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23: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标准】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了解,但八年级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对于具体理论的学习,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引用史料、图片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八年级学生世界观未形成,加强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切实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下启“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学习本课,应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又指导着改革开放,从而理解“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又是本课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能为学习11课奠定基础。
2、本课内容:本课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部分。在原实验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统编版教材增加了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发展的理论。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确立过程,理解四大理论在中国的形成顺序。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研读,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地位、四大理论的关系等。
历史解释:理解四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做贡献和他的自我评价及遗愿,体会邓小平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难点:四大理论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新课推进】
【导入】《时代周刊》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曾8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这幅图1985年9月邓小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封面上写着“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左边是毛泽东时代,革命的队伍高举马克思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右边是邓小平时代,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暗指中国正在脱离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脱离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名次解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上的讲话
【边读边解读】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中讲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那么中共在革命过程中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有哪些教训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等事件,均是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结果导致了党和革命军队损失惨重。
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哪一条道路?又形成了什么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同样既要借鉴他国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同学们划记教材p46第5行—7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现代化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式发展。
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位领导人、包括了四个重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时期——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时期——“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四大理论成果,首先进入第一部分,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自主学习】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本第一部分p46—p48第二段,找出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并将表格中的相关要点划记下来。【限时两分钟】提示大家:先找到时间,再找其他信息。
时间 会议(时间) 内容 阶段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初步提出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式提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发展
1992年 南方谈话 ①②③④⑤⑥ 完善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初步确立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最终确立
【学生回答后根据表格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基本找到了表格中的信息。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中共十二大(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注意:这节课我们讲的这些大会均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点。(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头已经讲过了,我们再回顾一遍:在现代化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过渡】尽管中共十二大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应该如何建设?人们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中,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
3、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①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1956年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一阶段,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进行建设,所以邓小平又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三步走”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p52的“知识拓展”。
中共十三大还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请同学们划记p46倒数第二行到第一行。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请看注释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了这四项,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发生变质。
这三者的关系是:经济建设是工作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过渡】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饱受质疑,人们心中充满困惑,有哪些质疑呢?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是一个十分动荡的时期,受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摇身一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所剩无几,这不禁让人们困惑,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能够继续存在。
(2)“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种发展途径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发展市场经济是否在复辟资本主义?
而种种质疑的核心所在是:人们对于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很困惑。
【为解决人们的困惑,八十八岁的邓小平在1992年,南下考察9个城市,发表了一系列谈话——我们统称为南方谈话。】——【播放视频】请同学们找到视频中邓小平发表了哪些观点。
4、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我们来总结一下“南方谈话”的内容,书本正文共提到6点,请同学们划记下来,标好序号。
(1)内容: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改革开放便是为解放、发展生产力。)(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请同学看到p47的材料研读,“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结)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论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坚持一百年不变。)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邓小平针对这一论断,做了一个著名的比喻——“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畏畏缩缩,像个小脚女人一样。)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总结)第②—⑥论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历史意义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什么历史意义?注意抓关键词
【材料研读】邓小平南巡谈话要义,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加速经济发展,大胆解放思想,破除“姓社姓资”束缚,扫除一切“左”的障碍,使我国经济迅速跨上一个新台阶。
——何平、刘思扬《中国人民的儿子:记者笔下的邓小平》
生回答后展示,南方谈话的意义是: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方明确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破除了人们心中的思想包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南方谈话的意义为:……)——由于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也被称为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南方谈话后不久,为贯彻邓小平的精神:
5、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即:确立了这一理论的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但还没有正式确认为指导思想。
补充回顾: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共十四大还提出什么内容?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把这个笔记补充到48页的第一行,中共十四大我们提到了两点内容。)
那么邓小平理论正式被确立为指导思想是什么时候呢?
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共指导思想的理论地位。
请同学们将本表格的内容在书本上划记好,再进入下面的学习。
【邓小平去世】然而,不幸的是,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之时,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用毕生奋斗践行着他的初心。他生前留下遗愿: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1997年3月,随着他的骨灰撒入大海,这位时代伟人将他的生命完全融入了整个中华大地,激励着后人牢记使命,奋力前行。
   
【材料研读】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结合所学,说明这样评价他的依据?(30秒)
①评价:(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把邓小平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依据:这样评价他的依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为“邓小平是如何设计或规划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的。”如何设计的——回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可以说——中国最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由邓小平一手办起来的,因此我们称他为“……”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
(由上述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毛泽东没有解决、苏联的斯大林也没有解决,而邓小平解决了,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过渡】1997年邓小平再次登上《时代周刊》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邓的继任者——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又是如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呢?这些部分的学习:我们将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讲解为辅,请同学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书本上划记好要点。准备好了吗?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江泽民总书记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48中共十六大部分的最后一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1分钟)
1、十六大赋予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的地位?
2、简述“三个代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学生回答后总结】
1、地位确立:中共十六大(2002年)(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曾经有同学闹过笑话,他认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注意——三个代表不是指三个人,而是指:
2、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它(在邓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材料研读】改革开放发展到21世纪初,经济高速的发展同时,我国却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看两段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回答: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材料一:我国生产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刘寒春:《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蕴及其重大意义》
材料二: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29日
生回答:材料一反映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高;材料二反映:城乡收入差距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总之,成就虽巨大,但发展方式并不科学。
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49—p50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的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2分钟)。
1、科学发展观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回答后总结】
1、地位确立:中共十八大(2012年)
2、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过渡:胡锦涛后,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大大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理论成果我们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51页中共十九大的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分钟)。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有怎样的观点?
2、中共十九大,赋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后总结】
1、(习大大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比:中共八大。)
3、地位确立: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对比分析】
这节课从中共十二大讲起,到中共十九大,我们学习了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十三大开始,历次大会的主题报告名称如下:
同学们发现他们有什么联系没?
没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探索创新。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些报告的名称措辞又有一些不同,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体现了不同时期党的具体工作目标不同。
问: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反映了党的历次大会有何联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这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结语】
2017年11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分别用中文、英文写着“时代,中国赢了”。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里面一篇文章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
这固然有夸大之处,目前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精尖技术水平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但这也确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四大重要理论成果:
1、邓小平时期的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十五大将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江泽民时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胡锦涛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七大上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4、习近平时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四大理论之间同样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寄语】
在与新冠疫情的搏斗中,我们更加能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力棒终将落在你们这一代青年身上。习总书记也非常重视青年,他曾如此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化现实。
——习近平
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谢谢大家的聆听。
【教学反思】
本课以时代周刊对邓小平和中国的评价、以及四大理论的形成和确立为线索,逻辑清晰,化抽象为形象具体,能使学生较为清晰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本课设置了多个史料研读、自主学习环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本课内容多,因为邓小平理论耗时较多,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时期的内容讲授较为仓促,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