关信息。2.时间: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3.哪几个?(强调窗口是深圳。海南岛是最大的经济特区。)4.为什么在这些地方?123(第三点侨乡就引出一个“特”)5.特点:“特”在哪里?(除了可以投资还“特”在哪?)材料一:国家大力支持特区建设。特区建设所需的资金由国家给予财政和信贷支持。……特区的对外贸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自主经营,特区可接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委托……。——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材料二: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大家结合教材,经济特区的特殊性是表现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强调它是“特”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的,仍然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既然我们要给经济特区这么多特殊政策,建立经济特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以“窗口”深圳为例来看一经济特区取得的瞩目成就。深圳发展的对比图。6.意义例,深圳的发展: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代表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材料(深圳发展的对比图)文字材料“25年,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仅代表地点,他还代表着关于时间的观念,代表着重若生命的效率。”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勾书+补充:建立经济特区的影响有?给时间做笔记学生活动:知道并在书上标记经济特区建立的基本史实。思考经济特区的特点。理解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了解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理解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教材上补充和勾画。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放开手脚,乘胜追击过渡:1984年4月30日的《时代周刊》,“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1984年的这一张杂志封面是一张中国普通人的照片,而标题写的是“中国的新面貌”,这就说明这一张照片一定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那么这张照片有哪一个细节配得上这个标题呢?可口可乐,而且是用中文写的可口可乐。其实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中华民国时期就在中国建厂了。而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我国的经济政策,可口可乐在中国消失了三十年,直到1979年对外开放政策再加上中美正式建交,可口可乐才再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口可乐、肯德基等产品在我国受到青睐,这是得益于我国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A过程:用动态地图!1.1984年我国开放了哪些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如果说之前的经济特区是点,现在的14个城市就连点成了线。2.1985年建立了哪些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线就又往内地推移了一部分,线动成面。3.1990年在哪里建立了开发区?——上海浦东开发区。比较浦东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浦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江入海口,是整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强调上海浦东开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标志。4.1992年内地,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这些城市都有什么特点?——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基础……小结: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多层次,还有什么特点——全方位和宽领域,分别指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①全方位指的是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②多层次,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点线面体);③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举例科教领域的孔子学院)给时间写笔记学生活动:勾画,教材上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思考这些城市的特点,以及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补充笔记,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分别指的是什么? 过渡: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再一次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时《时代》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邓肯谈了四个方面的看法,大力举荐邓小平:1.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世界1/4人口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2.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于保持世界局势的平稳。3.国经济政策的彻底转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种选择。4.这个转变,将影响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要顺利推行对外开放也需要世界其他国家的接纳。所以我们不仅要打开国门引进来,还要迈开脚步走出去。教材举出了一个走出去的案例是什么?——加入WTO学生活动:理解经济全球化,知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走出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信开放,合作共赢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贸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比如WTO会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努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和消除各成员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等等,来促进世界多边贸易。它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经过十五年的艰辛谈判后,我国在哪一年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时间:2001.12.11正式加入意义:看视频和教材:视频:《这些数据告诉你:“入世”20周年,中国与世界共分享》2分15秒强调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双刃剑)。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赢。学生活动:1理解我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的重大影响。2补充笔记,知道什么是WTO。对外开放的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课堂讨论大家都学过,我国晚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迫使中国开放,那么像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这样的开放与我们今天讲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呢?比如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既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因为关税是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关税税率起着调整进出口货物、保障本国工业品获得市场的作用。根据《南京条约》的附约的规定,中国海关征收的主要进出口税率均有所降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更发展为“值百抽五”。这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破坏了我国的市场,加深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强调对外开放打开国门,与鸦片战争时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有本质不同,对外开放是主动的,是由邓小平为主的领导人精心设计的,是我们主动地招商引资并且进行工业布局,是引进的我们需要的产业,是“借鸡生蛋”而不是“引狼入室”。——强调对外开放的设计性 材料教学法,开拓学生视野,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背景下去学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材料教学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历史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材料教学法,强调经济特区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让学生对于马克列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用地图和时间文字,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并加深学生对于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特点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更加直观地展现对外开放的瞩目成就。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世界意识。 30分钟
步骤三结语 一起向未来——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语:文字材料:习近平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充满智慧和力量,彰显信心与豪情,激励我们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2021年01月03日《人民日报》08年奥运会和22年冬奥会开幕式图片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在疫情时代的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这次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脉相承,体现了我国深化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断努力。学生活动:理解我国将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开放。 培养学生的开放观念和世界意识,体现家国情怀。 2分钟
总结 带领学生回顾重要事件,并且提醒学生补充笔记。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回忆,补充笔记。 3分钟
板板书设计
设计与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 采用了材料教学法,合理运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知识呈现更加直观。对外开放过程这一重点突出。用《时代》封面来进行串联过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上第一次的时候很紧张,也不自信,衔接不够自然,过渡语不够流畅。与PPT的配合不够同步,讲述比较依赖PPT的提示。写板书的时间和学生做笔记的时间和讲课的节奏之间的配合还要加强。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反馈上,要更多样一点。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有困难,引导要细致,“循循善诱”。在不同的班级重复上课要根据班级的特征和学情要稍微调整教学,关注学生的反应,回应学生的疑惑,同时不跳出教学节奏。在文字史料的查找和呈现上还要继续改进和学习。教态上尽量不要双手扶麦,需要更加自然。练习正确的发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